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回洑(迴洑)
逆流回旋貌。 唐 杨炯 《从弟去溢墓志铭》:“波澜汩起,迴洑万里。”
分類:逆流回旋
《漢語大詞典》:洄波
指回旋的流水。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苜蓿烽》:“ 葫芦河 上狭下广,洄波甚急,不可渡。”
分類:回旋流水
《漢語大詞典》:舞旋
(1).古代一种回旋的舞蹈。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六:“翌日,上问辅臣:‘记得有艺。’盖记其工篆学也。 章申国 对云:‘会舞旋。’上遽云:‘如此岂可使一路!’遂罢。”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散乐: 张真奴 ;舞旋: 杨望京 。”
(2).耍弄;折腾。《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他眼又不看着字,两隻手在袖子里不知舞旋的是甚么,教了一二十遍,如教木头的一般。”《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 寄姐 仍把 狄希陈 蒯脊梁,挝胸膛,纽大腿里子,使针扎肐膊,口咬嬭膀,诸般刑罚,舞旋了一夜。”
《國語辭典》:回响(回響)  拼音:huí xiǎng
1.回声。如:「他喜欢在山谷中高声喊叫,听声音在山谷中回响。」也作「回响」。
2.因刺激而引起的行动。如:「当年的改革浪潮,曾产生多方面的回响。」也作「回响」。
《國語辭典》:回响(迴響)  拼音:huí xiǎng
1.回声。如:「在山谷中喊叫,易引起回响。」也作「回响」。
2.因受刺激所引发的回应行动。如:「这次冬令救济募捐活动,获得民众广大的回响。」也作「回响」。
《漢語大詞典》:飘回(飄回)
(1).飘旋回转的风声。 汉 王粲 《思亲为潘文则作》诗:“仰瞻归云,俯聆飘回,飞焉靡翼,超焉靡阶。”
(2).指风回旋。 三国 魏 阮籍 《首阳山赋》:“风飘回以曲至兮,雨旋转而瀸襟。”
《國語辭典》:后步(後步)  拼音:hòu bù
说话做事时,所预留的转圜馀地或出路。如:「他做事一向小心谨慎,留有后步。」
《漢語大詞典》:凤转(鳳轉)
(1).形容姿态美妙,像凤凰回旋起舞一样。 唐 薛存诚 《仙石灵台赋》:“或鸞廻而凤转,乍云点而霜横。” 唐 钱众仲 《舞中成八卦赋》:“赴度应声,倏凤转而龙翥;攅青拖紫,骇霞粲而锦新。”
(2).形容书法笔势流转悦目。 唐 王维 《为舜闍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昨蒙书额度僧等,龙腾金榜,凤转银钩。”
《漢語大詞典》:回极(回極)
天极回旋的枢轴。即古人认为的天体的轴心。《楚辞·九章·抽思》:“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朱熹 集注:“或疑回极指天极回旋之枢轴。”《楚辞·九叹·远游》:“徵九神於回极兮,建虹采以招指。” 王逸 注:“回,旋也;极,中也。谓会北辰之星於天之中也。”
《漢語大詞典》:回注(迴注)
(1).水流回旋灌注。《老残游记》第三回:“后汉书上也只有‘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迴注’两句话。”按,后汉书·循吏传·王景作“洄注”。
(2).回头注视。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一章:“生回注城楼之上,黑烟突突四起。”
《漢語大詞典》:往旋
往复回旋。 南朝 梁 江淹 《杂三言·悦曲池》:“暮云兮十里,朝霞兮千尺;千尺兮緜緜,青气兮往旋。”
《漢語大詞典》:湍回
水急而回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湍回似规,矢激如绳。”
分類:水急回旋
《漢語大詞典》:罗舞(羅舞)
回旋舞蹈。《汉书·礼乐志》:“千童罗舞成八溢,合好効欢虞 泰一 。”
分類:回旋舞蹈
《漢語大詞典》:濙濙
(1).水流回旋貌。 汉 焦赣 《易林·贲之损》:“龙虵所聚,大水来处,泱泱濡濡,濙濙礚礚,使我无赖。”
(2).莹澈。 宋 范成大 《湖口望大孤》诗:“晃晃银色界,濙濙水晶宫。” 明 陆采 《明珠记·拆书》:“你看鸳被纵横,餘香犹在,泪光濙濙,留於枕席。”
分類:水流回旋
《漢語大詞典》:萦策(縈策)
谓挥动马鞭,回旋如绕。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济 ( 王济 )从骑有一马,絶难乘,少能骑者。 济 聊问叔( 王湛 ):‘好骑乘不?’曰:‘亦好尔。’ 济 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縈,名骑无以过之。 济 益叹其难测,非復一事。”后以“縈策”为典,谓夙有俊才,人所未识,而一旦显现。 宋 苏轼 《和王晋卿题李伯时画马》:“一朝见縈策,蚁封惊肉飞。”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何张遗句〈南金录〉:“逮其知学,復观其所以因材自励期於至远者,亦若 王良 、 造父 秣驥騄而问途,是心岂在夫较縈策之妙於蚁封之间而已哉!”
《漢語大詞典》:回倒
(1).回旋倾倒。三国志·魏志·徐宣传:“六军乘舟,风浪暴起,帝船回倒。”
(2).兑换。 元 关汉卿 《争报恩》第一折:“我与你这金釵儿做盘缠,你去那银铺里自回倒,休得嫌多道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