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成行因果
【三藏法数】
谓第八会重会普光明殿,说成行因果,离世间法。自第五十三卷至第五十九卷,共一品。初明五位因,后明八相果,故名成行因果也。(五位者,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也。八相者,降兜率、托胎、降生、出家、降魔、成道、说法、入涅槃也。)
證入因果
【三藏法数】
谓第九会逝多林,说證入法界妙门。自第六十卷至第八十卷,共一品。初明佛果大用,后显菩萨起用修因,谓因果二门,俱时證入,故名證入因果也。(梵语逝多,华言胜林。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乘因果为宗
【三藏法数】
一乘即一实相也,宗即要也。谓修此实相之行为因,證此实相之理为果,故名一乘因果为宗也。
深信因果,知佛不灭
【三藏法数】
所作为因,感报为果。谓若信因果不虚,则无造恶之过;若知法身常住,则无断灭之见。是即忏悔也。
因果比量
【三藏法数】
谓因果相比。如见物行,比有所至;见有所至,比先有行。若见有人,如法事王,比知当获广大禄位;见大禄位,比知先已如法事王。若见备善作业,比知必当获大财富;见大财富,比知先已备善作业。若见修道,比知当获圣果;见获圣果,比知先已修道。如是等类,名因果比量。
因果语
【三藏法数】
谓如来说众生现在六入触等之果,乃由过去之业为因。如来亦说六入触等,能起惑业,为未来之因,而招未来之果,是名因果语。(六入者,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也。)
因果无碍
【三藏法数】
谓佛往昔本生行菩萨行,修习波罗蜜因,而證遮那佛果。故所受报身,及所成事业,亦现十方一切菩萨身云,自在无碍。经云:佛以本愿现神通,一切十方无不照,如佛往昔修治行,光明网中皆演说,是为因果无碍。(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
深信因果
【三藏法数】
谓修行之人,先须正信因果,业种虽久,终不败亡。岂有自作,他人受果?是以深信善恶果报,不生疑惑。以此翻破拨无因果之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