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球 → 毬球”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周年视差(周年视差)  拼音:zhōu nián shì chā
恒星看起来的位置,会随著地球公转轨道位置而改变,在一年当中的变化量称为「周年视差」,可据此估计恒星距离。
《国语辞典》:昼短夜长(昼短夜长)  拼音:zhòu duǎn yè cháng
地球绕著太阳公转,当太阳位在南(北)半球上方时,北(南)半球会形成白天短,晚上长的情形。
《国语辞典》:宇宙射线(宇宙射线)  拼音:yǔ zhòu shè xiàn
由地球外部以极高速度飞驰的射线。参见「宇宙线」条。
《国语辞典》:赤道面  拼音:chì dào miàn
由地心垂直于地球转轴画一平面,称为「赤道面」。赤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为二十三度半,因斜交遂形成夏天白昼较长,冬天白昼较短的季节变化。
《国语辞典》:磁南极(磁南极)  拼音:cí nán jí
是地球磁场垂直向上至地表的点。地磁南极的点随时间不停的变化。地磁南极与地理南极的位置并不相同。也称为「地磁南极」。
《国语辞典》:磁偏角  拼音:cí piān jiǎo
磁北与地球正北线在水平向上的夹角。
《国语辞典》:磁倾角(磁倾角)  拼音:cí qīng jiǎo
在地球表面上的磁场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国语辞典》:磁北极(磁北极)  拼音:cí běi jí
磁针所指的北极。因受地球磁场影响,和正北极不在同一点上,两地相距超过一千五百公里。易因磁场有周期和突发性磁变而移动。
《国语辞典》:五带(五带)  拼音:wǔ dài
1.地球表面依纬线分为五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2.旧日男子腰带上所系的荷包、扇络、眼镜盒、褡连、表袋等饰物,俗称为「五带」。
《国语辞典》:水圈  拼音:shuǐ quān
地球表面及浅层地壳,分布连续或不相连续的水体。包括海洋、海湾、河川、湖泊、沼泽、冰雪、大气层中水气及地下水等。也称为「水界」。
《国语辞典》:岩圈  拼音:yán quān
由岩石所构成的地球外壳。也称为「岩石圈」。
《国语辞典》:恒星年(恒星年)  拼音:héng xīng nián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相当于三百六十五日六时九分十秒。也就是太阳在天空中相对于背景恒星,两次出现于相同位置之间的时间,故称为「恒星年」。
《国语辞典》:恒星日(恒星日)  拼音:héng xīng r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当于二十三小时五十六分四秒。最初以遥远恒星为基准,故称为「恒星日」。
《国语辞典》:地球日  拼音:dì qiú rì
洁净地球的宣传活动日,定在每年四月二十二日。参见「世界地球日」条。
《国语辞典》:地球史  拼音:dì qiú shǐ
地球及生物、无生物的演化历史。如:「从整篇地球史中,可以印證达尔文物竞天择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