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下一页
四十九日
四十九僧
四十九灯
四十九重如意殿
四十九重摩尼殿
四十里水
四十齿相
四十品无明根本
四十馀年未显真实
四十八体十二光佛
四十八坛阿弥陀护摩
百四十不共法
初发心四十一义
悉昙四十二字门
佛类词典(续上)
四十八轻戒四十九日
四十九僧
四十九灯
四十九重如意殿
四十九重摩尼殿
四十里水
四十齿相
四十品无明根本
四十馀年未显真实
四十八体十二光佛
四十八坛阿弥陀护摩
百四十不共法
初发心四十一义
悉昙四十二字门
四十八轻戒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戒)
【佛学次第统编】
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
第一、不轻师友戒。
第二、饮酒戒。
第三、食肉戒。
第四、食五辛戒。
第五、不教悔罪戒。
第六、不供给请法戒。
第七、懈怠不听法界。
第八、背大向小戒。
第九、不看病戒。
第十、畜杀众生具戒。
第十一、国使戒。
第十二、贩卖戒。
第十三、谤毁戒。
第十四、放火梵烧戒。
第十五、僻教戒。
第十六、为利倒说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
第十八、无解作师戒。
第十九、两舌戒。
第二十、不行放救戒。
第二十一、瞋打报仇雠戒。
第二十二、憍慢不请法戒。
第二十三、憍慢僻说戒。
第二十四、不习学佛戒。
第二十五、不善知众戒。
第二十六、独受利养戒。
第二十七、受别请戒。
第二十八、别请僧戒。
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
第三十、不敬好时戒。
第三十一、不行救赎戒。
第三十二、损害众生戒。
第三十三、邪业觉观戒。
第三十四、暂念小乘戒。
第三十五、不发愿戒。
第三十六、不发誓戒。
第三十七、冒难游行戒。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第四十、拣择授戒戒。
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
第四十二、为恶人说戒戒。
第四十三、无惭受施戒。
第四十四、不供养经典戒。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
第四十六、说法不如法戒。
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
第四十八、破法戒。
此十重四十八轻,为无上菩提之真因,有三聚之别:
一、摄律仪戒 谓恶无不离,因中谓之断德,果上證法身佛。
二、摄善法戒 谓善无不修,因中谓之智德,果上證报身佛。
三、饶益有情戒 谓无一众生不度,因中谓之恩德,果上證应身佛也。
(名数)(参见:戒)
【佛学次第统编】
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
第一、不轻师友戒。
第二、饮酒戒。
第三、食肉戒。
第四、食五辛戒。
第五、不教悔罪戒。
第六、不供给请法戒。
第七、懈怠不听法界。
第八、背大向小戒。
第九、不看病戒。
第十、畜杀众生具戒。
第十一、国使戒。
第十二、贩卖戒。
第十三、谤毁戒。
第十四、放火梵烧戒。
第十五、僻教戒。
第十六、为利倒说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
第十八、无解作师戒。
第十九、两舌戒。
第二十、不行放救戒。
第二十一、瞋打报仇雠戒。
第二十二、憍慢不请法戒。
第二十三、憍慢僻说戒。
第二十四、不习学佛戒。
第二十五、不善知众戒。
第二十六、独受利养戒。
第二十七、受别请戒。
第二十八、别请僧戒。
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
第三十、不敬好时戒。
第三十一、不行救赎戒。
第三十二、损害众生戒。
第三十三、邪业觉观戒。
第三十四、暂念小乘戒。
第三十五、不发愿戒。
第三十六、不发誓戒。
第三十七、冒难游行戒。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第四十、拣择授戒戒。
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
第四十二、为恶人说戒戒。
第四十三、无惭受施戒。
第四十四、不供养经典戒。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
第四十六、说法不如法戒。
