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6—1641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美度,一字相攸,号六桐、桐柏、槲园居士、紫金道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新会知县,为治有声。迁大理寺评事,改工部主事。以不肯监魏忠贤生祠工削籍。崇祯初再起,历官广西按察使。工诗文,尤善词曲,有传奇《双修记》、《鸾□记》、《金锁记》(一作袁于令作,或经于令修改)等,及杂剧《易水寒》、《北邙说法》、《团花凤》、《金翠寒衣记》、《骂座记》及总称《四艳记》之《夭桃纨扇》、《碧莲绣符》、《丹桂钿合》、《素玉梅蟾》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美度,馀姚人。万历己未进士,除知新会县。考选左迁,历工部主事。天启中,削籍。崇祯初,复起,仕至广西按察使。
维基
叶宪祖(1566年—1641年),字美度,一字相攸、号六桐,解园居士、紫金道人等,浙江余姚人,晚明剧作家、戏曲家,吴江派代表人物。少年好学,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中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方登进士。官广东新会县知县,因政绩显著,升调至北京任御史。与东林党人黄尊素儿女亲家,遭奸臣魏忠贤排斥,降为大理寺评事,转工部主事,因阻止在长安街建魏忠贤生祠,遭革官撤职回乡。崇祯帝即位后,朝廷再次起用叶宪祖。叶宪祖历南京刑部主事,四川顺庆府知府,辰州兵备副使,沅州兵备副使,转四川参政、广西按察使,皆未任。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大圆,宜丰人。万历甲辰进士,历知枣强临安会稽文安四县迁工部员外郎有匡山社集
维基
戴九玄(16世纪—1622年),字太圆,一字玉汝,号园客,江西瑞州府新昌县人。戴九玄在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中举人,次年(1604年)联捷进士,历任枣强、临安、会稽、文安四县知县,之后升任都察院经历、工部虞衡司员外郎,负责管理街道、清理沟渠。戴九玄个性刚正,不避讳权贵,十年工部不曾收受一钱,贤人都出自他门下,包括被魏忠贤迫害致死的魏大中,因此人们都说他知人。其后他在租屋城内九年,于匡山结社、留心学术;辞官回乡后寄情诗酒,澹泊过活;有《工部稿》、《匡山社集》、《酒人游饥驱名陆沈集》、《落花吟》十多本作品流传,死后得祭祀在枣强、临安、会稽、文安四县的名宦祠,以及南安府、瑞州府的乡贤祠。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庆州人。字君彦、直哉。号灌圃、灌隐、灌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3—1638 【介绍】: 明浙江乌程人,字长卿,号园峤。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崇祯初擢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事。为人外似曲谨而内实阴狠。诬劾钱谦益结党受贿,乃得帝意,渐任用。寻诏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又阴结太监、言官劾逐周廷儒等,遂为首辅。执政八年,排斥异己,迎合帝意,并图谋起用魏忠贤旧党。崇祯十年被劾去官,逾年卒。
维基
温体仁(1573年—1638年),字长卿,号园峤,浙江乌程县(今湖州市)南浔辑里村人,进士出身。崇祯年间担任内阁首辅。崇祯朝阁员五十人,唯温体仁最久。崇祯十年免职。卒谥文忠。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温体仁中式浙江乡试第五名举人,时年二十四,补博士弟子员。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联捷进士,选庶吉士,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授翰林院编修,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升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印。天启二年(1622年)升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次年回部任左侍郎。天启七年(1627年)晋南京礼部尚书。崇祯三年(1630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崇祯五年(1632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进武英殿。史载“体仁辅政数年,念朝士多与为怨,不敢恣肆,用廉谨自结于上,苞苴不入门。”温体仁与礼部侍郎周延儒两人在崇祯帝朱由检即位之初选择阁辅时,以钱谦益收贿名义打击钱谦益,并且全力打击钱谦益同党,而被不爱党争的朱由检信任,崇祯元年(1628年)便与周延儒入阁并出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而后来温体仁又排挤周延儒,并出任阁辅。