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释圆珑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四
释圆珑,字大觉,姓郑氏,武林人也。往来无极讲席间,与雪浪度门相友善,而绍觉承执弟子礼唯谨,各侍一母,称两睦州。时寄寓土桥民庐,因奉母也。有古松英者,兄弟同出家净慈,珑日与英语,夜宿英寮如家,唱和挥洒,墙壁几遍,自谓寒山拾得,人莫之许。所寄庐地仅方丈,而集海内名士,座为之满。梵筴止一度一架,取读之,恍入龙藏,入无量法门矣。自题栗主于案,欲以谢客,客至且疑且悲,低回久之,渐入其寝,突遇珑乃相视莞然。尝读《宗镜》有省,与其徒承手录百卷,示邻居士虞长孺曰:“吾得扫除宗镜堂,为寿师役,足可无憾,来时虚空包法界,去时法界包虚空耳。”逝时喃喃二语不绝,时《宗镜》唯梵本,妙峰福灯阅之而悟,因劝藩王刻其书于秦,而珑始传写于吴,吴中士人多喜读之。妙峰亦驻锡南屏,与筠泉莲为友,皆远嗣永明寿云。 有真界,字幻居者,槜李人,亦来吴中,栖止南屏松寿堂,注解《金刚经》,视古今百家注无当旨者,独会祖意而为之注,直指人心而不袭旧语。盖六祖、中峰于此顿悟,非直注则经属于论矣。注成,六梦居士序之,去隐西溪,无何端坐而化。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圆月。字印空。姓熊。京师人。入翠峰之室。栖伏牛山。久之有得。性光显露。辟道场开法。学子麇至。声闻九重。被命于庆善戒坛。为受戒者宗师。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真圆。字大方。遍融其别号也。蜀之营山人。姓鲜氏。幼业儒。身长七尺馀。音吐洪亮。年将立。感生死无常。遂舍家入云华山。礼可和尚为师。落发受具。一钵东下。至洪州。葺马祖庵居之。复舍庵入京师。遍游讲席。深入华严法界。心念口演。不离此经。复束钵入匡山。值岁凶。鬻薪度日。采薪遇有材坚寔可为器杖者。辄削成。杂薪中。卖之不论价。随得钱米无多少。一以供众。为之不避风雨寒暑。如是二十馀年。庵居狮子岩。地幽僻多魈伥。常横一棒坐岩口。行脚僧来。辄棒之出。竟无契其机者。前后四入京师。初住龙华寺。听通公讲法。次住柏林阅藏。又移世刹海。接待云水。最后慈圣太后。建千佛丛林。请师居之。陈文端赵文肃二公。为护持。道望赫然。尝在杲日寺。讲华严经。有狂僧。触太宰下狱。词连师。因并逮师下狱。两狱卒甚苦患师。置师于匣。师不胜苦。口称大方广佛华严经。铁栓檀匣。轰然尽裂。狱卒骇异感化。因不复为狱卒。师在狱时。送供入狱者甚众。然必狱众均沾。精好一如始受。否即力却。终不独入口。狱众以此感动。相率皈依。圜扉之中。佛声浩浩矣。师在狱凡三阅月。文肃公疏请。得免。师念苦缘当百日。今未满。且不能舍狱众。坚不肯出。比出。隐谷积山。块然独坐。见人不起。亦不举手。会中贵杨某。奉慈圣命。请居世刹海。赐内帑紫衣宝幡龙藏。时江陵方柄国。尝诣师。侍者屡促师迎。不应。江陵至榻前。始徐起。执其手曰。公来何为。曰来问佛法。师曰。尽心佐理朝廷。此真佛法。舍此俱为戏论耳。张默然。张。又尝偕文肃谒师。问如何是文殊智。曰。不随心外境。如何是普贤行。曰。调理一切心。师性耿直。高声硬语。闻者凛然。不能为豪贵人温愞。此亦其槩也。初师法躯修伟。而不甚肥大。自住刹海。日渐丰硕。至须人扶掖始得行。隆冬冱寒。日必数浴。居恒危坐。默持法界观。或诵华严无停𠷳。甲申九月。师命梓人造龛。促其期曰。宜速成。缓无及也。前三日。孤雁集方丈。师抚之点头曰。尔来乎。盖雁去而师灭。师原无疾。独觉气力渐微弱。至重九日。尚坐绳床。听诵晚课。闻愿生西方句。泊然而化。世寿七十九。僧腊五十。全身瘗德胜门外。普同塔。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张维斗,字上台,号圆枢,无锡人,万历28年举人,官荣经知县。在职时操守清正,做了捐资助赈,修学建城,取消养官马民户的赋税,增加收购黄连的价格,编纂县志,清私扣等利于黎民的好事。著有《千秋馆集》。

人物简介

列朝诗集
