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80,分139页显示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8 49 50 51 下一页
乐辅国
周珣(字 国瑶 )
络安国
夏竦(字 子乔 文庄 英国公 )
苏耆(字 国老 )
荆国大长公主( 魏国大长公主、万寿长公主、隋国长公主、冀国大长公主、荆国大长公主、献穆大长帝姬 齐国大长公主、献穆大长公主、齐国公主、献穆 )
庞籍(字 醇之 颍国公 庄敏 )
张耆(字 元弼 名 旻 徐国公 荣僖 )
马保忠( 燕国公 )
宋庠(名 郊 字 伯庠、公序 莒国公、郑国公 元宪、元献 庠 )
贾昌朝(字 子明 魏国公、许国公 文元 )
释务本(别称 护国 )
曾公亮(字 明仲 宣靖 鲁国公 )
范恪(字 许国 )
其它辞典(续上)
王德用(字 元辅 鲁国公 武恭 )乐辅国
周珣(字 国瑶 )
络安国
夏竦(字 子乔 文庄 英国公 )
苏耆(字 国老 )
荆国大长公主( 魏国大长公主、万寿长公主、隋国长公主、冀国大长公主、荆国大长公主、献穆大长帝姬 齐国大长公主、献穆大长公主、齐国公主、献穆 )
庞籍(字 醇之 颍国公 庄敏 )
张耆(字 元弼 名 旻 徐国公 荣僖 )
马保忠( 燕国公 )
宋庠(名 郊 字 伯庠、公序 莒国公、郑国公 元宪、元献 庠 )
贾昌朝(字 子明 魏国公、许国公 文元 )
释务本(别称 护国 )
曾公亮(字 明仲 宣靖 鲁国公 )
范恪(字 许国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9—1057 【介绍】: 宋郑州管城人,字元辅。王超子。年十七随父出击李继迁。累迁内殿崇班。仁宗时,历殿前都虞候、知枢密院事、宣徽南院使。因状貌类太祖,降知随州。契丹求关南地,以兵压境,拜保静军节度使、知澶州,徙真定府、定州路都总管,训练士卒,加强守备。累拜同平章事、判澶州,以太子太师致仕。再起,历官至枢密使,封鲁国公。卒谥武恭。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九三
乐辅国,乾兴元年为文林郎、守河南府缑氏县主簿。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天圣三年(1025)任郴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5—1051 【介绍】: 宋江州德安人,字子乔。以父战契丹死,授丹阳主簿。真宗景德四年举贤良方正科。累迁知制诰。仁宗天圣五年,除枢密副使。七年,拜参知政事。因与宰相吕夷简不合,复为枢密副使。康定中除陕西经略安抚使,怯于用兵西夏,自请解兵权,改判河中府。庆历三年召拜枢密使,为台谏所攻,改知亳州。七年,复为枢密使,旋再被论罢,出知河南府。有才智,然尚权术,性贪婪,世人目为奸邪。卒谥文庄。有《文庄集》、《古文四声韵》。全宋诗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为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历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为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谥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为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乾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台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三三三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江西德安)人。父承皓,与契丹力战死,录竦为润州丹阳县主簿。景德四年举贤良方正科,累迁知制诰,出知诸州。天圣三年复知制诰,充翰林学士兼侍读、龙图阁学士,迁枢密副使。七年拜参知政事。与吕夷简不合,寻罢为枢副,复出知州府。宝元初,入为三司使,赵元昊反,出知永兴军,徙泾州,还判永兴军兼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自请解兵柄,改判河中府,徙蔡州,改知亳州,复拜河阳三城节度使、判并州。庆历七年,拜同平章事、判大名府,改枢密使,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加兼侍中,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年六十七,谥文庄。竦资性明敏,好学,经史百家,外至佛老,无不通晓。文章典雅藻丽,朝廷典策多以属之。有集一百卷,策论十三卷,又著《古文四声韵》五卷(存)。见《华阳集》卷三五《夏文庄公神道碑》及《宋史》卷二八三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苏耆(九八七~一○三五),字国老,铜山(今四川中江东南)人。太宗淳化四年(九九三),以父荫为宣节校尉。逾年,授秘书省正字。真宗时改奉礼郎。既冠,举进士,后一年赐及第,知乌程县。改知开封县,迁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西转运使,移使河东、两河、陕西。仁宗景祐二年卒,年四十九。有文集二十卷(《苏学士集》卷一四《先公墓志铭》),已佚。《宋史》卷二六六有传。全宋文·卷三六○
