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嘴 → 觜嘴”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嘴巴  拼音:zuǐ bā
1.嘴。如:「去把嘴巴擦乾净。」
2.脸颊。《儒林外史》第三回:「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红楼梦》第六七回:「凤姐听了,一腔火都发作起来,喝令:『打嘴巴。』」
《国语辞典》:嘴巴巴  拼音:zuǐ bā bā
称喜欢说话或口才好。《后西游记》第三四回:「我们今日还嘴巴巴是三个讲经说法的和尚,再过几日,就要变做妖精的臭粪了。」
《国语辞典》:捞起嘴巴(捞起嘴巴)  拼音:lāo qǐ zuǐ bā
翘起嘴巴。含有不以为然的意味。如:「他常捞起嘴巴批评令他不满的社会现状。」
《国语辞典》:自打嘴巴  拼音:zì dǎ zuǐ bā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比喻人的言行前后矛盾,无法说解,而让自己出丑。如:「你要求员工保密,却又自己泄底,岂不是自打嘴巴?」
《国语辞典》:大嘴巴  拼音:dà zuǐ bā
比喻好讲话,喜搬弄是非的人。如:「怕就怕你大嘴巴到处宣扬!」
《漢語大詞典》:嘴巴骨子
颔骨;下巴骨。借指嘴脸;长相。《西游记》第九三回:“ 沙僧 上前,把他脸上一抹道:‘不羞!不羞!好个嘴巴骨子!’”
《高级汉语词典》:嘴巴巴的
叽叽喳喳的
《国语辞典》:嘴巴子  拼音:zuǐ bā zi
1.脸颊。《红楼梦》第五五回:「偏说你,你不依,这不是嘴巴子,再打一顿,难道这脸上还没尝过的不成。」
2.打耳光。《文明小史》第四○回:「少奶奶听了这话,又是一下嘴巴子,三脚两步,拖了进去。」
《漢語大詞典》:打嘴巴
即“打耳光”
《漢語大詞典》:卖嘴巴皮(賣嘴巴皮)
见“ 卖嘴皮子 ”。
《漢語大詞典》:卖嘴皮子(賣嘴皮子)
犹言耍嘴皮子。 孟驰北 《新疆疏勒劫狱奇案》九:“他只恨自己没有 阿凡提 的机智,当然不是要到本民族面前去卖嘴皮子,还得有 阿凡提 的诚实。”亦作“ 卖嘴巴皮 ”。 古华 《南湾镇逸事》:“他津津乐道于自己宰猪的本职和捉脚鱼的副业,无意去背黄挎包,两手甩甩卖嘴巴皮。”
分類:耍嘴皮子
《漢語大詞典》:齿颊(齒頰)
(1).牙齿与腮颊。 宋 苏轼 《橄榄》诗:“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 宋 张耒 《旦起》诗:“瓦盎汲石泉,漱濯齿颊凉。”《人民日报》1990.4.16:“但见茶色乳白,一口初饮,口舌生津,齿颊流香。”
(2).嘴巴。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截发》:“我帛束玄云,知难再结。恨堕马妖妆,污人齿颊。”明史·钱一本传:“科塲弊竇,污人齿颊。”
(3).谓口头谈说。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 灌夫 不负 竇婴 於摈弃之时, 任安 不负 卫青 於衰落之日, 徐晦 越乡而别 临贺 , 后山 出境而见 东坡 ,宜其足以馨千载之齿颊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侠女:“每获餽饵,必分给其母,女亦略不置齿颊。” 金松岑 《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吾非必谓情之一字,吾人不当置齿颊。”
《國語辭典》:乖乖  拼音:guāi guāi
表示亲昵的称呼,有可爱、乖巧的意思。《西游记》第四三回:「我那乖乖,菩萨恐你养不大,与你戴个颈圈镯头哩。」
《國語辭典》:乖乖  拼音:guāi guai
表示惊叹的语气。如:「乖乖!这师父的手艺还真不赖!」
《漢語大詞典》:嘴筒
嘴巴。 克非 《春潮急》十四:“﹝ 徐锅巴胡 ﹞裂一裂毛茸茸的嘴筒,拿老话搪塞。”
分類:嘴巴
《国语辞典》:绵花嘴(绵花嘴)  拼音:mián huā zuǐ
比喻会说甜言蜜语的嘴巴。如:「她那一张绵花嘴,哄得大家心花怒放。」
《漢語大詞典》:得胜葫芦(得勝葫蘆)
喻指能说会道的嘴巴。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四折:“卖弄他能爱女、有权术,怎禁那得胜葫芦,説到有九千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