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地形  拼音:dì xíng
地表的起伏、形状、轮廓等特徵。如:「丘陵地形」、「盆地地形」。《文选。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然观地形察土宜,西带常山,连冈平代,北邻柏人,乃高之所忌也。」
《国语辞典》: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  拼音:děng gāo xiàn dì xíng tú
利用等高线的分布来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国语辞典》:地形雨  拼音:dì xíng yǔ
气流因受到地形的影响而形成的雨。常发生在山脉的迎风坡。
《漢語大詞典》:地形家
旧时擅长相地术的人。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蟫史》首即言 闽 人 桑蠋生 海行,舟败堕水,流至 甲子石 之外澳,为捕鱼人所救,引以见 甘鼎 。 鼎 官指挥,方奉檄筑城防寇,求地形家,见生大喜。”
《漢語大詞典》:地形图
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是普通地图之一。由实地测绘或根据实测和配合有关调查资料编制而成。地貌用等高线表示,能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和起伏形态;地物用图式符号表示,具有精确的平面位置。是建设工程中规划、设计、施工和军事活动的重要资料。
《分类字锦》:具言地形
汉书·张骞传》: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其地形所有。
分类:奉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