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球 → 毬球”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天气图(天氣圖)  拼音:tiān qì tú
一种气象资料图。在特定区域内,一定时间中,以数字和规定的符号,所绘制成的天气形势图。目的是用来预测天气的变化。
分類:地区地球
《國語辭典》:天文单位(天文單位)  拼音:tiān wén dān wèi
长度单位。天文学中量度距离的单位,乃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一亿五千万公里。英文简写为au。
《漢語大詞典》:天赤道
延伸地球赤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
《国语辞典》:南回归线(南回归线)  拼音:nán huí guī xiàn
地球上一条假想的纬线,约在南纬二十三度半。北半球冬至时,太阳直射此线。
《国语辞典》:平均时差(平均时差)  拼音:píng jūn shí chā
真正的太阳时与平均太阳时之差。是由于地球子午线的倾斜和地球绕椭圆形轨道的公转所形成的。
《国语辞典》:平面测量(平面测量)  拼音:píng miàn cè liáng
所欲量度的地表面积不太大,可以忽略地球曲度影响的测量。
《国语辞典》: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拼音:shēng tài huán jìng
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彼此会相互影响,而生物和环境之间也会发生相互作用,这些现象所构成的环境即称为「生态环境」。如:「文明社会的各种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国语辞典》: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拼音:tài yáng fú shè
太阳向四周放射的电磁波和粒子。地球大气上界所接受的太阳辐射量随时间和地点而有不同,尤其与太阳表面的黑子活动强弱有关。太阳辐射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会被大气中的臭氧、二氧化碳、水气所吸收。其在地球上的分布为决定各种天气变化的主因。
《国语辞典》:太空通讯(太空通讯)  拼音:tài kōng tōng xùn
太空中的飞行器与地球之间利用高频电磁波进行讯息的传输。也称为「太空传播」。
《国语辞典》:火山作用  拼音:huǒ shān zuò yòng
地球核心的岩浆及其伴随的气体等物质,侵入地壳、喷出地表及喷入大气的现象或过程,统称为「火山作用」。
《国语辞典》:世界地球日  拼音:shì jiè dì qiú rì
洁净地球的宣传活动日,定在每年四月二十二日。主要诉求在向世人呼吁过简单和平的生活及还给下一代无污染的环境。最初由美国民众发起,并获得世界各国的响应。简称为「地球日」。
《国语辞典》:世界协定时(世界协定时)  拼音:shì jiè xié dìng shí
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会越来越慢,故须以利用铯原子振荡周期算出的「原小时」来修正误差,作为世人使用的标准时间,称为「世界协定时」。目前由设在法国巴黎的国际地球自转中央局发布。
《国语辞典》:低轨道卫星(低轨道卫星)  拼音:dī guǐ dào wèi xīng
在空中较低处绕地球轨道运转的卫星。其离地高度由三百至一千五百公里不等。可用来作科学研究、资源探测及间谍卫星。
《国语辞典》:地球高峰会(地球高峰会)  拼音:dì qiú gāo fēng huì
地球高峰会(Earth Summit),正式名称为「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西元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是各国政府为因应人类普遍关怀课题、寻求行动共同基础的重要会议,目的在釐定全球一致奉行的方针,以防地球环境恶化,并保护濒临灭绝的生物。该会议草拟了若干规章,如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地球宪章》(Earth Charter)、处理受污染环境的《二十一世纪议程》(Agenda 21)等。
分类:地球高峰
《国语辞典》:辐射散热作用(辐射散热作用)  拼音:fú shè sàn rè zuò yòng
地球吸收太阳的辐射热后,由地表将热以辐射方式,向太空发散热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