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4词典 1佛典 3
《國語辭典》:四难(四難)  拼音:sì nán
1.四件困难的事。三国魏。阮瑀 文质论:「故言多方者,中难处也;术饶津者,要难求也;意弘博者,情难足也;性明察者,下难事也。通士以四奇高人,必有四难之忌。」《三国志。卷一六。魏书。任苏杜郑仓传。杜畿》:「然孤论难持,犯欲难成,众怨难积,疑似难分……若使善策必出于亲贵,亲贵固不犯四难以求忠爱,此古今之所常患也。」
2.语本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因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于并得,故称为「四难」。宋。秦观 寄题赵侯澄碧轩诗:「风流公子四难并,更引清漪作小亭。」
《國語辭典》:四美  拼音:sì měi
1.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唐。王勃〈滕王阁序〉:「四美具,二难井。」
2.仁、义、忠、信。唐。柳宗元 天爵论:「仁义忠信,犹春秋冬夏也。举明离之用,运恒久之道,所以成四时而行阴阳也。宣无隐之明,著不息之志,所以备四美而富道德也。」
3.治、安、显、荣。汉。贾谊《新书。卷九。脩政语上》:「故人主有欲治安之心,而无治安之政者,虽欲治显荣也弗得矣。故治安不可以虚成也,显荣不可以虚得也。故明君、敬士、察吏、爱民以参其极,非此者则四美不附矣。」
4.音乐、珍味、文章、言谈。《文选。刘琨。答卢谌诗》:「音以赏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畅神,之子之往,四美不臻。」
十四难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外道十四难句,佛不答之。一、世界及我为常耶?二、世界及我为无常耶?三、世界及我为亦有常亦无常耶?四、世界及我为非有常非无常耶?五、世界及我为有边耶?六、世界及我为无边耶?七、世界及我为亦有边亦无边耶?八、世界及我为非有边非无边耶?九、死后有神去耶?十、死后无神去耶?十一、死后亦有神去亦无神去耶?十二、死后亦非有神去亦非无神去耶?十三、后世是身是神耶?十四、身异神异耶?问曰:若佛为一切智人何不答此十四难?答曰:无此事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以是故佛不答。譬如人问搆牛角得几汁之乳?是为非问。不可答也。出智度论二,俱舍论十九。
【佛学次第统编】
十四难者,外道十四难句,佛不答之。
一、神及世间之常无常等四句:
一、常。  二、无常。  三、常无常。  四、非常非无常。
二、神及世间之边无边等四句:
一、有边。 二、无边。  三、有边无边。 四、非有边非无边。
三、神及世间之如去不如去等四句:
一、如去。 二、不如去。 三、如去不如去。四、非如去非不如去。
四、神与身一、神与身异二句。
共合十四,曰十四难:问曰:「佛为一切智人,何不答此十四难?」答曰:「无此事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以是故佛不答。譬如人问搆牛角得几汁之乳,是为非问,不可答也。」
四难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值佛难,二说法难,三闻法难,四信受难。见法华文句五。
【佛学常见辞汇】
值佛难、说法难、闻法难、信受难。
【三藏法数】
(出法华经文句)
〔一、值佛难〕,谓众生因无始惑业,轮回六道之中,四趣不得见佛闻法,固不在言;设得人身,若生在东西北三洲者,佛不出现于彼,皆不见佛;得生南洲,而或居边地,或著邪见,佛虽出世,如是等人亦不得见佛;而况佛不常出,值遇良难。故经云: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此举人之值佛难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四趣,但除人、天也。)
〔二、说法难〕,谓如来出世,本欲便说大乘之法,盖缘机器不纯,不得已而权说三乘之法,委曲调停,方堪入实,所以历四十馀年,更三百馀会。最后至于法华会上,方显真实。故经云:正使出于世,说是法复难。此举大法之难说也。
〔三、闻法难〕,谓一乘圆顿之法,微妙甚深,难解难入,非利根上智之士,闻则惑耳惊心,生疑起谤。如法华会上,五千人等,虽梵音盈耳,犹乃退席而去。故经云:无量无数劫,闻是法亦难。此举闻法难也。
〔四、信受难〕,谓一乘圆顿之法,唯谈中道实相之理,乃是果佛所證;非彼三乘所知。然如来出世,直欲人人信受此法,以致四十馀年,渐次调停。后至法华会上,佛初为上根之人作法说,唯身子得悟;次为中根之人作譬喻说,唯四大弟子得悟;又次为下根之人作宿世因缘说,千二百声闻方始得悟。故经云:能听是法者,斯人亦复难。此举信受难也。(法说者,作三乘一乘而说。譬喻说者,作三车一车而说。故文句云:上根已悟,中下未了。故须作喻,还譬上法也。宿世因缘者,如为陈如明系珠缘而领解;阿难引空王缘而授记之类。四大弟子,即须菩提、迦旃延、迦叶、目犍连也。)
四难──菩萨行有四难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背己利世难〕,谓修菩萨行者,其心专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无一毫为己之念;非如世人,但求自利,而不能利他,是为背己利世难。(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行相唯苦难〕,谓修菩萨行者,不乐世间种种欲乐爱护身命,唯为利益众生,以满本愿,修行苦行,是为行相唯苦难。
〔三、处经诸有难〕,谓修菩萨行者,其心但为利益众生,诸有苦处,无不经历,示现出生,代受其苦,是为处经诸有难。
〔四、时劫无量难〕,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华梵双称,故名时劫。谓修菩萨行者,唯求无上佛果,兼修利他之行,所经时劫,不可限量,是名时劫无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