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嗓子  拼音:sǎng zi
1.喉咙。如:「话说多了,觉得嗓子有点乾。」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一只手将嗓子搯,一只手将脚腕来拿。」《通俗常言疏證。头面。嗓子》引清孙点《历下志游》:「咽喉为嗓子,东三府谓之吞子。」
2.声音。如:「她的嗓子好,唱什么歌都好听。」
《漢語大詞典》:铜嗓子(銅嗓子)
嗓音浑厚洪亮的喉咙。 梁斌 《红旗谱》二:“﹝ 朱老忠 ﹞放开铜嗓子,铜声响器地喊出来。”
《國語辭典》:洋嗓子  拼音:yáng sǎng zi
以西洋发声法唱歌的嗓音。
《国语辞典》:破锣嗓子(破锣嗓子)  拼音:pò luó sǎng zi
形容五音不全的嗓声。如:「别再唱了!你的破锣嗓子只会叫人起鸡皮疙瘩。」
《國語辭典》:左嗓子  拼音:zuǒ sǎng zi
称嗓音不纯正为「左嗓子」。如:「音色好、音域宽的歌手,怎么会是左嗓子呢?」
《国语辞典》:扯开嗓子(扯开嗓子)  拼音:chě kāi sǎng zi
张开喉咙,高声叫喊。如:「在公共场合,千万不要扯开嗓子大呼小叫。」
《国语辞典》:破嗓子  拼音:pò sǎng zi
比喻歌声不好。如:「我这副破嗓子怎敢在众人前献丑?」
分类:歌声不好
《国语辞典》:闹嗓子(闹嗓子)  拼音:nào sǎng zi
患喉疾。如:「她因闹嗓子,所以最近都停止演唱。」
《國語辭典》:喊嗓子  拼音:hǎn sǎng zi
1.大声叫嚷。如:「那个人自从失恋后,就常常对人喊嗓子,乱发脾气。」
2.戏曲或歌剧演员,不以乐器伴奏,而用清唱的方式锻鍊嗓子。
《國語辭典》:捣嗓子(搗嗓子)  拼音:dǎo sǎng zi
骂人花钱吃喝。《儒林外史》第五四回:「只买了猪头肉,飘汤烧饼,自己捣嗓子,一个钱也不拿了来家。」
分類:吃喝贬词
《國語辭典》:吊嗓子  拼音:diào sǎng zi
戏曲或歌唱表演者藉由清唱或在乐器伴奏下锻鍊嗓音、唱腔。如:「她每天一早起来便到阳台吊嗓子,勤练歌艺。」
《漢語大詞典》:调嗓子(調嗓子)
戏曲或歌唱演员锻炼嗓子。 老舍 《四世同堂》十:“ 小文 夫妇今天居然到院中来调嗓子,好像已经不必再含羞带愧的作了。” 沙汀 《防空》:“这是个精力旺盛的青年人,多嘴而又口吃,喜欢川戏,每天下午总要在城外公园里的一个破亭子内打‘响器’,调嗓子。”
《漢語大詞典》:耍大嗓子
方言。犹言大声叫嚷。 李克 《地道战》一:“看你这脾气,动不动就闹火,耍大嗓子,瞪眼睛。”
《漢語大詞典》:嗓子眼
见“ 嗓眼 ”。
《漢語大詞典》:嗓眼
亦称“ 嗓子眼 ”。 喉咙口。《诗刊》1977年第9期:“乡亲嘱咐好多话,一起哽在嗓眼中。”《当代》1981年第2期:“不知咋回事,呼地一家伙, 葛云卿 的心一下提到嗓子眼儿。”《花城》1981年第5期:“堵在我嗓眼下的语句,猛然间被 菲菲 这个有损于我尊严的六十七分驱除得干干净净!”
分類:喉咙
《國語辭典》:假嗓子  拼音:jiǎ sǎng zi
说话或歌唱时所使用的非天然嗓音。发音时,喉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平剧中的青衣、花旦、小生等角色常用以唱戏。
《漢語大詞典》:假嗓
亦称“ 假嗓子 ”。 非自然的嗓音,发音时,与真嗓相比喉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京剧中青衣、花旦、小生等角色常用之。 巴金 《家》二九:“因为在他们的公馆里也有人常常叫了卖唱的瞎子进来,用他的假嗓唱这一类的小调。” 张天翼 《路》:“‘不许嚷!嚷就开枪!’ 昌大爷 把假嗓子都叫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