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一面器
【佛学大辞典】
(仪式)饰于护摩坛四方之六器。曰四面器。止在正面之一方者。谓之一面器。
水器
【佛学大辞典】
(物名)洒水器也。于护摩之修法或灌顶法时,盛洒水者也。
心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是受万法之器,故曰心器。南山戒疏一上曰:「善识世人心器。」
瓦器金器
【佛学大辞典】
(譬喻)声闻之戒,譬之瓦器,菩萨之戒,譬之金器。清净毗尼方广经曰:「如破瓦器,不可修补。是声闻毗尼,如金银器破,还可修治,是菩萨毗尼。」
戒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堪受戒之道具。即许受戒者也。南传之障法,非结节疮等诸病者,不男,未开放奴,负债者等及满二十岁以上,衣钵具足者,皆为戒器。四分律三十五,举十三难十遮。即不犯边罪,不犯比丘尼,非贼心入道,非坏二道,非黄门,非杀父,非杀母,非杀阿罗汉,非破僧,不恶心出佛身血,非是非人,非畜生,非有二形,及不自称名字,不称和尚名,年不满二十,不具三衣钵,不听父母,负债,奴隶,官人,大夫,恶病是也。有部所传(百一羯磨及出家近圆羯磨仪范)者,有一层复杂之形式(瑜伽论五参照十三),然梵网经下不附一切之此等制限。曰:「若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佛子!始行菩萨若信男若女中,诸根不具黄门媱男媱女奴婢变化人受得戒。」
【佛学常见辞汇】
堪能受戒的人。
身器
【佛学大辞典】
(术语)身是受诸法之器,故云身器。行事钞上三之一曰:「身器清净。」
身器十二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人身三十六物中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为身器之十二也。(参见:三十六物)
【佛学常见辞汇】
指人身的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等十二种身器。
【三藏法数】
谓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音方)、膏、脑、膜也。
三十六物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人身有三十六之不净物。涅槃经二十四曰:「凡夫身三十六物不净充满。」分为三类:一、外相十二:发、毛、爪、齿、眵、泪、涎、唾、屎、溺、垢、汗。二、身器十二: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三、内含十二: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藏、赤痰、白痰。见大疏演义钞三十。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外相十二〕,谓发、毛、爪、齿、眵(尺支切)、泪、涎、唾、屎、尿、垢、汗也。
〔二、身器十二〕,谓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音方)、膏、脑、膜也。
〔三、内含十二〕,含即含藏,谓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
佛器
【佛学大辞典】
(物命)盛供佛米饭之器具也。
坏器
【佛学大辞典】
(譬喻)土制之器物,以喻人心之易败坏也。止观七曰:「坏器易槌,庵华难实。」归敬仪曰:「或比行厕画瓶,或拟危城坏器。」涅槃经曰:「譬如坏瓶不耐风雨,一切众生心亦如是,不耐寒热饥渴风雨等。」
毒器
【佛学大辞典】
(譬喻)观身为毒器。止观七曰:「财同粪土,身比毒器,命若行云,弃之如唾。」
非器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不堪受持佛法之器也。法华经提婆品曰:「女身垢秽,非是法器。」
【佛学常见辞汇】
不堪受持佛法的根器。
法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堪行佛道者,谓之法器。法华经提婆品曰:「女人垢秽,非是法器。」二祖慧可久事达磨。莫闻诲励。乃断臂,求法。师知是法器。付以衣钵。见山堂肆考。【又】僧道斋醮所用之乐器。谓之法器。如铙钹之属。
【佛学常见辞汇】
1。具有修證佛法的根器。2。法会诵经时所用的器具。
放生器
【佛学大辞典】
(物名)比丘日常以漉水囊漉水罗其囊底之小虫放置一器,以之送入河川泉池,此器即放生器也。其制法义净译之,护命放生仪轨法详之。
呗器
【佛学大辞典】
(物名)锡杖,磬,铃等。总为法会讽诵所用之道具。呗者,歌咏也。
根器
【佛学大辞典】
(譬喻)人之性譬诸木而曰根。根能堪物曰器。大日经疏九曰:「略说法有四种,谓三乘及秘密乘,虽不应吝惜,然应观众生,量其根器,而后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