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逃佃
指佃农逃避交纳地租。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七章:“咱们这儿贷粮贷款你不要,你可把一家老小送上船,这不是存心逃佃吗?”
《国语辞典》:大地主  拼音:dà dì zhǔ
专指拥有广大土地不自耕作,靠佃农地租而生活的人。
《国语辞典》:收益税(收益税)  拼音:shōu yì shuì
对于财产收益所徵的税。如地租、营业税、房捐等。
《漢語大詞典》:货币地租(貨幣地租)
封建地租形式之一。农民出售农产品以换取货币来缴纳地租。封建社会后期货币地租成为封建地租的主要形式。
《漢語大詞典》:活租
旧时地租的一种。地主出租土地,地租先不作规定,到庄稼成熟时,由地主视作物生长情况,再行议定双方应分成数。也称看租、勘租。《解放日报》1942.4.5:“‘活租制’是事前不定每亩地的地租多少,只定一定的租率(如对半分,或四六、三七分),收获后才按约定的租率分配农产。”
《漢語大詞典》:逼租
指强迫征收地租。《中国歌谣资料·农民+痛苦》:“逼租逼债卖儿女,百年老后无依靠呵!”《红旗歌谣·今日是主人》:“ 苗 家宽心呵,没有人逼租也没有人抓丁。”
《漢語大詞典》:顶租(頂租)
旧时以实物或劳力顶替地租。舞剧《〈白毛女〉主旋律乐谱·剧情说明》:“ 喜儿 在 黄 家受尽虐待,坚强不屈。在 黄 家顶租干活的 张二婶 ,不时地关心着 喜儿 。”
《漢語大詞典》:吃租
以收取地租、房租等维持生活。例如:吃租放债。
《漢語大詞典》:实物地租(實物地租)
封建地租的一种形式。农民定期向地主缴纳一定数量的粮食、牲畜、家禽或其他农产品作为地租。在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实物地租的形式。
《漢語大詞典》:进庄(進莊)
地租押金。 力文 等《是谁造成贫困与灾难》:“每亩荒洲先向地主缴五六斗到一石的进庄。”
分類:地租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