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悻直
(1).刚直。新唐书·李渤传:“ 渤 ,孤操自将,不苟合於世,人咸谓之沽激。屡以言斥,而悻直不少衰,守节者尚之。” 宋 苏辙 《青词·高安二》:“重以兄 軾 平生悻直,仇怨满前,流窜海滨,日虞瘴癘。”
(2).刚愎;固执。明史·郭子兴传:“ 子兴 为人梟悍善鬭,而性悻直少容。”
《漢語大詞典》:执泥(執泥)
拘泥;固执。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上:“此又各当求其故,不可执泥一端。”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而议终不成,皆由封疆诸臣,执泥削髮登岸,彼此齟齬。”
分類:拘泥固执
《漢語大詞典》:颛固(顓固)
(1).犹固执。顓,通“ 专 ”。 唐 杜牧 《上李中丞书》:“性顓固,不能通经。” 章炳麟 《说林下》:“ 甘泉 江翁 为《汉学师承》《宋学渊源》《记》,世多病其顓固。”
(2).犹专一。顓,通“ 专 ”。 唐 梁肃 《李晋陵茅亭记》:“ 仲山 约身临人,顓固简一。”
分類:专一固执
《漢語大詞典》:滞执(滯執)
固执;不通达。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户部·西北水利:“明旨再三申嘱,徒付空言,盖北人滞执偏见,难以理喻如此。” 清 恽敬 《光孝寺碑铭》:“两 汉 之言滞执,滞执久亦生厌,而浮图之宗乘得入。”
《漢語大詞典》:强忮
固执。宋史·地理志二:“ 河北 路……人性质厚少文,多专经术,大率气勇尚义,号为强忮。”宋史·王安石传:“ 王安石 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分類:固执
《漢語大詞典》:硁执(硜執)
犹固执。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后纪:“岂可硜执小节,先求休致,反使奸计得肆,成何政体!”
分類:固执
《漢語大詞典》:死心眼
(1).固执;不圆通。红楼梦第七十回:“ 紫鹃 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二爷也太死心眼儿了!’”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那时我祇怕他那个死心眼儿,姐姐这个天性,一时两下里合不拢来。”
(2).忠实不二。 朱自清 《外东消夏录·引子》:“问到底本有两种,一是‘耍奸心’,一是‘死心眼儿’。” 曹禺 《日出》第二幕:“他什么都不好,就是对我死心眼,总像个小狗似地跟着我。”
(3).指死心眼儿的人。如:他是个死心眼儿,很难劝得转来。
《國語辭典》:憋拗  拼音:biē niù
倔强、执拗。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我这夫人有些憋拗。嬷嬷!你须放出那蒯通舌来才好。」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二折:「我这里连忙把手多多定,他那里越憋拗放幪挣。」也作「鳖拗」。
分類:固执执拗
《漢語大詞典》:易简(易簡)
(1).平易简约。易·繫辞上:“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清 魏源 《复何竹芗同年论会计书》:“至救时务之书,宜易简不宜繁难。”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故能易简而得理,无为而成化也。”
(2).谓宽和,不固执。 唐 白居易 《范阳张公墓志铭并序》:“在官宽重易简,绰然有长吏体。”
《國語辭典》:执一(執一)  拼音:zhí yī
1.专一。《荀子。尧问》:「执一无失,行微无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鼯鼠五能,不成伎术。」
2.固执一端,不知权变。《孟子。尽心上》:「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國語辭典》:死守  拼音:sǐ shǒu
1.拚死防守。唐。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其鄄城、东阿、范县三处,赖荀彧、程昱二人设计相连,死守城郭。」
2.固执遵守,不知变通。如:「你别死守著老规矩。」
《國語辭典》:硁硁(硜硜)  拼音:kēng kēng
1.拟声词。形容石头互相撞击的声音。《史记。卷二四。乐书》:「石声硁硁以立别,别以致死。」
2.鄙陋而顽固的样子。《论语。宪问》:「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國語辭典》:开通(開通)  拼音:kāi tōng
1.排除障碍物。《礼记。月令》:「开通道路,毋有障塞。」
2.启发。如:「开通知识」。
《國語辭典》:开通(開通)  拼音:kāi tong
不顽固,能接受不同的想法意见。如:「他虽年老,却很开通,能接受新的观念。」
《漢語大詞典》:疏顽(疏頑)
亦作“疎顽”。
(1).懒散顽钝。《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吾性疏顽,教道无素,恆恐 子穀 负辱清朝。” 唐 唐彦谦 《八月十六日夜月》诗:“赖将吟咏聊惆悵,早是疏顽耐别离。” 宋 曾巩 《西园席上》诗:“唯慙别乘疎顽甚,满足尘埃更有诗。”《水浒传》第二二回:“ 宋江 疏顽小吏,今日特来相投。” 清 陈确 《祭山阴先生文》:“生夙以疏顽,不省家计。”
(2).指强硬,固执。 清 黄景仁 《送温舍人汝适归广州》诗:“我昔献赋来田间,骨节疏顽性孤鯁。”
《漢語大詞典》:固必
语出论语·子罕:“毋必,毋固。”本指固执坚持,不可变通。后引申为一定,必然。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事无固必,殆为此也。” 唐 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诗:“事跡无固必,幽贞愧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