温体仁善于利用朱由检的个性而当政八年,并得到朱的恩礼优渥,而且也以为温体仁是个不组党羽的孤立之士;但是「同官非病免物故,即以他事去」(同僚或者因病亡离职,或者被其他原因免职),引发朝臣的不满与批评;崇祯十年(1637年)刘宗周等人上奏指出温体仁的十二大罪,而最后司礼监太监曹化淳向朱告密,指称温体仁自有党羽,朱大惊说“体仁有党”,最后免除温体仁的阁辅之职。崇祯十年(1637年)六月,一日温体仁正在吃饭。忽有太监传旨,令削去温体仁官职。崇祯十一年(1638年)温体仁病故乌程家中。《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5—1629 【介绍】: 明苏州府嘉定人,字茂宰,又字长蘅,号香海,又号泡庵,晚号慎娱居士。万历三十四年举人。两应会试不第,遂绝意进取,誓毕其余年,读书养母,刳心学道,以求正定之法。工诗善书,尤精绘事。知县谢三宾合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及流芳诗,刻为《嘉定四先生集》。居南翔里,其读书处名檀园。有《檀园集》。
词学图录
李流芳(1575-1629) 字茂宰,又字长衡,号檀园、香海、泡庵,晚号慎娱居士、泡庵道人。本安徽歙县人,侨居嘉定。万历丙午(1606)举人,厌恶魏忠贤,决意功名。魏忠贤建生祠不往拜,与人云:"拜,一时事,不拜,千古事。"工诗,擅书画,亦能印。吴伟业称为"画中九友"之一。尝语钱牧斋"精舍轻舟,晴窗净几,看孟阳吟诗作画,此吾生平第一快事。"牧斋曰:"吾却有二快,兼看兄与孟阳耳。" 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称"嘉定四君子"。与钱谦益为友,常往来常熟。有《檀园集》、《西湖卧游图题跋》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5—1625 【介绍】: 明浙江嘉善人,字孔时,号廓园。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行人,累迁至吏科都给事中。天启间疏劾魏忠贤结党树威,忠贤矫旨切责。大学士魏广微私结忠贤,大中又劾之。广微指使所亲陈九畴以他事劾之,贬三秩出外。阉党梁梦环、许显纯等复构陷之,诬大中受杨镐、熊廷弼贿,矫旨逮下诏狱,又指使狱卒毙之于狱中。思宗即位后,追谥忠节。有《藏密斋集》。
词学图录
魏大中(1575-1625) 字孔时,号廓园。浙江嘉善人。谥忠节。为骨鲠之臣,而颇留心风雅。早年出高攀龙之门,有《藏密斋集》,词在集中。
槜李诗系·卷十七
大中字孔时别号廓园嘉善人万历丙辰进士授行人历官吏科都给事中性狷介刚毅为诸生家酷贫至不能举火湫巷数椽上漏下湿晏如也及在谏垣弹劾不避权贵辽左失事之案朝议欲处杨熊以不死中执法与司寇争谓不当末减于是群小侧目时魏阉初用事于内而外廷犹人才济济高邑赵公为太宰忠宪为御史大夫应山桐城为中丞相引重武定新昌皆在要职而中长首垣共欲激浊扬清以致太平会应山上疏罪状逆阉中继之抗章极论阉衔之寻值晋抚缺会推谢应祥谢尝令嘉善与中有师生谊忌者因此劾中得降调家居赵与高亦相继放逐阉借封疆事谓中受熊廷弼贿矫旨被逮中从容就道至则下镇抚榜掠备至诬坐多赃五日一讯必加全刑死狱中崇祯改元赠太常卿谥忠节著有藏密斋集
维基
魏大中(1575年—1625年),字孔时,号廓园,浙江嘉善县人,晚明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东林六君子之一。魏大中自幼家贫,读书砥行,师事高攀龙。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考中丙辰科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 ,工、礼、户、吏各科给事中,累官至吏科都给事中。做官时不受赠遗,四壁萧然。夫人织素如故。天启元年(1621年)疏奏杨镐等罪“宜置重辟”。杨涟疏劾魏忠贤,大中亦上《击逆珰疏》。《静志居诗话》称其为“骨鲠之臣”。天启四年(1624年)魏广微指使陈九畴弹劾魏大中,被贬三级。天启五年(1625年)东厂魏忠贤兴大狱,诬陷杨涟等六君子,收受熊廷弼的贿赂,判定杨涟、左光斗各坐赃二万两银,魏大中三千。大中被捕入狱,被锦衣卫许显纯鞭笞拷掠,「严刑追赃比较,五日一回奏」,最后竟被诬陷坐赃而死。年五十一岁。其长子魏学洢领回尸体,匍匐扶衬归乡。崇祯初年(1628年)追谥忠节。

人物简介

维基
耿志炜(?—1637年),字明夫,号孟诸,别号逸园,陕西西安府武功县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陕西乡试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授荆州府推官,荆俗健讼,炜遇讼者必先以大义喻之,令归思三日,然后理。有一继母讼前室子者,炜曰:汝诉先室子,彼必仇汝子,是汝自戕汝子也。令归思之,遂为母子无间。荆地濒江,澌洋二洲屡被水害,炜筑堤三千馀丈,人得乐业,称其堤曰耿公堤。擢吏部,以宦监用事请告归。崇祯元年(1628年),再起铨衡,内励冰操,外营剧务,寻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以母老告归,卒于家。有《逸园新诗》一卷。
