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一喝
【佛学大辞典】
(术语)喝为张口出叱叱之声也。禅家祖师为提撕人而用之。六祖门下二世法嗣,马祖道一,尝于其弟子百丈参之之时,振威一喝。他日百丈谓其门下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再参,蒙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见传灯录六。碧岩八则评唱曰:「德山棒,临济喝。」禅林句集坤曰:「一喝大地震动,一棒须弥粉碎。」注曰「赞临济德山句」盖盛用棒喝为德山临济已后之事。
一喝商量
【佛学大辞典】
(公案)「临济问僧: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汝作么生会?僧拟议,师便喝。」见临济录,会元十一等。
多隶三喝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多隶者多隶路迦吠阇耶Trailokyavijaya,即降三世明王之略。此尊三喝吽字而降伏众生三毒之烦恼。故重之。
沙喝
【佛学大辞典】
(职位)掌喝食之沙弥也。
沙弥喝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喝食)
喝食
【佛学大辞典】
(职位)大众食斋粥时,立于食堂一面举声报斋食之名者也。其法入堂先拜圣僧,次拜住持,次拜首座,次立于南方一面,待首座施食咒愿了,唱曰:请大众下钵,其次香饭羹菜等次第而喝。任此役者,为未得度之童子,谓之喝食行者。
南无喝啰怛那哆罗夜耶
【佛学大辞典】
(术语)Namo ratnatraya%ya,又云那谟啰怛那怛啰夜耶。南无者归命,喝啰怛那者宝,哆罗夜耶者三,即归命三宝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南无是归命,喝啰怛那是宝,哆啰夜耶是三,即归命三宝。
胡喝乱喝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野狐禅者,自无真个见性,而猥对学人下喝也。盖是圆悟「雷声洪大,雨点全无,」之谓,徒为大喝,更无益学人之力,恰如空雷之不降膏雨无润草木之功也。
莫喝洛迦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曰莫诃洛迦。(参见:摩诃罗)
【佛学大辞典】
(杂语)张势而叱吒其物之声。从黄檗临济以来,禅家之宗匠,多用之以打破学人之漆桶。(参见:一喝)
一喝
【佛学大辞典】
(术语)喝为张口出叱叱之声也。禅家祖师为提撕人而用之。六祖门下二世法嗣,马祖道一,尝于其弟子百丈参之之时,振威一喝。他日百丈谓其门下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再参,蒙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见传灯录六。碧岩八则评唱曰:「德山棒,临济喝。」禅林句集坤曰:「一喝大地震动,一棒须弥粉碎。」注曰「赞临济德山句」盖盛用棒喝为德山临济已后之事。
喝火
【佛学大辞典】
(杂语)禅院巡寮警火曰喝火。见象器笺十二。
喝食
【佛学大辞典】
(职位)大众食斋粥时,立于食堂一面举声报斋食之名者也。其法入堂先拜圣僧,次拜住持,次拜首座,次立于南方一面,待首座施食咒愿了,唱曰:请大众下钵,其次香饭羹菜等次第而喝。任此役者,为未得度之童子,谓之喝食行者。
喝捍
【佛学大辞典】
(地名)国名。西域记一曰:「喝捍国,唐言东安国。」
喝参
【佛学大辞典】
(杂语)身自来报道伺候,曰喝参。即唱参也。敕修清规训童行曰:「缓声喝曰:参。」
喝露聻咦
【佛学大辞典】
(杂语)喝者叱人之声。露者露现,物之显然分明也。聻者指物之词,咦者呼人之声。禅家宗匠,多假用此等单语。提撕学人。
棒喝
【佛学大辞典】
(术语)禅家宗匠接人之作略,或用棒,或用大喝。棒始于德山,喝来自临济,临济问黄檗,如何是佛法的大意?檗便打。如是三问,三度被打。后参大愚,得悟黄檗宗旨。却回黄檗,机锋敏捷。檗便打,师便喝。以后接人,棒喝交驰。故今谓警醒人之迷误者,曰当头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