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嚣嘈(囂嘈)
喧扰嘈杂。 郭沫若 《沸羹集·文艺与民主》:“请替我藏却那嚣嘈的人海,免被他们强拉去堕入漩洄。”
分類:喧扰嘈杂
《国语辞典》:闹中取静(闹中取静)  拼音:nào zhōng qǔ jìng
在喧嚷嘈杂中,自取安静。如:「虽然居住在闹区,他总能闹中取静,专心读书。」
《国语辞典》:人语马嘶(人语马嘶)  拼音:rén yǔ mǎ sī
人声喧哗,马匹嘶鸣。形容喧闹嘈杂的情景。《三国演义》第六七回:「夏侯渊一军抄过山后,见重雾垂空,又闻人语马嘶,恐有伏兵,急催人马行动。」《孤本元明杂剧。五马破曹。第三折》:「大小三军,收拾什物,不许人语马嘶。」也作「人喊马嘶」。
《国语辞典》:昏盆打酱(昏盆打酱)  拼音:hūn pén dǎ jiàng
形容吵闹打斗,嘈杂混乱。《醒世姻缘传》第九一回:「无明无夜,昏盆打酱,打骂不休。」
《国语辞典》:吆三喝四  拼音:yāo sān hè sì
形容声音嘈杂。如:「小贩叫卖声,野台戏怒骂声,吆三喝四的,人人自得其乐。」
分类:声音嘈杂
《国语辞典》:烦吵(烦吵)  拼音:fán chǎo
纷乱嘈杂。如:「在如此烦吵的环境下,如何能安心读书呢?」
分类:纷乱嘈杂
《国语辞典》:锽聒(锽聒)  拼音:huáng guā
形容嘈杂的钟鼓乐声。《聊斋志异。卷七。金和尚》:「鼓钲锽聒,笙管敖曹,是谓『和唱』。」
《国语辞典》:安安静静(安安静静)  拼音:ān ān jìng jìng
1.安静而不嘈杂。如:「小兔子安安静静的啃著红萝卜。」
2.平安恬静。如:「我只求能安安静静的过一生。」
《国语辞典》:虫鸣水沸(虫鸣水沸)  拼音:chóng míng shuǐ fèi
形容声音嘈杂或议论纷纭。
分类:声音嘈杂
《国语辞典》:乱撺撺(乱撺撺)  拼音:luàn cuān cuān
嘈杂纷乱的样子。《西游记》第七一回:「那妖王一觉方醒,只闻得乱撺撺的諠哗。」《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正是乱撺撺的时候,听见里面一叠连声叫邓升,邓升屁滚尿流的跑了进去。」
分类:嘈杂纷乱
《国语辞典》:乱扰扰(乱扰扰)  拼音:luàn rǎo rǎo
嘈杂纷乱的样子。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思飘飘出世离群,乐陶陶礼圣参真,想他那乱扰扰红尘内争利的愚人。」
《漢語大詞典》:蜂劳蝶嚷(蜂勞蝶嚷)
形容声音嘈杂。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三折:“要一副僻静些座头,怕蜂劳蝶嚷。”
分類:声音嘈杂
《國語辭典》:耳根清净(耳根清淨)  拼音:ěr gēn qīng jìng
耳边安静无聒噪声。形容无杂事打扰。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自从嫁了员外,好耳根清净也呵。」《水浒传》第七回:「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
《國語辭典》:耳根  拼音:ěr gēn
1.耳边。如:「耳根清净。」《红楼梦》第七七回:「又向迎春耳根说:『好歹打听我受罪,替我说个情儿,就是主仆一场。』」
2.耳的根部。如:「她的短发与耳根齐。」
3.佛教用语。指听觉神经。为六根之一。《大智度论》卷一:「闻用耳根闻耶?用耳识闻?用意识闻耶?」
《漢語大詞典》:护铎(護鐸)
形容人声嘈杂。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智深 着言苦劝:‘解元休心头怒恶!譬如这里闹护鐸,把似书房里睡取一觉。’” 凌景埏 校注:“护鐸,形容人声嘈杂。”
分類:人声嘈杂
《漢語大詞典》:济济哄哄(濟濟哄哄)
人多拥挤而嘈杂貌。《西游记》第九三回:“十字街头,那些客商人等,济济哄哄,都来奔抢绣球。”
分類:拥挤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