苏耆(九八七——一○三五),字国老,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苏易简次子。幼年以父任官。易简卒,恩授通直郎、秘书省正字。祥符三年赐进士及第。转大理评事,出知乌程、开封县。累迁太常博士,祠部、度支员外郎,历三司判官、知明州、判户部,出为京西转运使。天圣末,就改兵部,加直集贤院。移使河东,迁工部郎中,移使陕西。景祐二年正月卒,年四十九。著《闲谈录》五卷(今存一卷)、《次续翰林志》一卷(存)、《续文房四谱》,并文集二十卷。见苏舜卿《先公墓志铭》(《苏学士文集》卷一四)。
人物简介
简介
荆国大长公主,宋太宗第八女,母方贵妃。公主善笔札,喜图史,能为歌诗,尤善女工,太宗特所钟爱。至道三年五月,封万寿长公主。大中祥符元年十二月,进封隋国长公主,降右龙武军将军李遵勖。四年七月,改越国长公主。六年正月,改宿国长公主。天禧三年八月,改鄂国长公主。干兴元年二月,进封冀国大长公主。明道元年十一月,改魏国大长公主。皇佑三年六月薨,年六十四。追封齐国大长公主,赐谥献穆。元符三年三月,改封荆国大长公主。政和四年十二月,改封献穆大长帝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8—1063 【介绍】: 宋单州成武人,字醇之。真宗大中祥符间进士。仁宗明道间为殿中侍御史,谏请焚垂帘仪制,又请仁宗用人博采公论,勿出执政意。西夏攻宋,数任边帅,历知延州兼鄜延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用部将狄青、周美等击败西夏兵,收复失地,并筹划议和。和议成,任枢密副使,旋擢参知政事、枢密使。皇祐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力主专任狄青击侬智高。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卒谥庄敏。全宋诗
庞籍(九八八~一○六三),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属山东)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时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徙福建转运使。景祐三年(一○三六),入为三司户部判官。西夏事起,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历知汝、同二州,陕西都转运使。庆历元年(一○四一)知延州。二年,兼陕西四路缘边都总管、经略招讨使。西夏事定,入为枢密副使。八年,改参知政事。皇祐元年(一○四九)为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后历知郓、并、青、定等州。嘉祐八年卒,年七十六。谥庄敏。事见宋王圭《华阳集》卷四八《庞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一一有传。今录诗八首。全宋文·卷三六五
庞籍(九八八——一○六三),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人。登大中祥符八年进士第,为黄州司理参军。预修《天圣编敕》,为刑部详覆官,擢群牧判官,殿中侍御史。历知临江军、汝州、同州,为广东、福建、陕西转运使。庆历元年,拜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俄兼鄜延路都总管、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累拜参知政事、枢密使。皇祐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罢知郓州,加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并州、青州。嘉祐中,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八年卒,年七十六,谥庄敏。所著文五十卷。见司马光《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司马文正集》卷七六),《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8 【介绍】: 宋开封人,字元弼,本名旻。年十一事真宗于藩邸,善射。咸平中,在定州与契丹战。景德罢兵,迁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从东封西祀。大中祥符九年进宣徽南院使兼枢密副使。仁宗天圣三年,召为枢密使。累封徐国公。为人重密有智数,知传记及术数之学,言象纬辄中。章献太后微时曾寓其家,耆事之甚谨,及太后预政,宠遇最厚。安佚富盛逾四十年。以太子太师致仕。卒谥荣僖。全宋诗
张耆(?~一○四八),初名旻,字元弼,开封(今属河南)人。年十一,给事真宗藩邸。咸平中为天雄军兵马钤辖。天禧二年(一○一八)为武信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出判陈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二)。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拜枢密使(同上书卷一○三)。历河阳、泰宁、山南东道节度使。明道元年(一○三二)加右仆射,为昭德军节度使兼侍中(同上书卷一一一)。出判许、襄、邓、孟、陈、寿诸州,封徐国公。庆历三年(一○四三)以太子太师致仕(同上书卷一四四)。八年,卒,赠太师兼侍中。谥荣僖。《宋史》卷二九○有传。全宋文·卷三二○