顾简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归安人,字默孙,号蘧园居士。万历四十六年举人。不乐仕进,卒年五十。有《蘧园集》。
陈纯德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1—1644 【介绍】: 明湖广零陵人,字静生,号滋园。为诸生,以学行称。崇祯十三年进士。奏对称旨,立擢御史,巡按山西、疏陈抽练之弊,不用。还督畿辅学政,李自成破京师,被迫入见,还寓自经死。福王追谥恭节。
维基
陈纯德(1581年—1644年),字静生,号淡元,湖广永州府零陵县人。明末政治人物。早年为诸生,久困科场。崇祯十二年(1639年)中式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联捷庚辰科进士,年已六旬。授福建道监察御史,巡按山西。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京师,陈纯德自缢殉国。弘光朝廷追赠太仆寺少卿,谥恭节,祀旌忠祠。
苏懋祉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苏懋祉(1583年—1613年),字子介,号硕园,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福建乡试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都察院观政,本年八月授南昌知县,三十六年调宁陵知县,四十一年补歙县知县,丁忧,卒。

人物简介

维基
杨世芳,字济之,号穆园,山西平阳府蒲州人锦衣卫官籍。兵部尚书谥襄毅杨博曾孙。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山西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天启元年(1621年)授翰林院检讨,充展书官,教习内书堂,二年四月充实录纂修官,十一月回籍养病。五年二月充会试同考官,十一月管理诰敕撰文,七年八月以门户冠带闲住。崇祯继位,十二月起复原官。崇祯三年十二月,以神宗宝训实录告成,升右庶子,荐历詹事府少詹事兼学士,崇祯四年与刘必达主持武举,以溺职下狱,被杖责一百,听折赎。世芳少聪颖,读书十行俱下,操笔为文,千万言立就,其他琴书诸艺并臻其妙。持身复严重,循礼法。魏珰用事,不肯附权奸,茍且功名,径请告去。珰恚甚,矫旨夺其官。怀宗嗣位,珰伏诛,诏以原官起用。乙丑(天启五年)、辛未(崇祯四年)两与校闱,所拔华其芳、张溥诸人皆宿名士,未几复请告归卒。
杨暄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杨暄(?—1643年),字杏园,山西汝宁府泽州高平县人。杨暄是崇祯九年(1636年)山西乡试第五名举人,十三年(1640年)成进士,获授渭南知县。当时发生饥荒,他尽力拯救,又缉拿奸人杖毙,令人民安宁。之后他在考核名列关中第一,十六年(1643年)六月李自成抵达渭南,他刚擢任兵部主事而尚未出发,因此命令子弟固守城池;不久邑民打开城门迎接闯军,遭擒拿后拒绝交出印信,大骂对方而死。他年少研读《春秋》,为文深奥澹折,晚年登第后为国家死节,得追赠陕西按察佥事,恩荫其子享受渭南庙食。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杨彝(一五八三—一六六一),字子常,号谷园,别号万松老人,常熟人。曾以岁贡生授松江府学训导,荐授都昌知县,明万历、天启年间创设“应社”,与顾梦麟等文友相与讲论辨难,弟子追随者百余人。入清归隐乡里,教授生徒。一生究心经义,矜尚气节。有《谷园集》等。
朱统铚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朱统铚(1583年7月27日—1648年10月12日),初名朱宝符,字梦得,号蔚园、四岳,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人,明朝宗室、政治人物。朱宝符是宁献王朱权的后裔,石城恭靖王朱奠堵长子朱觐镝来孙,父亲朱谋㙔是知名经学家,他则封辅国中尉。他擅长读书,文章古奥沉郁,但因《宗藩条例》所限不能参与科举,因此放弃爵位以民籍应试,崇祯五年(1632年)得督学骆日升、魏炤乘提拔为贡生,次年(1633年)中举人第五十二名,七年(1634年)会试联捷第二百十八名,中进士三甲第一百四十九名。中进士后,朱宝符先在都察院观政,于崇祯八年(1635年)获赐名为朱统铚,授官行人,出使蜀藩册封,拒绝请托和馈赠。十七年北京失陷,他北望恸哭流亡荒山野岭,婉拒揭重熙推荐出仕南明。
廉第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廉第(16世纪—1630年代),字杏园,陕西汉中府城固县人。廉第早年出身县学附学生,以《诗经》中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陕西乡试第六十三名举人,三十八年(1610年)会试中式第二百五十四名,联捷三甲进士,获授南漳知县,在当地催科抚字有方。天启二年(1626年),廉第改任河间知府,升四川遵义督粮道副使,六年(1626年)调为驿传道副使,其后辞官回乡闭户著书,崇祯年间曾获抚按交荐起用,但他已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