字妙观,吴兴人。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圆果上人。号香林。京口丁氏子。厌俗出家。勤读诵。于圆觉幻灭灭故非幻不灭处。有省。自是参方。机锋颖捷。年三十四。游武林。日行分卫。夜宿仙林寺檐庑。衣不掩形。时严冬。或献新衣美食。却不御。人奇之。致供日繁。师遁至北高峰绝顶。假一席地。缚草为团瓢。冥寂其中。不出营食。主僧。以时闵而给焉。一坐六载。每风雨晦冥。猛虎毒蛇。蹲绕左右。师不为动。其后冬雪浃辰平地。积至丈许。陟者跬步压覆。隤然而返。主僧曰。果公纵学僵卧袁安。不能作啖毡苏子。冻馁既久。恐无生理。俄而城中素心道众。不期而会于灵隐者。三十馀曹。相劳苦。各述所梦相同谓。见神人执刀。厉声告曰。北高峰古佛困雪中。盍往视之。陈叙如出一口。曰事急矣。即相率。打雪披寒而上。叩团瓢见师。趺坐恬然无惫容。众献供。师作呗受之。相与绕视。不忍舍去。师曰。诸君休矣。晡时恐为虎惊。毋过念贫道。乃送之下山而返。一日至湖上。偶见一长僧。繇六桥度岭而北。师觉其有异。尾之至黄龙祠。因忽不见。仰视林樾清楚爱之。遂憩焉如仙林。时适有樵牧数辈。戏拾瓦砾。累塔矾石间。忽罅中闪烁有光。微露石棱。去砾而顶相现。旋得满月容。游人以畚锸助之。须臾周身尽露。又得断碑。读之始知文公所镂像也。乃霣泣下拜曰。圆果与和尚。同出南岳。不意显示幻身。敢不捐躯为报。繇是。山灵之一新。清规之再整。师之力也。汪开府伯玉。觐师于黄龙。戏问曰。公年几何。曰八十有五。又问到家乎。曰苦海孤航。两不着岸。汪闻耸然增敬。师素贯禅律。凝神冥寂。每清晨。背诵金刚经一卷。过午不食。檀施悉营福业。遇遗骼辄收掩之。积如漏泽者数处。凡开示四众。切近简要。使闻者生信。恍然自得于语言文字之外也。万历元年癸酉四月。示寂。年九十矣。塔于石像左脊。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五
同时有圆省者,甘州人。年十六出家,初栖伏牛山,后历五台、峨眉,嘉靖间来滇,至鸡足。睹华首幽胜,思建寺憩止。亦与李中溪相值,机缘 契合,遂为兴筑,今放光寺是也。圆省居山三十馀年,德馨远鬯。时神宗颁藏,赐敕供奉。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二
释圆果,字祇园,一字幻空。少为凤阳卫守陵指挥使,已而弃官,舍身入五台山。淹贯经论,顿悟直指。东游至姑苏,登座说法,天华昼下,缤纷如雨。嘉靖三十四年,倭寇犯浙,剽掠至北新关。果时居杭之佛慧寺,巡抚胡宗宪闻果道高,延之出山,问退寇之策。果曰:“三日后,贼当自退。”后三日,军士见云中有神兵数千,击倭,倭卒退窜,人以为果之力也。临化之日,属弟子十年后荼毗,至期,舁棺至野,忽自出火,灰烬无遗。道俗观者千人,咸见云中楼阁宫殿,并是金、银、琉璃之色,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种种奇妙,与经所说,无有差别。俄而天乐振空,移时方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1—1615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肩吾,号龙江。隆庆二年进士。在史馆不肯依附张居正,志节耿介,闻于中朝。万历二十二年,由南京礼部尚书入为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后首辅赵志皋卒,遂为首辅。于立太子、谏矿税使等,均洽舆情。后对楚宗(武昌宗室抢劫楚王府)、妖书、京察三事,所持态度颇违清议。又与同僚沈鲤不和,欲挤之使去。三十四年,竟与鲤同罢。凡辅政十三年,当国四年,累加至建极殿大学士。卒谥文恭。擅词章,有《敬亭草》、《吴越游稿》等。
甬上耆旧诗·卷十八
