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80,分139页显示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76 77 78 79 下一页
释混丘( 宝鉴国师 金 字 丘乙 塔曰妙应 号 无极老人 )
释裕(别称 雪庭裕、雪庭 字 好问 光宗正法 晋国公 )
韩公麟(字 国瑞 号 雪谷 )
王国杰(字 俊甫、俊卿 号 北山 )
赵孟頫(字 子昂 号 松雪道人 文敏 魏国公 )
李孟(字 道复 号 秋谷 文忠 韩国公、魏国公 )
张与材( 羽材 字 国梁 号 薇山、广微子 留国公 )
癹思八( 祐圣国师 )
乞台普济( 史 庆国公、安吉王 )
王利用(字 国宾 )
林兀儿( 容国公 )
释明本(别称 中峰普应、普应本、大辩焉 明本 号 中峰 孙 智觉 尊号 普应国师 字 幻住 )
张圭(字 公端、公瑞 号 澹庵、淡庵 蔡国公 )
丁国宾
其它辞典(续上)
三宝奴( 渤国公、楚国公、郢城王 答剌罕 荣敏 )释混丘( 宝鉴国师 金 字 丘乙 塔曰妙应 号 无极老人 )
释裕(别称 雪庭裕、雪庭 字 好问 光宗正法 晋国公 )
韩公麟(字 国瑞 号 雪谷 )
王国杰(字 俊甫、俊卿 号 北山 )
赵孟頫(字 子昂 号 松雪道人 文敏 魏国公 )
李孟(字 道复 号 秋谷 文忠 韩国公、魏国公 )
张与材( 羽材 字 国梁 号 薇山、广微子 留国公 )
癹思八( 祐圣国师 )
乞台普济( 史 庆国公、安吉王 )
王利用(字 国宾 )
林兀儿( 容国公 )
释明本(别称 中峰普应、普应本、大辩焉 明本 号 中峰 孙 智觉 尊号 普应国师 字 幻住 )
张圭(字 公端、公瑞 号 澹庵、淡庵 蔡国公 )
丁国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1 【介绍】: 元人。大德十一年武宗即位,任翰林学士承旨。至大元年,受封渤国公,遥授右丞相。二年,立尚书省,任平章政事。不久升左丞相。请求不拘先例,用宿卫、品秩未至及未历任者为尚书省官,以便更新庶政。赐号答剌罕,受清州食邑。改封楚国公,以常州路为分地。时武宗病弱,他谋改立其子和世㻋为皇太子。四年,武宗死,被仁宗以变乱旧章罪处死。文宗至顺元年,追封为郢城王,谥荣敏。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名僧
混丘 无极老人 宝鉴国师 字丘乙。旧名清玢。俗姓金氏。赠佥议评理弘富之子。清风郡人。忠宪王辛亥生。以九山选。首登上七科。弃去徒普觉学。忠烈王下批至大禅师。德陵即政。特授两街都僧统。加大师。子册命师为鉴智王师。两王同枢衣请益。因命住莹源寺。至理二年。移锡于松林寺。年七十三。僧夏六十三。赠谥塔曰妙应。有语录两卷。歌颂杂著二卷。新编水陆仪文二卷。重编指颂事苑三十卷。 近世有大比丘。推明佛祖之道。以开学曰普觉国尊。其徒盖数百千人。而能钻坚挹深。妙契啐啄者。惟宝鉴国师为然。 幼与群儿戏。聚瓦石为塔庙。休则面壁。若有思念。形貌端严。性又慈祥。故亲戚目为小弥陀。十岁投无为寺禅师天镜祝发。以九山选。首登上七科。弃去。从普觉学。自诡非睹阃奥不止。始普觉梦一僧来。自谓五祖演。诘朝师往谒。心独怪之。及是叹其敏而勤。语众曰。吾梦有徵矣。洎嗣席开堂。其师众规绳。讲若画一。而雍容闲雅过之。 德陵谢位。处永安宫。屡遣中使。舆而致之。从容谈道。或至日暮。于是谂国王。以祖宗旧例。册命师为悟佛心宗解行圆满鉴智王师。两王抠衣。前古未有。数年乞退。许之。命住莹源寺。寺本禅院。元贞中为智者宗所有。以师故始复其旧焉。 盥浴说法别众。其略曰。荆棘林中下脚。干戈丛里藏身。今日路头果在何处。