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拯溺扶危  拼音:zhěng nì fú wéi
援救处于危险困厄中的人。《陈书。卷一九。虞荔传》:「然夷凶剪乱,拯溺扶危,四海乐推,三灵眷命,揖让而居南面者,陈氏也。」金。马钰〈战掉丑奴儿。风刀雪箭三冬苦〉词:「人人正好修功德,当起慈悲,拯溺扶危。」也作「拯危扶溺」、「拯溺济危」。
《国语辞典》:阳九之会(阳九之会)  拼音:yáng jiǔ zhī huì
灾难、困厄的时运。《三国志。卷一五。魏书。司马朗传》:「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清除群秽,广举贤士。」也作「阳九之阨」。
《国语辞典》:阳九之阨(阳九之阨)  拼音:yáng jiǔ zhī è
灾难、困厄的时运。《汉书。卷九六。王莽传中》:「阳九之阨既度,百六之会已过。」也作「阳九之会」。
《漢語大詞典》:阸会(阸會)
谓困厄层见迭出。汉书·李寻传:“ 寻 见 汉 家有中衰阸会之象,其意以为且有洪水为灾。”
《漢語大詞典》:枙臬
不安定,使人困厄。 茅盾 《色盲》:“他( 林白霜 )曾经以为这是枙臬迷离的时局所造成,但现在他又觉得不很对了。”
《漢語大詞典》:阨急
困厄危急。东观汉记·鲍永传:“方今阨急,而 闕里 无故自涤,岂夫子欲令太守大行饗诛无状也?”
分類:困厄危急
《漢語大詞典》:阨阱
陷阱。喻困厄的境地。 清 恽敬 《吴城万寿宫者祀》:“有斯世之责者,方将搔其芽而揠其心,窒其源而障其溃,岂可随俗接踵,陷於阨阱哉!”
《國語辭典》:穷极无聊(窮極無聊)  拼音:qióng jí wú liáo
形容无趣乏味到了极点。《歧路灯》第四四回:「先二日还往街头走走,走的多了,亦觉没趣。穷极无聊,在店中结识了弄把戏的沧州孙海仙。」
《漢語大詞典》:贫隘(貧隘)
贫穷困厄。荀子·王霸:“使愚詔知,使不肖临贤,生民则致贫隘,使民则綦劳苦。”
《漢語大詞典》:迫戚
困厄貌。戚,通“ 蹙 ”。 王闿运 《严伯受甫哀词》:“余固知迫戚之徽纆兮,固颠躓其奈何。”
分類:困厄
《國語辭典》:人穷志短(人窮志短)  拼音:rén qióng zhì duǎn
人处于贫穷困苦之时,容易只顾眼前而丧失了远大的志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我摆了那个摊,有些居然自命是读书人的,也三三两两常来戏辱。所谓人穷志短,我那里敢和他较量,只索避了。」也作「人贫志短」。
《漢語大詞典》:困否
困厄不通。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论语‘固天纵之’,莫盛於圣,然时有困否。”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 孔 墨 之道,昔曾不行; 孟軻 扬雄 ,亦居困否。”
分類:困厄不通
《國語辭典》:蛟龙得水(蛟龍得水)  拼音:jiāo lóng dé shuǐ
传说蛟龙得水后,便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干的人得到施展本领、抱负的机会。《管子。形势》:「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魏书。卷七三。杨大眼传》:「吾之今日,所谓蛟龙得水之秋。」
《漢語大詞典》:骥伏盐车(驥伏鹽車)
典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 太行 。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伯乐 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幂之。驥於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於天,若出金石者,何也?欣见 伯乐 之知己也。”后以“驥伏盐车”谓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 宋 黄庭坚 《次韵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驥伏盐车不称情,轻车肥马凤凰城。” 明 吾丘瑞 《运甓记·辞亲赴任》:“争奈尘埋,未逢鑑识,譬之剑沉 丰 狱,驥伏盐车。”
《國語辭典》:荆天棘地(荊天棘地)  拼音:jīng tiān jí dì
比喻障碍重重,充满困难。《扫迷帚》第一回:「一事不能做,寸步不能行,荆天棘地,生气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