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地里  拼音:dì lǐ
路途。指两地相距的里程。唐。杜甫〈哭王彭州抡〉诗:「蜀路江干窄,彭门地里遥。」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八。哲宗元符二年》:「别无擘画,只是赶趁催督将士向前入贼境,不度事势难易,地里远近,兵马强弱,堪用与不堪用。」
《漢語大詞典》:魆地里(魆地裏)
亦作“ 魆地 ”。
(1).暗地里。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七出:“与我魆地里休説。” 钱南扬 校注:“魆,在戏曲中一般作‘悄悄’解。” 明 叶宪祖 《鸾鎞记·途逅》:“谁家一俊豪,将奴魆地瞧,教人掩面羞难道。” 清 洪升 《长生殿·侦报》:“他本待逞豺狼,魆地里思抄窃。”
(2).突然,猝然。《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那老儿听了这话,猛然揭起门帘叫道:‘三娘,你道老奴单费你的衣食,不及牛马的力么?’ 颜氏 魆地里被他钻进来説这句话,到惊了一跳。”二刻拍案惊奇卷一:“静悄村墟,魆地神号鬼哭;安閒舍宇,登时犬走鸡飞。”
《國語辭典》:背地里(背地裡)  拼音:bèi dì lǐ
暗中、私下。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红楼梦》第六九回:「他专会作死,好好的成天家号丧。背地里咒二奶奶和我早死了,他好和二爷一心一计的过。」
《漢語大詞典》:得地里(得地裏)
特地。 元 无名氏 《夜行船·忆所见》套曲:“眉尖上眼挫侧,先留下几分恩爱,怕人知得地里佯不採,徐行过玉阑干外。”
分類:特地
《漢語大詞典》:蓦地里(驀地裏)
见“ 驀地里 ”。
亦作“ 驀地裡 ”。 犹蓦地。 明王錂《春芜记·瞥见》:“怪何来无知少年,驀地里将人流盼。”《鼓掌绝尘》第八回:“驀地裡只听得鐘鼓齐鸣,恰是本祠僧人起来诵早功课,方纔惊醒。”
《國語辭典》:延地里(延地裡)  拼音:yán dì lǐ
到处、随处。《西游记》第七七回:「你这呆子口敞,延地里就对人说,我们是爬墙头的和尚了。」
分類:到处
《國語辭典》:遥地里(遙地裡)  拼音:yáo dì lǐ
四处。《醒世姻缘传》第九七回:「一个做官的人叫老婆出去遥地里胡撞,谁家有这们事来?」
《國語辭典》:一地里(一地裡)  拼音:yī dì lǐ
1.满地、到处。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一地里受煎熬,满海内空劳攘,兀的不慌杀了海上龙王。」《儒林外史》第三回:「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寻不见。」也作「一地」。
2.暗地里,背人之处。《品花宝鉴》第一六回:「你们一地里这本糊涂帐,将来怎么算得清楚?」
3.匆忙、迅速的。《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海陵走进门去,丫鬟便一地里拴上了门。」
《漢語大詞典》:一地里胡拿(一地裏胡拏)
见“ 一地胡拿 ”。
《國語辭典》:一地胡拿  拼音:yī dì hú ná
一地,一味地。胡拿,胡闹。一地胡拿指一味的胡作非为。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总便有万千不是,看寡人也合饶过他一地胡拿!」
分類:一味胡闹
《国语辞典》:没地里巡检(没地里巡检)  拼音:méi dì lǐ xún jiǎn
比喻没有固定住所的人。「里」文献异文作「里」。《水浒传》第三九回:「没地里的巡检,东边歇两日,两边歪几时,正不知他那里是住处。」
《国语辞典》:冷地里(冷地里)  拼音:lěng dì lǐ
暗中、私底下。《水浒传》第四五回:「石秀是个乖觉的人,早瞧了八分,冷地里思量道:『这条巷是条死巷,如何有这头陀连日来这里敲木鱼叫佛?事有可疑。』」
分类:暗中
《漢語大詞典》:黑地里(黑地裏)
黑暗中。《水浒传》第一一八回:“趁黑地里,摸到灯明之处看时,却是个小小庵堂。”红楼梦第十二回:“盼到晚上,果然黑地里摸入 荣府 ,趁掩门时,钻入穿堂。” 茅盾 《子夜》十五:“ 朱桂英 先进去,接着是 玛金 正待挨身到那半开的竹门边,猛听得黑地里一声喝道:‘干什么!’”
分類:黑暗暗中
《漢語大詞典》:暗地里(暗地裏)
私下里;背地里。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我如今暗地里央着人去与他説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少奶奶一看病情凶险,便暗地里哀求姨妈,求他在婆婆跟前再求一个天高地厚之恩,准他昼夜侍疾。” 冰心 《往事二》五:“我--更有无名的喜悦,暗地里从容的笑着。”
《國語辭典》:地里鬼(地裡鬼)  拼音:dì lǐ guǐ
指熟悉当地情形的人。《西游记》第五二回:「这贼猴真个是个地里鬼!却怎么就访得我的主公来也。」
《漢語大詞典》:热地里的蚰蜒(熱地裏的蚰蜒)
见“ 热地上蚰蜒 ”。
《國語辭典》:热地上蚰蜒(熱地上蚰蜒)  拼音:rè dì shàng yóu yán
比喻坐立不安,走投无路。《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小道人就像热地上蚰蜒,好生打熬不过,禁架不定。」也作「热锅上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