白云断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既乃还方丈。据床而逝。师况厚寡言。学无不窥。为诗文富赡。行丛林门中。吴蒙山异禅师。尝作无极说。附海舶以寄之。师默领其意。自号无极老人。 臣闻。佛氏喜言福智修己。而物应者也。缺一于二。不足以自立。宁能信于人乎。师凡七增秩。六锡号。九历名蓝。再住内院。为一国释林之首。受两王函丈之礼。人无异论。咸谓之宜。非所谓福智二严者。畴克如是哉。其撰词刻石。传示后世。臣可以无愧矣(并李齐贤撰碑文)。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兴福篇
裕和尚。字好问。人以雪庭称之。生大原文水张氏。九岁日诵千言。渐长遭世变。茕绝无依。道逢老比丘。劝以学佛。曰能诵法华经足矣。师曰。佛法止是乎。老比丘异之。与偕谒仙岩古佛曰。此龙象种。当为大器。即为祝染受具。与双溪广公同执事。观方至燕。依万松老人最久。声光郁然起。学者归之。世祖居潜邸。命师入少林作资戒会。寻又被太宗诏住和林。兴国辛亥。宪宗徵至北庭行在所。累月问道。言简帝心。洎世祖践祚。命总教门事。赐号光宗正法。为师建精舍于故里。曰报恩。给田产。命僧守之。至元八年春。诏。天下释子大集于京师。师之众居三之一。济济可观。上喜甚。时少林虚席。万松海云为之请。上目师曰。师昔主资戒会。于是有缘。烦领众一行。属少林猥烬之馀。师俨临之。闻而来者如归。乐而施者如涌。嵩阳诸刹。金碧一新。洛阳白马。经筵不辍。皆师力也。师瞑目燕坐。若无与焉。师襟度夷坦。风神閒散。说法三十馀年。如鼓雷霆。揭日月。继踵前贤。标准后学。绰有古知识之遗风。涸池出泉。古殿生光。屡致祥瑞。师戒人勿言。以某时入灭。仁宗履位之初。赠师司空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晋国公。仍命词臣。撰文表其塔。下诏曰。皇帝恭惟。世祖神武不杀。本仁祖义。以一天下。朕欲昭我祖德。持盈守成。唯尔克绍。乃初祖永孚于仁。以弘济我兆民。顾先哲其逝。朕弗克见于兹邈焉。虽去来梦幻无得而名。而封赠哀荣岂不在我。其尊尔官隆尔爵。以寄予思。以迪后人。以永誉于万世。其为时君追慕永叹之。如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3—1319 【介绍】: 元真定人,字国瑞,号雪谷。父精医,公麟世其业。世祖时以荐为尚医。成宗即位,为承直郎,迁太医院副使,进佥书太医院事。仁宗时权臣专权,移病家居,除淮安路总管,不赴。官至昭文馆大学士、太医院使。善养生学。喜画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3—1300 【介绍】: 元建康人,字俊甫,一字俊卿,号北山。元初历官建康路学正、溧水县学教谕、徽州紫阳书院山长。成宗大德三年调柳州教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4—1322 【介绍】: 元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幼聪敏,为文操笔立就。以父荫为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家居。世祖征入朝,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帝欲使与闻中书政事,固辞。每见,必语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文敏。诗文清邃奇逸,书法兼工篆、隶、行草,自成一家。绘画亦善山水、竹石、人物、鞍马、花鸟。有《松雪斋文集》。元诗选
