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团花(團花)  拼音:tuán huā
衣物中绣有花的图案,而外规以圆圈,成为圜状。《儒林外史》第一回:「为头一人,头戴武巾,身穿团花战袍,白净面皮,三绺髭须,真有龙凤之表。」
《漢語大詞典》:锦团花簇(錦團花簇)
形容五色缤纷,十分华丽。红楼梦第八八回:“那 巧姐 身上穿得锦团花簇。”亦作“ 锦簇花团 ”。《花月痕》第十二回:“两廊间酒香茶沸,水榭上锦簇花团。”参见“ 花团锦簇 ”。
分類:华丽
《國語辭典》:花团锦簇(花團錦簇)  拼音:huā tuán jǐn cù
花朵锦绣聚集在一起。形容五彩缤纷、繁华美丽的样子。《儒林外史》第一一回:「自己作出来的文章,又理真法者,花团锦簇。」《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其槅各式各样,或天圆地方,或葵花蕉叶,或连环半璧,真是花团锦簇,剔透玲珑。」也作「花簇锦攒」、「花攒锦簇」。
《分类字锦》:鳞鳞团花(鳞鳞团花)
梅尧臣 孔雀赋以送魏生诗 耸冠翕翼修尾张,鳞鳞团花金缕翠。
分类:孔雀
《國語辭典》:大科  拼音:dà kē
1.宋朝的科举制度之一科,源自唐代的制举。其科目随天子自定,以待非常之士。至宋朝,「制举」又称为「制科」,也叫「大科」。
2.唐代三品以上官员所穿著绣有大形团花的袍衫。也作「大窠」。
《國語辭典》:脱胎(脫胎)  拼音:tuō tāi
1.道家指脱去凡胎而成仙。《红楼梦》第一○四回:「大凡成仙的人,或是肉身去的,或是脱胎去的。」
2.比喻一事物由另一事物孕育变化而产生。如宋时李清照〈一剪梅〉中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乃脱胎于范仲淹〈御街行〉的「都来此事,眉间心事,无计相回避」。此种诗文上的模仿即属脱胎现象。
《漢語大詞典》:脱胎漆器
我国著名的手工艺品,主要产于 福州 。制法是先做好泥胎或木胎,然后以绸布用漆裱上,连上数道漆灰料,然后脱去内胎,再加以多次填灰、上漆、打磨、装饰等工序而成。品种多样,有盘、盒、几、架、屏风等。特点是不怕水浸,在温度达冰点或沸点时都不会变形、落漆或褪色,而且还有极大的耐腐蚀性。
《漢語大詞典》:凤窠(鳳窠)
织成凤凰形的团花。 唐 李贺 《梁公子》诗:“御牋银沫吟,长簟凤窠斜。” 王琦 汇解:“凤窠,织作团花为凤凰形者耳。”
《漢語大詞典》:窠绫(窠綾)
一种织有团花的丝织品。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恭纪》诗之一:“阁外苍山排玉笋,盘中珍果荐窠綾。”
《漢語大詞典》:皓纱(皓紗)
饰有团花的轻纱。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皓纱》:“ 蒋 乃易以团花疏朵,轻薄如纸,携售五都,市廛一鬨,甚至名重京师,名曰皓纱。”
分類:团花轻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