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拳不打笑面
【俗语佛源】
古时江淮一带有「嗔拳笑面」之戏,双方带面具作胡人勇士状,一扮「嗔拳」,一扮「笑面」。(可参阅宋·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禅宗有「嗔拳不打笑面」之语,《续传灯录·泉州云台因禅师》:「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嗔拳不打笑面。」后俗语中多用之,谓恼怒者不拳打笑脸相迎的人。或谓对人和气可以免遭欺辱,如《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二回:「他有钱的性儿,随他说几句罢了。常言嗔拳不打笑面,如今时年尚个奉承的,拿著大本钱做买卖,还放三分和气。」也作「嗔拳输笑面」。如《水浒传》第二十七回:「自古嗔拳输笑面,从来礼数服奸邪。只因义勇真男子,降伏凶顽母夜叉。」(李明权)
古时江淮一带有「嗔拳笑面」之戏,双方带面具作胡人勇士状,一扮「嗔拳」,一扮「笑面」。(可参阅宋·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禅宗有「嗔拳不打笑面」之语,《续传灯录·泉州云台因禅师》:「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嗔拳不打笑面。」后俗语中多用之,谓恼怒者不拳打笑脸相迎的人。或谓对人和气可以免遭欺辱,如《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二回:「他有钱的性儿,随他说几句罢了。常言嗔拳不打笑面,如今时年尚个奉承的,拿著大本钱做买卖,还放三分和气。」也作「嗔拳输笑面」。如《水浒传》第二十七回:「自古嗔拳输笑面,从来礼数服奸邪。只因义勇真男子,降伏凶顽母夜叉。」(李明权)
止息嗔恶
【三藏法数】
谓诸比丘,常行忍辱,不生瞋恚。德誉远闻,令人归仰,是故能令正法不灭。
谓诸比丘,常行忍辱,不生瞋恚。德誉远闻,令人归仰,是故能令正法不灭。
嗔惑
【三藏法数】
谓于五尘违情境上,忿怒暴起,昏迷不了,是名嗔惑。
谓于五尘违情境上,忿怒暴起,昏迷不了,是名嗔惑。
嗔使
【三藏法数】
忿怒之心名为瞋。谓于一切违情之境,即起忿怒,是为瞋使。
忿怒之心名为瞋。谓于一切违情之境,即起忿怒,是为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