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嘴 → 觜嘴”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634,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鸟觜
口嘴
口觜
铜觜
鸦觜锄
觜吻
嘴儿
觜头
洲觜
碓嘴
乌觜
嘴唇
嘴脸
蜡觜
料嘴
《漢語大詞典》:鸟觜(鳥觜)
(1).鸟的嘴。汉书·东方朔传“尻益高者,鹤俛啄也” 唐 颜师古 注:“啄,鸟觜也。” 唐 白居易 《感春》诗:“花房红鸟觜,池浪碧鱼鳞。”
(2).茶名。 唐 薛能 《蜀州送使君寄鸟觜茶因以赠答八韵》:“鸟觜擷浑牙,精灵胜鏌鋣。” 唐 郑谷 《峡中尝茶》诗:“ 吴 僧漫説鸦山好, 蜀 叟休夸鸟觜香。” 宋 梅尧臣 《志来上人寄示酴醿花并压砖茶有感》诗:“又置新茶采雨前,鸟觜压砖云色弄。”
分類:茶名
《國語辭典》:口嘴  拼音:kǒu zuǐ
言语。《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见者都嫌闻者唾,只为从前口嘴多。」
分類:指言言语
《漢語大詞典》:口觜
见“ 口嘴 ”。
《國語辭典》:口嘴  拼音:kǒu zuǐ
言语。《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见者都嫌闻者唾,只为从前口嘴多。」
分類:指言言语
《漢語大詞典》:铜觜(銅觜)
鹭鸶的别名。嘴硬而尖。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鹭鸶》:“京师夏间竞养铜觜,至九月多死。”宣和画谱·黄居寀:“桃竹铜觜图一。”宣和画谱·赵昌:“芙蓉铜觜图一。”
分類:鹭鸶嘴硬
《漢語大詞典》:鸦觜锄(鴉觜鋤)
形似鸦嘴的轻便小锄头。 宋 陆游 《南堂杂兴》诗之二:“题诗又满牛腰束,采药常携鸦觜锄。”
分類:轻便锄头
《漢語大詞典》:觜吻
(1).某些动物(如鱼、狗等)头部向前突出的部分,包括嘴、鼻子等。 宋 梅尧臣 《拟韩吏部射训狐》诗:“凭凶自异立屋角,潜事觜吻欲我惊。”
(2).言辞;口气。《南齐书·刘休传》:“里失乡党之和,朝絶比肩之顾,覆背腾其喉脣,武人厉其觜吻。” 宋 沈辽 《和宋平叔莫子谣》:“诸公所赋虽甚美,盛道觜吻良见欺。”
《国语辞典》:嘴儿(嘴儿)  拼音:zuǐ ér
1.口齿、口才。如:「嘴儿甜甘」。
2.器物尖形突出的部分。如:「茶壶嘴儿」、「烟袋嘴儿」。
《漢語大詞典》:觜头(觜頭)
犹口才。 唐 陆馀庆 子《嘲父》诗:“ 陆餘庆 ,笔头无力觜头硬。一朝受辞讼,十日判不竟。”
分類:口才
《韵府拾遗 纸韵》:洲觜
杨万里诗洲觜两船归别港
《漢語大詞典》:碓嘴
(1).舂米的杵。末梢略尖如鸟嘴,故名。《西游记》第九五回:“却説那妖精见事不谐……取出一条碓嘴样的短棍,急转身来乱打 行者 。”
(2).指鸟雀。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二折:“湛湛青天不可欺,两个碓嘴拨天飞。”
《骈字类编》:乌觜(乌觜)
元稹大觜乌诗阳乌有二类觜白者多慈予苏轼有子来儋耳得吠犬曰乌觜甚猛而驯随 迁合浦过澄迈泅而济路人皆惊戏作诗
《國語辭典》:嘴唇(嘴脣)  拼音:zuǐ chún
唇。《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嚼的滓滓渣渣,淌出来,满胡子,满嘴唇,左边一擦,右边一偎,都偎擦两个姑娘的脸巴子上。」《文明小史》第四○回:「内中一位女子,髻发垂髫,脸边粉痕浅淡,只嘴唇上一点腥红,煞是可爱。」
分類:嘴唇
《國語辭典》:嘴脸(嘴臉)  拼音:zuǐ liǎn
1.面貌、模样。《西游记》第九三回:「那驿丞看见嘴脸丑陋,暗自心惊,不知是人是鬼。」《红楼梦》第六回:「但只你我这样个嘴脸,怎么好到他门上去的。」
2.面子。《西游记》第三一回:「既受了师父赶逐,却有甚么嘴脸,又来见人。」《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我当初出长安别亲眷之日,送什么感怀诗,分明与他告绝了,如今还有甚嘴脸好去干求他?」
3.脸色、态度。《西游记》第六八回:「汝等见他,须要行个大礼,叫他声『孙老爷』,他就招架了。不然啊,他就变了嘴脸,这事却弄不成也。」《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但是他自从到省以来,署院一直没有给他好嘴脸,差使更不消说得。」
《漢語大詞典》:蜡觜(蠟觜)
见“ 蜡嘴 ”。
《國語辭典》:蜡嘴(蠟嘴)  拼音:là zuǐ
动物名。鸟纲雀形目雀科。分布在西伯利亚、韩国、日本等地,台湾冬季偶尔可见。移栖时,常小群活动,呈波浪状飞翔。体多褐色,嘴粗坚而具蜡光。据说,畜养久了,可以表演衔纸牌算命等。《土风录。卷二。蜡觜算命》:「有畜蜡嘴鸟,衔纸牌算命者。」
分類:鸟名
《國語辭典》:料嘴  拼音:liào zuǐ
斗嘴。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佛印从来快开劈,苏轼特来闲料嘴。」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学料嘴不读书,他每都道见贤思齐是说著谬语。」也作「料口」。
分類:斗嘴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