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蜡凤嘻
 

《南齐书》卷三十三〈王僧虔列传〉~59~
王僧虔,琅邪临沂人也。祖珣,晋司徒。伯父太保弘,宋元嘉世为宰辅。宾客疑所讳,弘曰:「身家讳与苏子高同。」父昙首,右光禄大夫。昙首兄弟集会诸子孙,弘子僧达下地跳戏,僧虔年数岁,独正坐采蜡烛珠为凤凰。弘曰:「此儿终当为长者。」
《南史》卷二十二〈王昙首列传·(僧绰弟)王僧虔〉~600~
僧虔,金紫光禄大夫僧绰弟也。父昙首,与兄弟集会子孙,任其戏适。僧达跳下地作彪子。时僧虔累十二博,既不坠落,亦不重作。僧绰采蜡烛珠为凤皇,僧达夺取打坏,亦复不惜。伯父弘叹曰:「僧达俊爽,当不减人;然亡吾家者,终此子也。僧虔必至公,僧绰当以名义见美。」或云僧虔采烛珠为凤皇,弘称其长者云。
典故
广武噫嘻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327~
汉王之出荥阳,南走宛、叶,得九江王布,行收兵,复入保成皋。汉之四年,项王进兵围成皋。汉王逃,独与滕公出成皋北门,渡河走脩武,从张耳、韩信军。诸将稍稍得出成皋,从汉王。楚遂拔成皋,欲西。汉使兵距之巩,令其不得西。是时,彭越渡河击楚东阿,杀楚将军薛公。项王乃自东击彭越。汉王得淮阴侯兵,欲渡河南。郑忠说汉王,乃止壁河内。使刘贾将兵佐彭越,烧楚积聚。项王东击破之,走彭越。汉王则引兵渡河,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孟康曰:「于荥阳筑两城相对为广武,在敖仓西三皇山上。」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东广武,西广武在郑州荥阳县西二十里。戴延之西征记云三皇山上有二城,东曰东广武,西曰西广武,各在一山头,相去百步。汴水从广涧中东南流,今涸无水。城各有三面,在敖仓西。郭缘生述征记云一涧横绝上过,名曰广武。相对皆立城●,遂号东西广武。」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阮籍〉~604~
瑀子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官至步兵校尉。南朝宋·裴松之注:「籍字嗣宗。」引《魏氏春秋》曰:『籍旷达不羁,不拘礼俗。性至孝,居丧虽不率常检,而毁几至灭性。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得与言,昶叹赏之,自以不能测也。太尉蒋济闻而辟之,后为尚书郎、曹爽参军,以疾归田里。岁馀,爽诛,太傅及大将军乃以为从事中郎。后朝论以其名高,欲显崇之,籍以世多故,禄仕而已,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酿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遗落世事。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所穷,辄恸哭而反。籍少时尝游苏门山,苏门山有隐者,莫知名姓,有竹实数斛、臼杵而已。籍从之,与谈太古无为之道,及论五帝三王之义,苏门生萧然曾不经听。籍乃对之长啸,清韵响亮,苏门生逌尔而笑。籍既降,苏门生亦啸,若鸾凤之音焉。至是,籍乃假苏门先生之论以寄所怀。其歌曰:「日没不周西,月出丹渊中,阳精蔽不见,阴光代为雄。亭亭在须臾,厌厌将复隆。富贵俯仰间,贫贱何必终。」又叹曰:「天地解兮六合开,星辰陨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怀?」籍口不论人过,而自然高迈,故为礼法之士何曾等深所雠疾。大将军司马文王常保持之,卒以寿终。子浑字长成。世语曰:浑以閒澹寡欲,知名京邑。为太子庶子。早卒。』
《漢語大詞典》:凤蜡(鳳蠟)
蜡烛的美称。 唐 皇甫松 《抛球乐》词:“几回衝凤蜡,千度入香怀。” 宋 周邦彦 《风流子·愁怨》词:“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 清 唐孙华 《灯帘歌》:“凤蜡宵长犹未跋,错刀频剪釵头虫。”
分類:蜡烛
《漢語大詞典》:竖子成名(豎子成名)
晋书·阮籍传:“﹝ 阮籍 ﹞尝登 广武 ,观 楚 汉 战处,嘆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后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 清 丁澎 《题曾青藜尊人传后》诗:“竖子成名何足齿,天下英雄君与孤。” 傅敷 《哭杨笃生》诗:“鬼雄入梦二三辈,竖子成名千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