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空围(空圍)
空白的方框形符号。古人校书遇有缺字,用以表示阙疑。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春在堂随笔卷二:“又其文字有不可识者,姑作空围以记之。”
《漢語大詞典》:铁围山(鐵圍山)
(1).佛教语。佛教认为 南赡部洲 等四大部洲之外,有 铁围山 ,周匝如轮,故名。 前蜀 贯休 《还举人歌行卷》诗:“厚於 铁围山 上铁,薄於 双成 仙体纈。”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司马迁班固言出昆仑:“佛书説有四天下……此四天下之外,乃有 大铁围山 、 小铁围山 围焉,是谓一世界。”参阅法苑珠林卷四。
(2).地名。又称 铁城 。故城在今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东南 玉林市 南。《元一统志·湖广·郁林州山川》:“ 铁围山 在 兴业县 南五里…… 蔡絛 以坐父 京 累,贬 白州 ,尝游息於此,作铁围山丛谈。”
《國語辭典》:围困(圍困)  拼音:wéi kùn
围住对方,使其不能逃走。《三国演义》第一一二回:「昭令兵四面围困,并力攻城。」《西游记》第五回:「布一十八架天罗地网下界,去花果山围困,定捉获那厮处治。」
《漢語大詞典》:金带围(金帶圍)
芍药之名贵者。也称金腰带。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花之名天下者, 洛阳 牡丹、 广陵 芍药耳。红叶而黄腰,号金带围,而无种,有时而出,则城中当有宰相。” 清 赵翼 《寿全惕庄鹾健六十》诗之一:“玉杯香浥蔷薇露,金带围开芍药枝。”
《漢語大詞典》:绕围(遶圍)
犹围绕。 宋 叶适 《端午思远楼小集》诗:“上惟山遶围,下惟溪环縈。”
分類:围绕
《漢語大詞典》:绕围
犹围绕。
分類:围绕
《国语辞典》:三围(三围)  拼音:sān wéi
指人的胸围、腰围及臀围。如:「他勤于运动,注意饮食,三围仍保持得跟年轻时一样。」
《漢語大詞典》:小围(小圍)
(1).围身裙。 清 吴伟业 《晓妆》诗:“学母妆应早,留花称小围。”
(2).指光环较小的月晕。《中国谚语资料·江苏民谚》:“大围风,小围雨。”
分類:光环月晕
《漢語大詞典》:围木(圍木)
指合抱之木。 晋 左思 《魏都赋》:“硕果灌丛,围木竦寻。”
分類:合抱
《韵府拾遗 微韵》:见围(见围)
春秋盟于曹南注曹虽与盟而犹不服所以及秋而见围
《国语辞典》:入围(入围)  拼音:rù wéi
1.入选、被录取。如:「初选有十五名入围。」
2.中奖。如:「他买了五张马票,就有两张入围。」
《國語辭典》:围攻(圍攻)  拼音:wéi gōng
1.包围攻击。《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入朝歌鹿肠山苍岩谷口,讨干毒。围攻五日,破之。」
2.众人合力抨击、纠责某人。如:「他在公司里因遭到同仁们的围攻,所以不得不辞职。」
《国语辞典》:围尺(围尺)  拼音:wéi chǐ
量圆周的尺,多用竹篾做成。
分类:圆周竹篾
《國語辭典》:外围(外圍)  拼音:wài wéi
1.围绕于某事物中心而存在的外层或外部区域。《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朱俊列传。朱俊》:「贼今外围周固,内营逼急。」《红楼梦》第五五回:「秋纹回头见了平儿,笑道:『你又在这里充什么外围的防护。』」
2.指圆状物外圈的周长。《宋史。卷七六。律历志九》:「阳经双环:外围二丈三尺二寸八分。」
《漢語大詞典》:陷围(陷圍)
犹言包围圈。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三章:“另一个中队还在 七里溪 的陷围中困斗。”
分類:包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