公字肩吾,别号蛟门。隆庆戊辰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掌詹事府、礼部尚书,遂入直东阁,累加少师、左柱国、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凡入相十有二年,为首相八年,年七十,赐老归里,家居复九年卒。赠太傅,谥文恭。公建储功,诸相业俱载国史,不具详。臧氏曰:戊辰史馆大拜者七人,以词章擅名者,东阿、鄞县为最。东阿之学殖,优于鄞县,鄞县之才笔,秀于东阿。余尝读公全集,为溯其所本。盖公少与余君房同研席,族父嘉则先生名最重,公严事之,称为句章公。尝曰:吾学文于君房,学诗于句章。公门中指授同学,切劘俱深得其传,而公诗更为独绝。盖公才实过于君房,故不烦句模字索,劳其意匠,而苍然作古,遂直掩农丈人。设以公之才,解其诘曲,导之苏畅,如良马下峻坂而缓辔中衢,一何乐也。惜夫其仅于农丈人也。若嘉则之诗,浑涵博丽,吐纳古今,公才既与相当,而更能出奇于其间。嘉则如大山长河,而公益以崩崖飞瀑;嘉则如茂林脩竹,而公益以奇松异草。故其所造,几出于蓝。至公一生学问及历年相业,读其诗,辄放怫见之。每当老气横厉,顾盼自奇,斯诚魁然一世之豪也。前辈谓如幽燕老将,气味沈雄,足冠词家之首,此可与论诗矣。
维基
沈一贯(1537年—1615年),字肩吾、又字不疑、子唯,号蛟门、大圆居士,浙江鄞县(今属浙江宁波市海曙区)栎社沈家人。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也是学者、诗人、史学家、外交家。隆庆二年登进士第,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充纂修官,南京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身后赠太傅,谥文恭。沈一贯是明朝首位对天主教持开明提携态度的首辅,开创了晚明中西文化交流的蜜月期。
释圆魁 朝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圆魁。应天溧阳人。袁应魁也。有妻子兄弟。田宅颇饶。一日弃之。出游至雁宕灵岩谷。遂投师落发。更名圆魁。然不甚礼诵解。尝掩室静坐。手甲长二寸馀。冬夏一衲无增减。万历丙戌。四明戴祭酒洵。至露岩与语。魁默默。似无知者明。忽造戴。谋建寺。又明年寺成。且曰。有佛无经。佛法何明。凡愚何觉。吾将造京师。请藏经归寺。以毕吾志。未行乃留。寓塔亭山。实戴留之也。戴日哓哓佛法。深开示魁。魁唯嘿然而已。魁有日席地仰天。戴曰。云行鸟飞。佛体也。魁笑从容曰。自古只有僧为儒说法。今公反以儒为僧说法亦异事。良久忽起。附戴耳自指其鼻尖。低声曰。我虽不解文义。然尝炤管主人公。时刻不忘者。二十馀年矣。戴异之。前席欲与深言。竟无语。次年。始北上至京。憩锡玄真观。即坐化焉。其化日如尝时。但独语曰。印藏经自有时。今亦已矣。遂瞑目。犹谓其晏坐不知已化也。化之日面色微青。明日转红润如生。七日而须发渐长。都人瞻礼纷沓。观主惧多事。陈于礼部。请从茶毗。宗伯王公。具龛。薪火之烟皆西向。时壬辰岁二月二日也。年五十六。遗一偈蓐间曰。自古原无死。无死亦无生。是梦还非梦。亘古又亘今。其徒明海。负其骨南归。戴闻之叹曰。退之之大颠。示以形骸可外。子瞻之了元。使知性命所归。吾是以深信魁之以觉。觉吾梦也。又深愧吾之方梦。梦未觉也。遂为铭其塔。
释圆昂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九
(释开缘)弟子圆昂,字逊庵,衡阳人。祝发花药寺,参南岳无尽,遂严戒律,习教明宗,妙通玄悟。曾在南岳建云龙寺。以万历壬辰入寂,葬小松山,武陵龙德孚铭其塔曰:“南岳胡来,西天胡去。丕振宗风,洪沾法雨。五叶有传,一苇可渡。无生无灭,何去何住。勖哉后人,永修禅土。”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六