张耆(?——一○四八),先名旻,字元弼,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年十一,给事真宗藩邸,及即位,授西头供奉官。咸平中历天雄军、镇州、定州、并、代州兵马钤辖,贬潞州都监。真宗东封,迁殿前都虞候,再迁马军副都指挥使、宣徽南院使兼枢密副使,罢,判河阳。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陈州。累迁镇安军、淮南节度使、判寿州。历河阳、泰宁、山南东道、昭德军节度使。章献太后崩,出判许、襄、邓、孟、陈、寿等州,封徐国公。卒,谥荣僖。《宋史》卷二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营州人。圣宗太平间,授洗马、改殿中丞。兴宗时拜枢密使、尚父,封燕国公。时朝政不纲,僧人有拜三公、三师者,保忠尝从容进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6—1066 【介绍】: 宋安州安陆人,徙开封雍丘,初名郊,字伯庠,后改字公序。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第一。累迁翰林学士。宝元二年,除参知政事。与宰相吕夷简论事不合,出知扬州、郓州。复入参政,改枢密使。皇祐元年拜相。三年,为谏官包拯奏劾不戢子弟,无所建明,出知河南府。旋加使相,充枢密使,封莒国公。英宗即位,改封郑国公,请老致仕。与弟宋祁俱以文学名,时称“二宋”。读书至老不倦,善正讹谬。卒谥元宪。有《国语补音》、《宋元宪集》等。全宋诗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历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为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谥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为《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圭《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四一六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初名郊,字伯庠,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第一,擢大理评事、同判襄州。累迁左正言、知制诰,判吏部流内铨,入翰林为学士。宝元二年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因与宰相吕夷简不和,出知扬州,徙郓州。庆历五年复除参知政事,八年除尚书工部侍郎,充枢密使。皇祐元年拜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年,以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河南府,徙河阳,再充枢密使,封莒国公,出判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封郑国公,判亳州。治平三年卒,谥元宪。与弟祁以文学名擅天下,著《国语补音》(存)、《纪年通谱》、《掖垣丛志》、《谈苑》等,有集四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8—1065 【介绍】: 宋开封人,祖籍真定获鹿,字子明。贾琰从孙。真宗天禧初,献文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国子监说书。仁宗朝,历崇政殿说书、天章阁侍讲、知制诰。累迁权御史中丞兼判国子监。时用兵西夏不利,上备边六事,多施行之。庆历三年,拜参知政事。四年,充枢密使。五年,拜同平章事兼枢密使。七年,罢相判大名府。英宗即位,徙凤翔节度使,进封魏国公。卒谥文元。博学善论说。有《群经音辨》、《通纪》、《本朝时令》、《奏议》及文集等。全宋诗
贾昌朝(九九八~一○六五),字子明,开封(今属河南)人。真宗天禧元年(一○一七)赐同进士出身,补常州晋陵县主簿。累进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仁宗庆历元年(一○四一),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三年,拜参知政事。四年,为枢密使。五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数与参知政事吴育争事,出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司、河北安抚使。嘉祐元年(一○五六),又兼侍中,寻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枢密使。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拜凤翔节度使、左仆射。二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卒,年六十八。谥文元。有文集三十卷,不传。事见宋王圭《华阳集》卷五六《贾昌朝墓志铭》,《宋史》卷二八五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四八一