孟頫,字子昂,宋秦王德芳之后。五世祖秀王子称实生孝宗。赐第于湖州,故孟頫为湖州人。年十四,以父荫补官。宋亡家居,益自力于学,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以孟頫入见。神彩焕发,如神仙中人,世祖顾之喜,欲大用之。议者不可,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出同知济南总管府,历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延祐中,累拜翰林学士承旨,得请归,至治初卒,年六十九。追封魏国公,谥文敏。子昂以书法称雄一世,画入神品,四方万里重购其诗文者,所至车马填咽。自号松雪道人,有《松雪斋集》。史称其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戴帅初谓其古诗沈涵鲍谢,自馀诸作,犹傲睨高适、李翱间。仁宗与侍臣论文学之士,以子昂比唐李太白、宋苏子瞻云。虞雍公伯生尝以诗诣子昂,有「山连阁道晨留辇,野散周庐夜属櫜」之句。子昂曰:「若改山为天,野为星,则尤美矣。」伯生心服之。故有元之盛,称虞、赵、杨、范、揭焉。子昂以宋王孙仕元为显官,其从兄子固耻之,闭门不肯与见。子昂之没也,宋逸士子虚题其诗卷曰:「文在玉堂多焕烂,泪经铜狄一滂沱。原陵禾黍悲丰镐,人物风流继永和。」亦深惜之词也。子雍、奕,并以书画知名。词学图录
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人。宋宗室。历仕世祖、成宗、武宗、仁宗四朝,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卒赠魏国公,谥文敏。以书画著称,画名尤著,开有元一代画风。有《松雪斋文集》,词在集中。又有《巫山一段云》十二首分咏巫山十二峰者,见《花草粹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5—1321 【介绍】: 元潞州上党人,徙汉中,字道复,号秋谷。七岁能文,博学强记,通贯经史。世祖时累荐不就。成宗大德初,侍仁宗于宫中,日陈善言正道,多所进益。武宗之立,孟有策画功。仁宗嗣立,拜中书平章政事,力以国事为己任。以宋儒及许衡从祀孔庙,行科举取士之制。英宗即位,为铁木迭儿诬谤,降授侍讲学士。孟宇量闳廓,材略过人,三入中书,民间利益,知无不言,士无贵贱,贤者进拔。为文有奇气。卒谥文忠。有《秋谷集》。元诗选
孟字道复,上党人,徙居汉中。至元中至京师,裕宗召见东宫,不及用。成宗立,荐为太子师傅。大德初,武宗抚军北方,仁宗留宫中,日陈善言正道,多所进益。又从仁宗侍昭献元圣皇后降居怀州,四年诚节如一。成宗崩,安西王阿难答谋逆,力劝仁宗奉太后还都,收首谋及同恶者,奉御玺北迎武宗,及事定逃去,不知所之。武宗即位,仁宗为皇太子。追叙其功,特授中书平章政事、集贤大学士、同知枢密院事。仁宗立,真拜中书平章政事,赐爵秦国公。皇庆元年,授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延祐元年,改封韩国公。七年仁宗崩,英宗初立,为丞相铁木迭儿所诬,尽前后封拜制命,降授集贤侍讲学士。至治元年卒,年六十七。诏复元官,赠太保、仪同三司、上柱国,进封魏国公,谥文忠。韩公才气跌宕,落笔纵横,诗尤清壮丽逸。仁宗尝亲授国公印章,召绘工惟肖其形,赐号秋谷,命集贤大学士王颙大书之,手刻为扁而署其上,又侧注曰:大德三年四月吉日,为山人李道复制。因自号所著曰《秋谷集》。元初因仍吏治,士气奄奄仅属。