释银圆,字孤山。姓李氏,武清人也。少待内庭给事银局工作,公馀多暇,留意内典,眈味久之,思出尘諠,乃乞退。遍游名山,远航南海,还至少林,遇无言师为之披剃,具道从来。因以银圆名之,取其精坚不磨,流通无碍。即谢曰:银则无须此,但期圆满足矣。居数岁,复事游参,迈迹上方,构朝阳庵,息静山阿,将从此终焉。顾上方地接皇都,山势绵邈,云水幽胜,甲于寰区,游侣日众。自孤山口至兜率寺,二十馀里,马不能行,故来僧至孤山已饥疲交困,无休憩处,或望而郤步。圆独发愿,欲于孤山创建十方丛院,以利行者。早夜殷殷,默祷显叩,卒达所志,殿宇既成,额曰“普济禅寺”。遂为始祖,人称“孤山长老”,以地名之,嘉其志也。以万历庚申正月十一日示寂,其徒通祥、通昱,依浮屠法,葬其骨于寺西北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1—1626 【介绍】: 明绍兴府会稽人,俗姓夏,字湛然,号散水道人。得戒于云栖,年三十悟道。万历中匡徒说法,平易简亮,受人推重。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五
释圆澄,字湛然,姓夏氏,会稽人也。得法于大觉。明万历间,始来径山,耽其幽寂,还遂栖止。所著有《宗门或问》、《慨古录》、《思益简注》、《楞严臆说》、《法华意语》、《涅槃疏》、《金刚三昧》诸书,修建大刹五,筑石塘一百五十里,屡著神异,远近宗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4—1630 【介绍】: 明浙江杭州人,字振之,又字我存,号淳庵居士,一号存园叟。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历南京工部员外郎、工部水司郎中、太仆寺少卿。与徐光启笃信耶稣会士利玛窦之学。天主教徒。崇祯初年应荐参与历书修订,协助利玛窦修订《坤舆万国全图》,与利玛窦合撰《同文算指》、《浑盖通宪图说》、《圆容较义》等,另有《寰有诠》、《名理探》。
维基
李之藻(1571年10月13日—1630年11月1日),字我存,又字振之,号凉庵居士、凉庵逸民、凉庵子、凉叟、存圆寄叟等,教名良(Leo)。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明末政治人物、翻译家、天文学家,中国圣教三柱石之一。与徐光启一同受洗成天主教徒。李之藻生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二甲第五名进士,授任工部营缮司员外郎,三十一年七月与翰林院编修陈之龙典福建乡试,三十六年降任直隶开州知州,三十八年升南京工部员外郎,管理宝源局,后考察去职。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起升广东布政使司右参政,次月改为光禄寺少卿、管工部都水司郎中事,奉命调度十六门城楼军器,铸造西洋大炮、战车及工部火器、火药,二年三月升太仆寺少卿,仍管工部都水司郎中事,上疏以夷攻夷二策,言西洋大铳可以制奴,兵部移文徵取,于是两广总督胡应台遣游击张焘解送夷目七名、通事一名、傔伴十六名赴京听用。天启三年二月,李之藻被科道纠拾,调用南京。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开始师从利玛窦学习西方科学。万历三十八年(1610)二月,李之藻在北京突患重病,李以为必死,留下遗嘱,利玛窦“朝夕于床笫间,躬为调护”,同年,皈依天主教,圣名良(Leo),将家中供祀的佛像毁弃,换上耶稣像。事实上,李之藻认识利玛窦之初,利玛窦就劝他入教,但未成功,主因是李之藻有妾,而天主教奉行一夫一妻制,李之藻与利玛窦来往多年之后,终于下决心休离妾,正式受洗,但李之藻本人“赌博成瘾,谁也比不上他那样酷爱下棋、打麻将。”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出任光禄寺少卿,负责研制大炮,天启三年(1623年)去职。思宗崇祯二年(1629年)重新起复,负责修订历法,李之藻还自己制作了地球仪等天文仪器,府内几乎到处都是仪器。晚年一目失明,一目视力甚弱,仍然嗜学不倦。次年(崇祯三年,1630年)病逝于任上。李之藻向明朝廷推荐传教士所传历法,并自澳门葡萄牙人处引进大炮以抵禦满洲人。同时他也善于翻译,许多西洋典籍直接或间接地藉由李之藻之手完成翻译、校订以及出版工作。在《坤舆万国全图》的题记中,李之藻表现出了对当时世界科技发展的程度的惊讶和强烈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