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好好  拼音:hǎo hǎo
1.很好、完好。《水浒传》第九八回:「今已三年有馀,尸骸如何兀是好好地?」也作「好好儿」。
2.认真、仔细。《水浒传》第三七回:「梢公喝道:『你三个好好商量,快回我话。』」也作「好好儿」。
3.平白无故、好端端的。《儒林外史》第三回:「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也作「好好儿」。
4.尽情的。形容程度深。如:「好好的大吃一顿。」
《漢語大詞典》:庆抃(慶抃)
亦作“ 庆忭 ”。 庆幸,喜悦。 唐 韩愈 《贺雨表》:“微臣幸蒙宠任,获覩殊祥,庆抃欢呼,倍於常品。”宋史·礼志十九:“元正令节,臣等不胜庆抃,谨上千万岁寿。” 明 宋濂 《〈春秋本末〉序》:“臣幸生盛时,遭逢两宫之圣,不胜庆忭之至。”
分類:庆幸喜悦
《國語辭典》:悦心(悅心)  拼音:yuè xīn
使心情快慰、愉悦。汉。刘向《说苑。卷一九。修文》:「嗜欲好恶者,所以悦心也。」也称为「悦情」。
《漢語大詞典》:色喜
喜悦流露在脸上。 唐 韩愈 《争臣论》:“人皆以为华, 阳子 不色喜。” 清 侯方域 《明都察院左都御史陈公墓志铭》:“既长,有器量,举於乡,不色喜。”
《漢語大詞典》:庆快(慶快)
庆幸喜悦。魏书·崔延伯传:“卿等志向雄猛,皆国之名将,比平 峡石 ,公私庆快,此乃卿等之功也。” 宋 王禹偁 《贺胜捷表》:“黠虏窥边,王师出塞;大歼兇丑,永息祅氛。凡在照临,毕同庆快。” 明 李贽 《与管登之书》:“虽数十年相别,宛然面对,令人庆快无量也。”
分類:庆幸喜悦
《漢語大詞典》:说谕(説諭)
劝说晓喻。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 突厥 既亡, 营州 都督 薛万淑 遣 契丹 酋长 贪没折 説諭东北诸夷, 奚 、 霫 、 室韦 等十餘部皆内附。”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及 俭 徙 胜州 都督,州司奏 思结 将叛,詔 俭 往察之。 俭 单骑入其部落説諭,徙之 代州 ,即以 俭 检校 代州 都督, 思结 卒无叛者。”
喜悦愉快。《汉书·杜邺传》:“将军宜承顺圣意,加异往时,每事凡议,必与及之,指为诚发,出於将军,则孰敢不説諭?” 颜师古 注:“言此之意指皆出忠诚,彼必和悦,无忧乖异也。説读曰悦。”
《國語辭典》:施施  拼音:yí yí
1.舒缓前进的样子。《诗经。王风。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汉。毛亨。传:「施施,难进之意。」汉。郑玄。笺:「施施,舒行伺閒,独来见己之貌。」唐。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2.喜悦自得的样子。《孟子。离娄下》:「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國語辭典》:志喜(誌喜)  拼音:zhì xǐ
表示庆贺。如:「新婚志喜」、「乔迁志喜」。
分類:喜悦
《国语辞典》:眉开(眉开)  拼音:méi kāi
形容喜悦。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眼中了了见乡国,知有归日眉方开。」《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法师曰:『此中似有州县,又少人民,且得见三五农夫之面。』耕夫见,个个眉开。」
分类:喜悦
《國語辭典》:和悦(和悅)  拼音:hé yuè
温和喜悦。《红楼梦》第六八回:「众人见他标致和悦,无不称扬。」
《國語辭典》:喜笑  拼音:xǐ xiào
高兴得笑了。《汉书。卷七一。隽不疑传》:「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为饮食语言异于他时。」《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读之喜笑,把玩无厌。」
《國語辭典》:愉悦(愉悅)  拼音:yú yuè
快乐、喜悦。《文选。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唐。储光羲〈同房宪部应旋〉诗:「宪卿文昌归,愉悦来晤语。」也作「愉乐」。
《漢語大詞典》:快然
喜悦貌。《淮南子·泰族训》:“穿隙穴,见雨零,则快然而嘆之。”按,“嘆”当作“笑”。参阅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子二十“快然而嘆之”条。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明 王守仁 《大学问》:“夫然后吾心快然,无復餘憾而自谦矣。”
《國語辭典》:拊手  拼音:fǔ shǒu
拍手鼓掌。《史记。卷四三。赵世家》:「已而笑,拊手且歌。」《三国演义》第九七回:「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
《漢語大詞典》:欢容(歡容)
喜悦的容颜。 唐 白居易 《花下对酒》诗:“愁色常在眉,欢容不上面。” 鲁迅 《彷徨·伤逝》:“看见她孩子一般的眼色,就使我只得暂且改作勉强的欢容。”
分類:喜悦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