韩公侍仁宗潜邸,日夕启沃,谓儒可与守成。迨延祐当国,即议行贡举,其后如泰白野、余忠宣、李浔阳诸公,立节疆场,垂名竹帛,皆出自左右两榜。元朝尊贤养士之报,于今为烈,揆厥由来,皆韩公主行科举之力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6 【介绍】: 名或作羽材,元贵溪人,字国梁,号薇山,又号广微子,居信州龙虎山。能大字,善画竹与龙。正一道三十八代天师。时大潮侵蚀盐官、海盐两州地,为害特甚,与材以术治之,潮患遂息。成宗大德中,授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武宗即位,特授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国梁,号薇山,别号广微子。居信之龙虎山,为三十八代天师,袭掌道教。元贞初,入见大明殿,授太素凝神广德大真人。大德中,加正一教主,领三山符箓,给银印,视二品。至大初,授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给金印,视一品。皇庆初,赐冠服。延祐中卒。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译经篇
癹思八。元世祖尊以为帝师者也。土波国人。族款氏。生时多瑞应。初土波有国师禅达啰乞答。具大威神。累叶相传。其国王。世师尊之。凡十七代。而至萨师迦哇。即师之伯父也。师。从之受业。甫七岁诵数十万言。通贯大义。少长。学富五明。研几三藏。年十五。谒世祖于潜邸。与语大悦。躬率太子以下。从受戒法。尊礼殊异。戊午。师年二十。时道士倡言。化胡宪宗。诏师诘之。不能对。邪说遂熄。世祖登极。尊为国师。授玉印。任中原法主。统天下教门。既而西归。未期月复迎还。庚午。师年三十一。命制蒙古新字。其字仅千馀。其母凡四十有二。共相关纽而成字者。则有韵关之法。其以二合三合四合而成字者。则有语韵之法。而大要。则以谐声为宗也。皆师独运摹画而成。上览悟大悦。即颁行天下遵用。迄为一代典章。升号。曰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更赐玉印。统领诸国释教。旋又西归。至元十一年。复专使迎还。岁杪抵京。王公以下。皆离城一舍。结香坛净供。罗拜迎之。所经衢陌。皆结五䌽翼其两傍。万众瞻礼。若一佛出世矣。复为真金皇太子。说器世界等。彰所知论。词严义伟。三藏沙罗巴。译而行之。未几又力辞西归。上坚留之。不可。庚辰。师年四十二。以至元十七年十一月某日示寂。上闻震悼。怀德无已。乃建大窣堵波于京师。奉藏真身舍利。庄饰无俦。至英宗。诏各路建帝师殿。立碑颂德。其文曰。夫敏者怠于博学。贵者耻于下问。才高而位重。则矜己而骄物。此人之恒也。师以生知之明。为天子师。可谓敏且贵矣。而乃博学。无厌下询。遗老人有一法。不远千里而求之。虽硁硁之谅。佼佼之庸。苟有可取无遗焉。负绝世之材。材莫大焉。处帝师之位。位莫重焉。而乃考考于道。循循诱物。惟恐德之不修。道之不弘。未尝以多能自圣。而有满盈之色。旷若空谷。静若深渊。远若云霞。重若丘山。岂非至德其孰能与于此哉。其道之所被。德之所及。犹杲日丽乎天。明无不炤。阳和煦于物。气无不浃。其高如天。不可阶而升也。其大如海。不可航而涉也。以不言而民信。不劝而物从。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匪天纵之将圣。孰能与于此哉。 师侍者曰达益巴。执事师十有三年。出而从。入而侍。听言论于左右。观道德于前后。陶熏滋久。郁成美器。凡大小乘律论。及秘密经籍。皆耳于口授。目于手示。得乎理之所归。行之所趣。师西还。巴。