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球 → 毬球”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夏至线(夏至线)  拼音:xià zhì xiàn
地球上一条假想的纬线。在北纬二十三度半,北半球夏至时,太阳直射此线。嘉义市南及花莲县瑞穗乡均在线上。也称为「北回归线」。
《国语辞典》:卫星食(卫星食)  拼音:wèi xīng shí
同步人造卫星进入地球的阴影内,人造卫星不能被太阳光照射到的现象。此时卫星上的太阳电池吸收不到太阳能。约发生于春分和秋分前后,其原因与月食相同。
《国语辞典》:外行星  拼音:wài xíng xīng
太阳系内,轨道位于地球之外的行星。
《国语辞典》:岩石圈  拼音:yán shí quān
地球内部分层构造中,凡软流层之上属更外部的层圈,称为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部地函的最上部,也称为「岩界」。
《国语辞典》:行星风(行星风)  拼音:xíng xīng fēng
接近地球表面上的一般风系。如信风、西风。
《国语辞典》:气压计(气压计)  拼音:qì yā jì
测量地球表面地形高低的大气压力的仪器。常用的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国语辞典》:日环蚀(日环蚀)  拼音:rì huán shí
一种日蚀现象。当月球在太阳与地球之间,且三个天体处在一条直线或近一条直线的情况下,月球若没有完全挡住太阳光,则在地面所见的太阳仅呈一光环。即太阳的中央黑暗,边缘发光,这种现象称为「日环蚀」。也称为「环食」、「环蚀」、「日环食」。
《国语辞典》:热气层(热气层)  拼音:rè qì céng
环绕地球的最外一层大气层,向外延伸,无明确的界限。其空气稀薄,温度虽高,但单位体积所含的热量却很少。
《国语辞典》:软流圈(软流圈)  拼音:ruǎn liú quān
地球内部深层构造中紧伏于岩石圈之下的一层圈。由黏稠而能流动的物质构成,平均约二百公里厚。软流圈内的岩石因受高温、高压影响,震波速度减低,使在其上的岩石圈或板块可自由移动。
《国语辞典》:太空梭  拼音:tài kōng suō
来往于地球与太空轨道间,可载送物质、人员的太空运输工具。为飞机、火箭、太空船三合一的飞行器,穿梭于太空中,故称为「太空梭」。
《国语辞典》:天动说(天动说)  拼音:tiān dòng shuō
中世纪前许多人相信地球静止在宇宙中心,而太阳、行星及其他天体环绕在地球周围运转。此说是与地动说相对立的宇宙观。也称为「地球中心说」。
《国语辞典》:水半球  拼音:shuǐ bàn qiú
地球表面上绝大部分由海洋组成的半球。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南,其中心在纽西兰附近。
《國語辭典》:古生物  拼音:gǔ shēng wù
埋藏在地层中之地质时代之生物,而绝大部分现在已经灭绝。
《國語辭典》:高纬度(高緯度)  拼音:gāo wěi dù
纬度为一地经线和赤道相距的弧度,自赤道到两极各分九十度,愈往两极,度数愈高,所以靠近两极的地区,即称为「高纬度地区」。
《漢語大詞典》:对地静止轨道
又称“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同步轨道中倾角为0°时的一种特殊轨道。人造卫星与地面相对静止,固定在赤道上空。顺行的圆形轨道,距地面高度为35786千米,卫星运动速度为3.07千米/秒。一颗卫星可覆盖约40%的地球面积。气象卫星、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常采用这种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