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
第四十八、破法戒。
此十重四十八轻,为无上菩提之真因,有三聚之别:
一、摄律仪戒 谓恶无不离,因中谓之断德,果上證法身佛。
二、摄善法戒 谓善无不修,因中谓之智德,果上證报身佛。
三、饶益有情戒 谓无一众生不度,因中谓之恩德,果上證应身佛也。
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四十九日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七七日。即中阴之日数也。
(杂语)七七日。即中阴之日数也。
四十九僧
【佛学大辞典】
(仪式)修药师之法,因四十九灯,而请四十九僧也。
(仪式)修药师之法,因四十九灯,而请四十九僧也。
四十九灯
【佛学大辞典】
(仪式)药师之法也。造药师七像,各供七灯,故有四十九灯。药师经曰:「读诵此经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灯,造彼如来形像七躯,一一像前各置七灯,一一灯量,大如车轮。」
(仪式)药师之法也。造药师七像,各供七灯,故有四十九灯。药师经曰:「读诵此经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灯,造彼如来形像七躯,一一像前各置七灯,一一灯量,大如车轮。」
四十九重如意殿
【佛学大辞典】
(堂塔)兜率天上如意宝珠所造之四十九重宝殿也。如意珠梵名摩尼(Man!i),即四十九重摩尼殿是也。
(堂塔)兜率天上如意宝珠所造之四十九重宝殿也。如意珠梵名摩尼(Man!i),即四十九重摩尼殿是也。
四十九重摩尼殿
【佛学大辞典】
(堂塔)四十九重之宝宫也。弥勒上生经记,兜率天上五百亿天子,各由额上出百亿摩尼宝珠,为弥勒菩萨造四十九层宝殿,曰:「此摩尼珠回旋空中,化为四十九重微妙宝宫。一一栏楯,万亿梵摩尼宝所共合成。」同慈恩疏曰:「四十九重者,持戒坚牢,宫遂重密。」
(堂塔)四十九重之宝宫也。弥勒上生经记,兜率天上五百亿天子,各由额上出百亿摩尼宝珠,为弥勒菩萨造四十九层宝殿,曰:「此摩尼珠回旋空中,化为四十九重微妙宝宫。一一栏楯,万亿梵摩尼宝所共合成。」同慈恩疏曰:「四十九重者,持戒坚牢,宫遂重密。」
四十里水
【佛学大辞典】
(譬喻)须陀洹人观四谛,一时断四谛下之见惑,譬以四十里之水也。易言之,即一谛下之惑,是一十里之水,其馀修惑,譬之一滴水,此以修惑渐渐断之故也。涅槃经三十六曰:「须陀洹人所断烦恼,犹如纵横四十里水。其馀在者,如一毛谛。」
(譬喻)须陀洹人观四谛,一时断四谛下之见惑,譬以四十里之水也。易言之,即一谛下之惑,是一十里之水,其馀修惑,譬之一滴水,此以修惑渐渐断之故也。涅槃经三十六曰:「须陀洹人所断烦恼,犹如纵横四十里水。其馀在者,如一毛谛。」
四十齿相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三十二相之一。
【三藏法数】
谓常人但有三十六齿,唯佛具足四十齿也。
(术语)如来三十二相之一。
【三藏法数】
谓常人但有三十六齿,唯佛具足四十齿也。
四十品无明根本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天台宗所说。即覆障吾人使不得證见中道实相道理之无明本惑,有四十一品也。于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之四十一位而断破之者。其中于等觉位所断之无明,称为元品之无明,乃一切无明之根本也。
(名数)天台宗所说。即覆障吾人使不得證见中道实相道理之无明本惑,有四十一品也。于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之四十一位而断破之者。其中于等觉位所断之无明,称为元品之无明,乃一切无明之根本也。
四十馀年未显真实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无量义经曰:「善男子!我先菩提道场树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观一切诸法不可宣说,所以者何?知诸众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种种说法。种种说法,以方便力。四十馀年未显真实,是故众生得道差别,不得疾成无上菩提。」无量义经为法华之开经,谓法华以前未显真实也。真实者,非说二乘作佛(是迹门法华),如来久成(是本门法华),非言尔前所说为方便假说,尔前所说之圆教与法华之圆教圆体无殊也。法华玄义五曰:「成道已来,四十馀年未显真实,法华始显真实。相传云:佛年七十二岁说法华经。」止观辅行六曰:「遍寻法华已前诸教,实无二乘作佛之文,及明如来久成之说,故知并由带方便故。」