以久劳弗克侍。留于洮。洮人化之。武宗践祚。巴道大弘。初师在洮。曾居古佛寺。至是。出所赐大厥宇。将谋老于汶上。而上命屡下。锡金印驼纽。封号弘法普济三藏大师。以延祐五年。化于京师。赐祭葬。谥祐圣国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8 【介绍】: 元唐兀人,姓史氏。父充忽必烈藩府宿卫,从征大理,攻宋;世祖即位后,又从征阿里不哥,任蒙古唐兀军民达鲁花赤。他于至元三年充皇子燕王真金宿卫。后奉命保育海山(武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仁宗)。大德二年,扈从海山总兵北边。十一年武宗即位,特授中书平章政事,加太尉,封庆国公。累迁中书左丞相、加太子太傅、中书右丞相、太傅、尚书右丞相。解职后,赐安吉州民户五百,封安吉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通州潞县人,字国宾。幼颖悟。初事忽必烈于潜邸。及忽必烈即帝位,历太府内藏官,出为汝、赵等四州知州。奉旨试上都隆兴等路儒士。升直学士。参与修实录。成宗大德二年改任安西、兴元两路总管。所在屡为民解难。尝疏陈切于政事者十七事。卒年七十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0—1322 【介绍】: 元钦察人。土土哈子。以战功,拜昭勇大将军。成宗大德元年袭父职,率兵逾金山,败海都于答鲁忽河。拜镇国上将军、佥枢密院事、钦察亲军都指挥使。五年,复破海都军于兀儿秃之地。以后诸叛王相继皆降。成宗死,请武宗急南还即位。加拜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封容国公,待以宗室亲王之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3—1323 【介绍】: 元僧。杭州新城人,号中峰,俗姓孙。仁宗赐号佛慈圆照广慧禅师。元诗选
明本,号中峰,钱塘人。住雁荡村,姓孙氏,出家吴山圣水寺。闻高峰原妙禅师居天目山,往叩之,一见驩然,薙染于师子院,遂契妙旨。与断厓义公俱为高峰座下,或问优劣,曰:义首座固是根老竹,其如七曲八曲,惟本维那却是竿上林新篁,他日成材,未易量也。元贞间,高峰将迁化,以大觉禅寺相属,辞推第一座祖雍主之。登皖山,游庐阜,至金陵,结庵庐州弁山及平江雁荡,已而还山,领师子院。宰相大臣以五山主席交聘,俱力辞,因日避走南北间,朝廷闻其名,特赐金襕伽梨衣,进号佛慈圆照广慧禅师,欲召见阙廷,终不一至。惟再封香下诏,即所居修敬而已。至治三年八月,安坐而逝。世寿六十有一,僧腊三十有七。文宗敕词臣制碑,谥曰智觉,塔曰法云,有《中峰广录》三十卷。元统二年,诏收入佛藏,艺文监丞揭徯斯为之序,谓其提倡激扬,如四渎百川,千盘万转,冲山激石,鲸吞龙变,不归于海不已。其大机大用,见于文字有如此者。中峰屡辞名山,屏迹自放。时住一船,或僦居城隅土屋,若入山脱笠,即结束茅而栖,俱名曰幻住。自作《幻住庵记》。其居东林也,赵学士子昂、冯学士海粟为之躬运土木以执役。初,子昂与中峰为友,海粟甚轻之。一日,子昂偕中峰往访,海粟出示《梅花百韵诗》。中峰一览,走笔和之。复出所作《九字梅花歌》以示,海粟竦然,遂与定交。梅花百咏
