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咨文  拼音:zī wén
一种公文。用于平行机关。今仅总统与立法、监察两院公文往复时使用。
《漢語大詞典》:七十说(七十説)
(1).指 伊尹 说 汤 事。韩非子·难言:“上古有 汤 ,至圣也; 伊尹 ,至智也。夫至智説至圣,然且七十説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 汤 乃仅知其贤而用之。” 晋 葛洪 抱朴子·时难:“ 伊尹 干 汤 ,至於七十也。”
(2).指 孔子 游说诸侯各国事。文选·扬雄〈解嘲〉:“或七十説而不遇,或立谈而封侯。” 吕向 注:“ 孔子 歷説天下七十君竟不一遇。”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是以东西南北,七十説而不用,然后退而修王道,作春秋。” 唐 李白 《赠崔郎中宗之》诗:“ 仲尼 七十説,歷聘莫见收。”
《漢語大詞典》:议勤(議勤)
古刑法八议之一。对勤于国事者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周礼·秋官·小司寇:“以八辟丽邦灋,附刑罚……七曰议勤之辟。” 郑玄 注:“谓憔悴以事国。”魏书·慕容白曜传论:“ 白曜 有敦正之风,出当薄伐,席卷三 齐 ,如风靡草,接物有礼,海垂欣慰。其功固不细矣。功名难处,追猜婴戮,宥贤议勤,未闻於斯日也。”参见“ 八辟 ”、“ 八议 ”。
《漢語大詞典》:接绝(接絶)
建祠以祀死于国事的士民。管子·入国:“九曰接絶……所谓接絶者:士民死上事,死战事,使其知识故人,受资於上而祠之,此之谓接絶也。”
分類:国事士民
《漢語大詞典》:译署(譯署)
清 政府于1861年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严复 《原强》:“海禁大开以还,所兴发者亦不少矣:译署,一也;同文馆,二也。”
《漢語大詞典》:业命(業命)
国事与政令。国语·鲁语下:“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 韦昭 注:“业,事也;命,令也。”
分類:国事政令
《國語辭典》:文恬武嬉  拼音:wén tián wǔ xī
文武官员安于逸乐嬉游,形容天下承平无事。亦用以形容文武官员苟安度日,不务国事。唐。韩愈 平淮西碑:「相臣将臣,文恬武嬉,习熟见闻,以为当然。」
《國語辭典》:雪夜访普(雪夜訪普)  拼音:xuě yè fǎng pǔ
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叙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之初,雪夜访大臣赵普,商议国是的故事。
《漢語大詞典》:业令(業令)
国事与政令。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季敬姜:“诸侯朝修天子之业令,昼考其国,夕省其典刑。”
分類:国事政令
《國語辭典》:心在魏阙(心在魏闕)  拼音:xīn zài wèi què
魏阙,古代宫门外的楼观,其下两旁悬布法令,因用以代称朝廷。语本《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心在魏阙指不论身在何处,仍关心国事。也作「心瞻魏阙」、「心驰魏阙」、「心存魏阙」。
《国语辞典》:欺君误国(欺君误国)  拼音:qī jūn wù guó
欺骗君王,贻误国事。明。陆采《明珠记》第五出:「刘震这厮索强,前日弹我欺君误国,要将枭首示众。」《精忠岳传》第七○回:「欺君误国任专权,罪恶而今达帝天。」也作「误国欺君」。
《国语辞典》:开国方略(开国方略)  拼音:kāi guó fāng lüè
书名。清朝乾隆年间敕撰,三十二卷,记载清代的开国事迹,从太祖起兵至世祖入关定鼎为止。
《国语辞典》:经纶济世(经纶济世)  拼音:jīng lún jì shì
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治理政事。经纶济世指治理国事,拯救世局。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想你学成经纶济世之策,立国安邦之谋,若列朝纲,凭此大才,得受官爵显扬于世。」《三国演义》第三五回:「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
《国语辞典》:宵旰焦劳(宵旰焦劳)  拼音:xiāo gàn jiāo láo
宵衣旰食,极为辛苦。比喻为国事忧劳。《明史。卷一七九。章懋传》:「此正陛下宵旰焦劳,两宫母后同忧天下之日。」也作「宵旰忧劳」。
《国语辞典》:误国欺君(误国欺君)  拼音:wù guó qī jūn
贻误国事,欺骗君王。《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假如有一等做官的,误国欺君,侵剥百姓,虽官高禄厚,难道不是大盗?」也作「欺君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