(术语)无量义经曰:「善男子!我先菩提道场树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观一切诸法不可宣说,所以者何?知诸众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种种说法。种种说法,以方便力。四十馀年未显真实,是故众生得道差别,不得疾成无上菩提。」无量义经为法华之开经,谓法华以前未显真实也。真实者,非说二乘作佛(是迹门法华),如来久成(是本门法华),非言尔前所说为方便假说,尔前所说之圆教与法华之圆教圆体无殊也。法华玄义五曰:「成道已来,四十馀年未显真实,法华始显真实。相传云:佛年七十二岁说法华经。」止观辅行六曰:「遍寻法华已前诸教,实无二乘作佛之文,及明如来久成之说,故知并由带方便故。」
四十八体十二光佛
【佛学大辞典】
(杂名)阿弥陀佛有十二光佛之别号,又以其誓愿有四十八愿,因是可称为四十八体之十二光佛。十二光佛者,无量,无边,无碍,炎王,清净,欢喜,智慧,不断,难思,无称,超日月光是也。
(杂名)阿弥陀佛有十二光佛之别号,又以其誓愿有四十八愿,因是可称为四十八体之十二光佛。十二光佛者,无量,无边,无碍,炎王,清净,欢喜,智慧,不断,难思,无称,超日月光是也。
四十八坛阿弥陀护摩
【佛学大辞典】
(修法)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设四十八处护摩坛,而修弥陀法也。
(修法)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设四十八处护摩坛,而修弥陀法也。
百四十不共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四净,十力,四无畏,三念处,三不护,大悲,常不忘失,断烦恼习,一切智也。四净者,具曰四一切行净,一身净,永断习气,得清净之气,成无上菩提,身得自在而生灭自由,名为身净。二缘净,神通自在,名为缘净。三心净,修集善法,心离烦恼,名为心净。四智净,知一切法。无有挂碍,得自在智,知一切法行,名为智净。三念处者,一众生于如来之说法,至心听受,心得欢喜,受诸安乐,如法住而不违佛教,佛不以为喜,修集舍心不失正念,亦不放逸。二众生不信受如来之说法,虽有违反所说,佛不以为瞋,无有愁恼,修集舍心,不失正念,亦不放逸。三众生中有听如来之说法者,有不听者。不喜听者,亦不愁不听者,修集舍心,不失正念,亦不放逸。见菩萨戒经九(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不护以下(参见:各))。
(名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四净,十力,四无畏,三念处,三不护,大悲,常不忘失,断烦恼习,一切智也。四净者,具曰四一切行净,一身净,永断习气,得清净之气,成无上菩提,身得自在而生灭自由,名为身净。二缘净,神通自在,名为缘净。三心净,修集善法,心离烦恼,名为心净。四智净,知一切法。无有挂碍,得自在智,知一切法行,名为智净。三念处者,一众生于如来之说法,至心听受,心得欢喜,受诸安乐,如法住而不违佛教,佛不以为喜,修集舍心不失正念,亦不放逸。二众生不信受如来之说法,虽有违反所说,佛不以为瞋,无有愁恼,修集舍心,不失正念,亦不放逸。三众生中有听如来之说法者,有不听者。不喜听者,亦不愁不听者,修集舍心,不失正念,亦不放逸。见菩萨戒经九(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不护以下(参见:各))。
初发心四十一义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是心不杂一切之烦恼。二是心相续不贪异乘。三是心坚牢,一切外道无能胜者。四是心一切众魔不能破坏。五是心常能集善根。乃至四十是心护念,诸佛之神力故,四十一是心相续,三宝不断故。见十住毗婆沙论一。
(名数)一是心不杂一切之烦恼。二是心相续不贪异乘。三是心坚牢,一切外道无能胜者。四是心一切众魔不能破坏。五是心常能集善根。乃至四十是心护念,诸佛之神力故,四十一是心相续,三宝不断故。见十住毗婆沙论一。
悉昙四十二字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悉昙章)
(术语)(参见:悉昙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