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真韵》:在身
宋书王僧达传有志于学无独见之敏有务在身无偏鉴之识管子恭逊敬爱身之粉泽也故在身则荣去身则辱也
分类:在身
《漢語大詞典》:自在身
佛教语。谓心离烦恼、舒适自在的身躯。 唐 白居易 《池上闲吟》之一:“高卧閒行自在身,池边六见柳条新。”景德传灯录·龙树尊者:“尊者復於坐上现自在身,如满月轮。”
《漢語大詞典》:见在身(見在身)
谓至今健在的身体。 唐 牛僧孺 《席上赠刘梦得》诗:“休论世上昇沉事,且鬭樽前见在身。” 宋 苏轼 《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黄鸡催晓凄凉曲,白髮惊秋见在身。”
《漢語大詞典》:远在儿孙近在身(遠在兒孫近在身)
旧谓作恶人迟早会得到报应。 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一折:“做的箇安自己损他人……我则怕远在儿孙近在身。”
《漢語大詞典》:在身官
现任官职。 宋 苏辙 《为兄轼下狱上书》:“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 軾 。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吴元济:“﹝ 元和 ﹞九年十月,以 李光颜 为忠武节度 光 蔡 等州招抚使,十年正月,詔夺 元济 在身官。”
《国语辞典》:一技在身  拼音:yī jì zài shēn
拥有某种技能或专长。如:「积财千万,不若一技在身。」
《国语辞典》:恫瘝在身  拼音:tōng guān zài shēn
对人民的痛苦感同身受。形容爱民殷切。也作「恫瘝在抱」、「痌瘝在抱」。
《漢語大詞典》: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
谓学会一种技能,胜于积财千万。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廕,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