贾昌朝(九九八——一○六五),字子明,真定获鹿(今河北鹿泉)人。天禧元年献颂,赐同进士出身,授晋陵主簿。历知宜兴、东明县。迁尚书礼部郎中、史馆修撰,擢知制诰、权判吏部流内铨兼侍讲,进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庆历三年,拜参知政事。次年,以工部侍郎充枢密使。五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仍兼枢密使。七年,出判大名府,移山南东道节度使。后除尚书右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嘉祐元年,进封许国公。英宗即位,进封魏国公。治平二年卒,年六十八。著《群经音辨》十卷(今存本为七卷)、《春秋要论》十卷、《通纪》八十卷、《本朝时令》十二卷,奏议、文集各三十卷。见王圭《华阳集》卷三七《贾文元公昌朝墓志铭》,《宋史》卷二八五本传。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务本,未知何许人,亦不详其氏族。出家时年二十四,后得法于琅琊觉禅师。其弟子十有一人,本居第二。开悟甚早,福慧兼修,有无并鬯。宋仁宗时,诏主当阳玉泉寺。庆历八年,荆门军守谢公,翩然来游,谓:“如此名胜,昔贤留题,当复不鲜。”本因录唐人自曲江至齐已,得诗八篇,谢公鑴之石,立于蒙惠之侧。嘉祐六年,命契宁等募造铁塔,高七丈,为级十有三,重百二十万两,逾年而成,其发愿词曰:“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愿力深弘,故寿诸金石,永垂不朽。本每说法,学侣万指,有文宣、可忠、知忍、知藏、慧远、宗道、怀远、怀静诸子辅翊法化,首出当机,皆一时禅望,有声铮铮,故玉泉宗风冠于三楚。邑令左侯为请于朝,锡号悟空,并赐紫衣。以元丰三年三月八日示寂,寿八十三,腊五十九,本主玉泉四十年,寂之日集众为说法要,曰:“平日横说竖说,东喝西喝,有时扬眉眴目,有时鼓掌擎拳,祇为诸人不察,微露锋芒,若逐色寻声,白云万里。”又举“荆州白马寺昙照禅师常云‘快活!快活!’及临灭时便叫‘苦!苦!’且云‘阎罗王来取我也!’院主问曰: ‘和尚当日被节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若是?’照举枕子曰:‘汝道当日是?如今是?’院主无对,照便入灭。今我临灭度时,汝等看是快活?是苦苦?”众无语,遂泊然坐化,塔于罗汉山麓。文宣宗说兼通,教禅双彻,陆沈众中,人莫之识。嘉祐间至玉泉,务本崇以殊礼,使之领众,导扬法旨,学者宗之。可忠者,安州大安山住持也,禅思莹澈,教眼尤精,闻玉泉道声鬯楙,欲一窥真际,振锡来游,务本以“最乐堂”处之,遂终老焉。务本既寂,付法于齐月。宋崇宁时,改玉泉为护国寺,以加封关壮缪为“崇宁护国真君”,乃改寺额,故《续传镫》或称护国。齐月上堂,僧问:“壁立千仞,水泄不通,还许学人请益也无?”齐月曰:“正令已行。”乃曰:“穷外无方,究非内里,应用万般,无可比拟,分明向你诸人道,佛性精魂总不是。”齐月既老,传席于其徒慧本,耀续传薪,禅风倏馥。僧问:“有物先天地,无心本寂寥。未审是何物?”慧本曰:“一铤墨。”曰:“恁么,则耀古腾今去也!”慧本曰:“作甚么生是耀古腾今的?”僧喝,本亦喝。上堂:“好个时节,谁肯承当?苟或无人,不如惜取。”良久曰:“弹雀夜明珠。”盖是时,荆门玉泉导师相继演化诸方,正未艾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9—1078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明仲。曾会子。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知会稽县,立斗门,泄镜湖水,民受其利。历知制诰、翰林学士、判三班院。出知郑州,有能声。嘉祐初,擢参知政事,除枢密使。六年,拜同平章事。神宗即位,加尚书左仆射。曾荐王安石可大用,后又暗助其变法。熙宁三年,罢相。次年,判永兴军,旋以太傅致仕。卒谥宣靖。尝与丁度编《武经总要》。全宋诗
曾公亮(九九九~一○七八),字明仲,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知会稽县。累迁知制诰兼史馆修撰,为翰林学士、判三班院。嘉祐元年(一○五六),除给事中、参知政事。五年,除枢密副使,兼群牧制置使。六年,拜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英宗即位,依旧执政。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进昭文馆大学士,累封鲁国公。三年,以老避位。六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谥宣靖。有文集三十卷,《元日唱和诗》一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五二《曾太师公亮行状》,《宋史》卷三一二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五四八
曾公亮(九九九——一○七八),字明仲,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人,曾会之子。天圣二年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后擢知制诰兼史馆修撰,为翰林学士、判三班院。以端明殿学士出知郑州,复入知开封府,迁给事中、参知政事,加礼部侍郎,除枢密使。嘉祐六年,拜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神宗时累封鲁国公。熙宁三年以年老辞相位,拜司空兼侍中,判永兴军。元丰元年卒于京师,年八十,谥宣靖,尝奉敕撰《武经总要》四十卷(存)。见曾肇《曾太师公亮行状》(《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五二),《宋史》卷三一二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字许国。少隶军籍于许州。骁勇善射,每发必中。尝取焦嵩寨归,为数千骑所袭,恪仅存二箭,即持弓为引满之势,敌遽退。仁宗时,积战功累迁至保信军节度观察留后。以疾出为永兴军路副都总管。卒年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