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忌
【佛学大辞典】
(行事)古代每年于先帝崩御之忌日营法会读经,谓之国忌。
国忌斋
【佛学大辞典】
(行事)先帝忌日所设之斋会也。
国师
【佛学大辞典】
(职位)谓一国之师也。原非专封佛徒,如王莽以刘歆为国师,时称国师公。后汉书,赵典笃学博闻,宜备国师,六朝时称国子祭酒为国师,儒生亦得称国师也。至北齐文宣帝始以高僧法常为国师,降及元明,佛徒封国师者尤多。僧史略中曰:「西域之法,推重其人,内外攸同正邪俱有。昔尼犍子信婆罗门法,国王封为国师。(中略)声教东渐,唯北齐有高僧法常,初演毗尼有声邺下,后讲涅槃并受禅教,齐王崇为国师。国师之号自常公始也。」【又】(人名)六祖慧能大师法嗣,西京光宅寺慧忠国师。既得心印,居南阳白崖山党子谷四十馀岁,不下山门。唐肃宗闻其道行,敕令入京,以师礼待之,因称国师。见传灯录五。
国师三唤
【佛学大辞典】
(公案)国师三唤侍者,侍者三应诺。国师云:将谓吾辜负汝,元来却是汝辜负吾。」见传灯录五,五灯会元二,无门关十七则。
国师水碗
【佛学大辞典】
(公案)忠国师,问紫璘供奉:闻供奉注思益经是否?奉云是。师云:凡注经当须解佛意始得。奉云若不会意,争敢言注经。师遣侍者盛一碗水,水中入七粒米,碗面安一只筋送与奉。问云:是什么义?奉云不会。师云:老师意尚不会,更说甚佛意。」见禅林类聚八,碧岩四十八则评唱。
国清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在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中。山有三寺,在顶曰福林,在腰曰国清,在麓曰修禅。国清具名景德国清寺。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敕为智顗禅师所创建。初智顗梦岩崖万重,侧有沧海,渺无涯际,泓澄在其下。一僧来伸手导顗登山,觉后语门人,皆答以会稽天台山。因而陈大建七年,遂入此山,隋开皇十七年,于此示寂。翌年,文帝敕为顗创建一宇,名为天台山寺。大业元年,炀帝赐国清寺额。唐宋元明,皆敕重修,清康熙十二年亦有敕再修,赐住僧紫衣。今大雄殿、普门殿、三隐堂、智者大师塔所等,结构极壮丽,境致幽胜,适于修禅,真震旦之名刹也。案国清为天台宗之本山。唐一行尝于此学算。
国清百录
【佛学大辞典】
(书名)四卷,隋灌顶纂。笔记智顗禅师住天台山日之言说者,始自立制法终至智者遗书述放生池凡纂录一百四条。知大师一代行业,最利便之书也。原有广略二本,广本早已散佚不传,今传者,其略本也。卷首有灌顶并有严序。
国僧正
【佛学大辞典】
(职位)僧官名。佛祖统纪五十一曰:「秦主以僧为国僧正,法钦为僧录。」
国宝
【佛学大辞典】
(杂名)行解具备堪为人师者之尊称。止观五上曰:「自匠匠他,兼利具足。人师国宝,非此是谁。」
昆崙国
【佛学大辞典】
(地名)本名掘伦。交广之人呼为昆崙,黑色人所住之国名。今之爪哇,苏门答腊等。寄归传一曰:「良为掘伦,初至交广遂使总唤昆崙国焉。唯此昆崙,头捲体黑。」谷响集一引万书萃锦谓「西南夷有昆崙层期国,距应天府马行三年,在西南海岛。其国有野人身如黑漆,国中人布食诱捉,卖与番商为奴。」梵语杂名曰:「昆崙你波多罗。」梵Dvipatala,巴Dipatala。
健陀国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健陀国王,感牛语而信佛。佛因说往因。
清凉国师
【佛学大辞典】
(人名)华严四祖。清凉国师,讳澄观,字大休,山阴人,姓夏侯氏。身长九尺四寸,垂手过膝,口四十齿,目光夜发。昼乃不眴,日记万言,七行俱下,才供二笔。年十一,出家。尝以十事自励,尝问径山钦西来宗旨,默受印记。住五台山,疏华严经。后居京师,德宗迎入内,赐号清凉国师。生历九朝,为七帝门师。开成三年,坐逝。寿百二十岁。塔于终南,名曰妙觉。后有僧至阙,言在岭见金神取华严菩萨大牙归供养耳。有旨启塔,貌如生,而失二牙。佛祖统纪二十九曰:「初德宗诞节,召讲经内殿,以妙法清凉帝心,遂赐号清凉法师。」释氏稽古略三曰:「帝顾谓群臣曰:朕之师,言雅而简,辞典而富,能以圣法清凉朕心,仍以清凉赐为国师之号。」
【佛学常见辞汇】
华严宗第四祖澄观,居五台山清凉寺,唐德宗诞辰,讲经内殿,以妙法清凉帝心,赐号为清凉国师。
净佛国土成就众生
【佛学大辞典】
(杂语)净佛国土者,维摩经佛国品所谓「若菩萨愿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佛国土即菩萨成佛时感得之国土,盖欲令当来自身所住之国土清净,必先清净己心,己心清净,则其国土得清净也。故菩萨发大愿心,成就当来己净土,而清净心行,谓之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者,又维摩经佛国品所谓「众生之类是菩萨净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净土。」菩萨感佛土,必有所化之众生,佛土之净秽,随于所化众生之净秽,所化之众生清净,则其土清净,所化之众生污秽,则其土亦污秽。故菩萨为庄严佛国土而今日教化众生,众生随其教,而身成就清净之善业故当来往生彼佛国土,能所之二化,依正之二报,共得清净。因之而教化众生,谓之成就众生。法华经信解品曰:「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
净国
【佛学大辞典】
(术语)清净之佛国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观无量寿经曰:「必生净国。」净土论注曰:「净国无衰变。」
绀蒲国
【佛学大辞典】
(地名)华严经所言之甘菩遮国。(参见:甘菩遮)
甘菩遮
【佛学大辞典】
(地名)Kamboja,国名。又作剑蒲,绀蒲,略曰甘菩。印度十六大国之一。探玄记十五曰:「甘菩国者,正云剑甫,是北印度。此国多出美女,故以为名也。」华严疏钞四十五曰:「甘菩遮国,正云绀蒲,即是果名。赤白圆满,乍似此方林檎,而复三约横文。此国多端正女人,面似甘蒲,三约文成,以女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