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5,分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分类词汇(续上)
襟章
毛髻
鸣锣开道
两手加额
老一辈
《漢語大詞典》:襟章
佩在前襟的徽章。 茅盾 《动摇》:“他仗着一块镀银的什么党的襟章,居然在县里开始充当绅士。”
《漢語大詞典》:毛髻
方言。即刘海。垂在前额的一溜剪短的头发。《陕北民歌选·打伙计》:“ 贵姐 好风流,梳上个麻花头,两边又带白卡卡,又把毛髻留。”
《國語辭典》:鸣锣开道(鳴鑼開道)  拼音:míng luó kāi dào
古时官吏出行,轿前有人敲锣清道。《文明小史》第一回:「三人会齐,立刻鸣锣开道,齐奔西门外高升店而来。」
《漢語大詞典》:两手加额(兩手加額)
双手放在前额上。古人表示庆幸的一种手势。 宋 苏轼 《辨谤札子》:“见百姓父老数十人,相与道傍语笑。其间一人以两手加额云:‘见説好箇少年官家。’”《三国演义》第八三回:“先主两手加额曰:‘此天之所赐,亦由三弟之灵也。’”
《漢語大詞典》:老一辈(老一輩)
辈份在前的一代。 毛泽东 《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这个变化是如此巨大,以至使老一辈的人们完全不能设想的变革,都轰轰烈烈地出现了。” 秦瑾 《回忆焦菊隐》:“他反复观摩老一辈杰出艺术家们的演出,记下他们精湛的表演艺术。” 王首道 《毕生扎根人民中》:“他满怀崇敬和挚爱,塑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