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嘴 → 觜嘴”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615,分41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沙觜
沙嘴
爪觜
鸦觜
凤觜
利觜
鸭觜
觜距
红觜
利嘴
山觜
山嘴
鸭嘴船
红嘴
燕觜
《漢語大詞典》:沙觜
见“ 沙嘴 ”。
《國語辭典》:沙嘴  拼音:shā zuǐ
一种海岸堆积地形,形状狭长,一端向水域延伸,一端与陆地相连。多出现在曲折的海岸或河口,且有沙或砾石供给之处。
《國語辭典》:沙嘴  拼音:shā zuǐ
一种海岸堆积地形,形状狭长,一端向水域延伸,一端与陆地相连。多出现在曲折的海岸或河口,且有沙或砾石供给之处。
《漢語大詞典》:爪觜
(1).鸟类的爪和嘴。新唐书·五行志一:“水禽山鸟,无不驯狎。中有如人面、緑毛、紺爪觜者,其声曰‘甘’,人谓之甘虫。”
(2).指口才。 唐 韩愈 《嘲鲁连子》诗:“ 田巴 兀老苍,怜汝矜爪觜。” 宋 苏轼 《送任伋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诗:“因君寄声问消息,莫对黄鷂矜爪觜。”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世儒诵,往往矜爪觜。”
分類:鸟类口才
《漢語大詞典》:鸦觜(鴉觜)
即鸦嘴锄。 清 毕著 《村居》诗:“明日断炊何暇问,且携鸦觜种梅花。”参见“ 鸦觜锄 ”。
《漢語大詞典》:鸦觜锄(鴉觜鋤)
形似鸦嘴的轻便小锄头。 宋 陆游 《南堂杂兴》诗之二:“题诗又满牛腰束,采药常携鸦觜锄。”
分類:轻便锄头
《漢語大詞典》:凤觜(鳳觜)
即凤喙。 唐 李商隐 《茂陵》诗:“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復插鸡翘。” 冯诰 笺注:“一作嘴。《十洲记》:仙家煮凤喙及麟角作胶,名为续弦胶,或名连金泥。能续弓弩已断之弦,刀剑断折之金。 武帝 时,西国王使至,献此胶, 武帝 以付外库,不知妙用也。帝幸 华林园 射虎,弩絃断,使者时从驾,又上胶一分,使口濡以续弩絃。帝惊曰:‘异物也。’” 唐 杜甫 《病后遇王倚饮赠歌》:“麟角凤觜世莫识,煎胶续弦奇自见。”参见“ 凤喙 ”。
分類:凤喙
《漢語大詞典》:凤喙(鳳喙)
凤凰的嘴。神话中认为是制作续弦胶的原料。海内十洲记·凤麟洲:“洲上多凤麟,数万各为羣。又有山川池泽及神药百种,亦多仙家。煮凤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为续弦胶。”洞冥记:“ 善苑国 尝贡一蟹,长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殻,胜於黄胶,亦谓之螯胶,胜於凤喙之胶也。”
《漢語大詞典》:利觜
尖利的嘴。文选·张衡〈东京赋〉:“ 秦政 利觜长距,终得擅场。” 薛综 注:“言 秦 以天下为大场,喻七雄为鬭鸡,利喙长距者终擅一场也。” 唐 刘禹锡 《聚蚊谣》:“露花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著不得。”
分類:尖利
《骈字类编》:鸭觜(鸭觜)
庞元英谈薮径山寺主园僧行菜畦间为蛇伤足有游僧见之曰吾能治此一月之后平复如旧他日主僧具食延之谓曰山门蛇虺多被伤者时有之诚愿得奇方以备急僧云此方来处绝妙不必广传香白芷为末入鸭觜胆矾麝香各少许临期以意斟酌之
《漢語大詞典》:觜距
(1).禽鸟的嘴和爪甲。 晋 左思 《吴都赋》:“羽族以觜距为刀鈹,毛羣以齿角为矛鋏。” 晋 张华 《鹪鹩赋》:“翰举足以冲天,觜距足以自卫。”
(2).比喻决胜的武力、武器或力量。语本 汉 张衡 《东京赋》:“ 秦政 利觜长矩,终得擅场。”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子时专场夸觜距,余始张军严韅靷。”旧唐书·朱敬则传:“万姓皆戴爪牙,无人不属觜距。”
《漢語大詞典》:红觜(紅觜)
见“ 红嘴 ”。
《漢語大詞典》:红嘴(紅嘴)
亦作“ 红觜 ”。
(1).红色的鸟嘴。 唐 薛能 《鄜州进白野鹊》:“轻毛迭雪翅开霜,红觜能深练尾长。” 唐 温庭筠 《咏山鸡》:“绣翎翻草去,红觜啄花归。”
(2).特指鹦鹉的嘴,用以喻饶舌者。 唐 杜甫 《鹦鹉》诗:“翠衿浑短尽,红嘴漫多知。” 唐 罗邺 《鹦鹉咏》:“金笼共惜好毛羽,红觜莫教多是非。”
《漢語大詞典》:利嘴
利口。 明 李贽 《史纲评要·汉纪·孝武帝》:“如此利嘴,难得他好。”
分類:利口
《漢語大詞典》:山觜
见“ 山嘴 ”。
《國語辭典》:山嘴  拼音:shān zuǐ
山脚伸出的尖端部分。《水浒传》第一回:「又行不过一个山嘴,竹藤里抢出一条雪花大蛇来。」《儒林外史》第一回:「远远的有个牧童,倒骑水牯牛,从山嘴边转了过来。」
《國語辭典》:山嘴  拼音:shān zuǐ
山脚伸出的尖端部分。《水浒传》第一回:「又行不过一个山嘴,竹藤里抢出一条雪花大蛇来。」《儒林外史》第一回:「远远的有个牧童,倒骑水牯牛,从山嘴边转了过来。」
《漢語大詞典》:鸭嘴船(鴨嘴船)
船名。船形扁长似鸭嘴,故称。 清 王士禛 《题苏台杨柳枝词后》诗之二:“雁齿红桥鸭嘴船,曲尘风起艷阳天。”
分類:船名
《漢語大詞典》:红嘴(紅嘴)
亦作“ 红觜 ”。
(1).红色的鸟嘴。 唐 薛能 《鄜州进白野鹊》:“轻毛迭雪翅开霜,红觜能深练尾长。” 唐 温庭筠 《咏山鸡》:“绣翎翻草去,红觜啄花归。”
(2).特指鹦鹉的嘴,用以喻饶舌者。 唐 杜甫 《鹦鹉》诗:“翠衿浑短尽,红嘴漫多知。” 唐 罗邺 《鹦鹉咏》:“金笼共惜好毛羽,红觜莫教多是非。”
《骈字类编》:燕觜
杜甫徐步诗芹泥随燕觜花蕊上蜂须方陆游诗蜂脾蜜满花初过燕觜泥新语未乾 澜春日遣怀诗泥香燕觜草路远马蹄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