明本号中峰,钱塘人,住雁荡村,姓孙氏,出家吴山圣水寺,得法于高峰原妙禅师,屡辞名山主席,屏迹自放。时赵孟頫与明本友善,子振意轻之,一日,孟頫偕明本往访子振,子振出示《梅花百咏诗》,明本一览走笔和成,复出所作九字梅花歌以示,子振遂与定交。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师。讳明本。俗姓孙。钱塘人。母娠师时。梦无门开道者寄灯笼其家而生师。师生至性不好弄。而好歌梵呗结趺坐。髫𫚇读论孟未终卷。母丧辍学。年十五辄然臂持戒。誓向空寂。久之。阅传灯录有疑。志在参决。遂登死关。见妙公。妙发长不薙。衣弊不易。孤峭严冷。未尝一启齿而笑。亦未尝为其徒剃落。独见师即驩然。欲为祝发。盖亦已知为大器焉。久之。诵金刚经。恍若开解者。师自谓识量疏通。于义趣无不融贯。然非性也。已薙染给侍死关。入天目。于东南诸山最高寒。廪粟屋材。微飞挽则莫能至其上。师昼服力役。夜事禅定。十年胁肤不沾席。后于妙言下。机旨洞契。妙以其克肖。书偈付之。师益自晦。未尝以师道自任也。然而玉在山珠在渊。其光气自不可掩。况审之以咨决。重之以记莂哉。至元间。松江瞿霆□。施田建寺于莲花峰。号大觉正等禅寺。妙将迁化。以寺属师。师辞。师每谓。住者必无上大道。其力可以开明人天。夙植福缘。其力可以荫结徒众。明智通变。其力可以酬酢事宜。故凡住持。道为之体。而缘与智为之用。有其体而缺其用。则化权不周。事仪不备。犹之可也。使无其体。而徒倚其用。则虽处众而众归。制事而事宜。亦不足言矣。况三者并缺而冒焉。尸之者。其于因果。能无惧乎。当五山缺主席。宰执大臣。致书币屡以为请。师皆力辞。至于穷厓孤洲。草栖浪宿。屏遁其迹而避之。然四方学者。北殚龙漠。南踰六诏。西连身毒。东极抟桑。裹粮蹑[尸@憍]。万里奔走。而辐辏赴师者。殆无虚日。南诏僧玄鉴。素明教观。辨博英发如。曰。吾闻。大唐有禅宗。使审是耶。吾将从学。设或未当。吾将易其宗旨。而俾趋教观。繇其国来。一闻师言。即悟昔非洞发源底。方图归以倡其道。而没于中吴。鉴之徒。画师像归国。像出神光烛天。南诏遂宗禅。奉师为禅宗第一祖。至治三年春三日。山木稼。其徒之老异之。秋八月甲子。师遂入寂。即山之西冈。塔其全身。未逝前一日。遣别其外护并法属。一一皆师手书。是日白虹贯山。师世寿六十一。僧腊三十七矣。师所至。四众倾慕。香茗金币。拜礼供养。悉成宝坊。而师一衲一箪。未尝属目。人念其丰肌暑月腠腐。奉葛衣以袣袢者。师一不以近体。他可知已。虽屡辞名山。以自放于山林江海。解縢屩脱袍笠。在处结茆以居。一皆名曰幻住蒲团禅板。昼作夜参。规程条章。井井森列。仪矩慎严。如临千众。至于激扬提唱。机用翕㸌。婴之者胆丧。闻之者意消。每谓其教传佛心宗。单提直指。恶有所谓微妙授受。恶有所谓言语依解哉。故于教法。欲救其弊砭其病。皆以身先之师之于物。洪纤高下。缓急后先。拒之不遗。接之不携。人虽见其发于悲愿。而不知其一以诚。而匪事夫空言也。当世公卿大夫。如徐君威卿。郑君鹏南。赵君子昂。一闻师之道。固已知敬。及亲炙言容。无不歆慕终其身。江浙丞相脱驩公。最号严重。读师之书。敛衽望拜。高丽沈王。以天属懿亲。万里函香拜礼。起谓左右曰。某阅人多矣。未有如师福德最胜者。获师开示。涕泣感发。师躬己以究其道。岂有毫发涉世意哉。然而其名不行而彰。其道不言而信。自非行戒相应声。寔一致永久益。章而弗昧。亦何以致此哉。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九
中峰普应国师者。讳明本。其先临济玄。玄七传杨岐会。会八传无准范。范传雪岩钦。钦传高峰妙。妙之嗣四人。师居其首。师自临济其世十八。临济自少林其世十一。是师为少林二十九世之正胤也。师出钱塘孙姓。母李氏梦。无门开道者。持灯至其家而生。师生之时。内室五色光明者三昼夜。襁褓即具大人相。坐则跏趺。嬉戏则为佛事。既冠。阅传灯录。至明知生是不生之理。为甚却被生死之所流转。大疑。乃求依狮子院高峰妙禅师。妙公喜度之。三载观流泉有省。求妙公印證。被打趁出。自此日作夜侍。常至晨钟鸣不去。妙公不顾。久而洞彻玄旨。妙公大悦。书自相赞与师曰。我相不思议。佛祖莫能视。独许不肖儿。得见半边鼻。洎十载。妙公告寂时。