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圈儿(圈儿)  拼音:quàn ér
周围有东西围挡起来的地方。如:「城圈儿」。
《国语辞典》:罗圈儿架(罗圈儿架)  拼音:luó quān ér jià
辗转牵连的争吵。如:「这种前因后果夹缠不清的罗圈儿架,处理时要格外小心谨慎。」
《国语辞典》:城圈儿(城圈儿)  拼音:chéng quàn ér
城墙围绕著城市,好像一个圈儿。如:「咱们住在城圈儿里的人生活比较方便。」
《国语辞典》:锅圈儿(锅圈儿)  拼音:guō quān ér
1.枕垫在锅底,可使锅子稳立的圈形物体。
2.一种古代小孩子所留的发式,头顶部分剔去,只留四周的头发。
《国语辞典》:杆圈儿(杆圈儿)  拼音:gān quān ér
古代男人用来束头巾的檀木圈子。《金瓶梅》第二回:「头上戴著缨子帽儿,金玲珑簪儿,金井玉栏杆圈儿。」
《国语辞典》:瓮圈儿(瓮圈儿)  拼音:wèng quàn ér
大城外的小城围,遮拥于城门之外。也称为「瓮城」。
《國語辭典》:出圈儿(出圈兒)  拼音:chū quān ér
比喻超出允许的范围、限度。如:「办事可以灵活一点,但不可以出圈儿。」
《漢語大詞典》:焦圈儿(焦圈兒)
一种油炸的面食。环形,多用做早点。
《国语辞典》:罗圈儿揖(罗圈儿揖)  拼音:luó quān ér yī
旋转身体以连续动作向周围诸人行作揖礼。如:「他向前一步,和大家打了一罗圈儿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