以大觉寺属师。师推首座祖雍主之。遂一笠吴楚。西至皖山匡庐。乃东还。结幻住庵于吴雁荡。遂成丛席。霆发瞿公请主大觉。不就。举定叟泰应之。泰尝受职于一山万矣。乃欲改嗣于师。师大不然。以书却之曰。昨者坐语。未及它论。而首以住院承嗣扣之者。惟恐足下苟循世谛故也。本与足下。纳交十六年。彼此心怀。洞然明白。岂意足下不谅愚情。反欲相及。何临事反覆若此耶。古人于法嗣嫡传。所以深明宗系者。大法源委。不可诬也。世漓俗薄。奉金请拂。以院易嗣者有之。本尝痛心于此。夫大觉虽先师开山。然十方丛林尽有尊宿。舍彼不取。而必欲本尸。何识量之不广也。本非畏住持。实畏嗣法于开山也。故退避力辞。而举足下为之主政。以足下自师一山禅师。岂可苟循世俗而易其所师哉。繇此言之。本犹不欲以先师座下人。迭尸大觉。而况牵枝引蔓。欲为本之嗣乎。闻命骇然。专浼逆流。塔主预此拜闻。望以玉峡之音。直与拈出。或欲循俗易嗣。则本断然不敢与足下一日相聚也。至扣至扣。师还天目庐高峰塔。至大戊申。仁宗在青宫。聘之不就。赐金纹衣。加号法慧禅师。师隐去仪真。己酉。即船以居。乃吟曰。懒将前后论三三。端的船居胜住庵。为不定方真丈室。是无住相活伽蓝。烟村水国开晨供。月浦花汀放晚参。有客扣舷。来问道。头陀不用口。喃喃庚戌。又还天目。辛亥。复船居。吴江陈子聪为师建幻住庵。师又去之。北隐汴梁。吟曰。廛市安居尽自繇。百般成现绝驰求。绿菘紫芥拦街卖。白米青柴倚户收。十二时中生计足。数千年外道缘周。苟于心外存诸见。敢保驴年会合头。明年又结幻住庵于六安山。吟曰。胸中何爱复何憎。自愧人前百不能。旋拾断云修破衲。高攀危磴阁枯藤。千峰环绕半间屋。万境空閒一个僧。除此现成公案外。且无佛法继传灯。丞相脱驩公望风访师。师又弃庵。去之东海州。吟曰。道人孤寂任栖迟。迹寄湖村白水西。四壁烟昏茅屋窄。一天霜重板桥低惊涛拍岸明生灭。止水涵空示悟迷。万象平沉心自照。波光常与月轮齐。驩公戒邑吏强师至私第。乃与中书平章并诸山。必致师于灵隐。师固辞曰。夫住持者。须具三种力。庶不败事。一道力。二缘力。三智力。道体也。缘智用也。有其体而缺其用。尚可为之。但化权不周。事仪不备耳。使道体既亏。便神异无算。虽缘与。智亦奚为哉。或体用并缺。冒然居之。曰因曰果。宁无慊于中乎。贫道无其实。故不敢尸其名。竟称病还天目。延祐丙辰。上谕宣政院。简釆名山宿德。以闻。承旨者期入天目。师闻遁去。南徐丹阳蒋均为建幻住庵。戊午。又还天目。明年九月。朝旨褒号佛慈圆照广慧禅师。改狮子院。为正宗禅寺。驸马沈王王璋。又赍御香紫衣。即所居而修敬慕焉。宣政又以径山请师。师不就。乃结幻住庵于中隹山。中隹去西峰三十里。岩磴险绝。缁素跋涉甚难。求师归院。至治癸亥。西峰冻涸。大木摧折。师自叙曰。余初心出家。志在草衣。垢面习头陀行。以冒服田衣。抱愧没齿。平昔懒退。非矫世绝俗。盖以文字则失于学问。参究则缺于悟明。寻常为好事者之所称道。亦报缘之偶然耳。秋示微疾。有省候者。师皆曰。幻住庵漏且朽矣。不可久住也。有僧告归吴门。师曰。何不过了。中秋去十三日。手书属弟子曰。幻者朝死夕化。骨便送归三塔。依清规仪式。不许循世礼也。次日白虹贯山。巅师跏趺。书偈而化。停龛三日。颜益和悦。道俗奔集踰万。奉全身塔于寺西望江石。阅世六十一。坐夏三十七。明宗己巳赐谥。曰智觉禅师。塔曰法云。元统甲戌。追尊为普应国师。乃以广录三十卷。颁入大藏。更命重臣。铭国师道行于碑南诏五比丘。绘师顶相还国。四众迎相。入中庆城相。放五色异光。繇是倾信禅宗。奉师为南诏第一祖。时皆曰。本公圆辩不閟。针砭多方。哀讲士之趋岐。伤禅流之混继。乃推大觉以嗣开先。接玄鉴而化南诏。𠃔有大愚安龙潭信之高风。至于大功不宰。至让无名。杖履萧然。云行鹤举视声名。而若浼甘。肥遁以如饴。楷芙蓉讷圆通不足过之。以其瀚海馀波。烟屯雨骤。提凤阁之儒臣。醒天潢之贵戚。而永明寿明教嵩。庶可并驾云。 赞曰。人人抱荆山之璧。个个得赤水之珠。何难兄释迦。而弟弥勒。及读本祖自叙之语。愧汗横流。俯仰无地矣。嗟乎非真祖师心语不吐。非正嫡裔背汗不流。心语不吐者昧后也。背汗不流者欺先也。昧后欺先。互相啖啖。则本祖隐现。堪忍世界。何日而休哉。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明本,字幻住,晚号中峰,姓孙氏,钱塘人。幼好梵呗,长乃出家。初依吴山圣水,闻高峰原妙居天目山师子岩立死关,以待参学。明本往叩之,原妙欣许,知为大器。久之,明本诵《金刚经》恍有开解者,谓“识量依通,虽于义趣通解,终非悟也。”已而薙染。时原妙闭关独居,誓不接纳,独见本授以䛡头。由是给侍死关,昼服力役,夜事禅定,十年而学成,豁然超脱。宗旨别传,九流诸子,罔不淹贯,激扬提唱,机锋翕靃,圆转不穷,时称大辩焉。元贞间,高峰将迁化,以大觉禅寺相属,辞之。登皖山,游庐阜,至金陵结庵庐州弁山,及平江雁荡。已而还山,领师子院。宰相大臣以五山主席交聘,俱力辞,因日避走南北间。朝廷闻其名,特赐金襕伽梨,进号“佛慈圆照广慧禅师”。元统二年,并诏明本所著《广录》三十卷收入佛藏,揭徯斯为之序。至治三年八月,安坐而逝,寿六十一,腊三十七。文宗敕词臣制碑,谥曰“智觉”,塔曰“法云”。明本身履长大,倍于时人,所遗麻履二,尚藏寺中。寂时茶毗于天目,虞集铭其塔,赵孟頫书其净土诗。初,松雪极致敬礼,冯海粟意殊不然,及示《梅花诗》六十首,明本和之,复成百咏,及九言一首,冯由是叹服加礼焉。今有爪发舍利塔在圣水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4—1327 【介绍】: 元易州定兴人,字公端,号澹庵。张弘范子。少受学于邓光荐。年十六摄管军万户,未几,拜昭勇大将军,治所统军镇建康。成宗大德初,历浙西肃政廉访使,劾罢郡长吏以下三十余人,府史胥徒数百,征赃巨万计。仁宗时累拜中书平章政事,忤铁木迭几,被诬受杖责,谢病家居。英宗时起为集贤大学士,复拜中书平章政事。泰定元年,与枢密院、御史台及翰林、集贤两院官,极论得失奏之。泰定帝不能从。旋以翰林学士承旨病归。元诗选
圭字公瑞,自号澹庵,弘范子。至元十七年,拜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弘范卒,屡著战功。二十九年入朝,拜镇国上将军、江淮行枢密副使。大德三年,擢江南行台侍御史,换文阶中奉大夫。迁浙西廉访使,入佥枢密院事,拜江南行台中丞,谢病归。至大初,召为太子谕德,进宾客,拜御史中丞。皇庆初,迁枢密副使。延祐初,拜中书平章政事,后以大司徒谢病家居。至治间,起为集贤大学士,寻复入中书,封蔡国公,知经筵事。泰定二年,得旨暂归。三年,复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继得旨还家,四年薨。初,淮阳王平广海,得宋礼部侍郎邓光荐,命公瑞师事之。光荐尝遗一编书,目曰《相业语》,曰:熟读此,后必赖其用。故其为学不尚章句,务求内圣外王之道。学书,腕力尤健,端重严劲,无惭笔谏之臣。真能世其家者也。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公瑞,号淡庵,弘范子。以战功累拜镇国上将军、江淮行枢密副使,换文阶历御史中丞枢密副使,拜中书平章政事。至治间以集贤大学士再入中书,封蔡国公。泰定三年复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人。成宗大德十一年为丹阳县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