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呼唤(呼喚)  拼音:hū huàn
1.呼喊叫唤。《三国演义》第一六回:「他人非奉呼唤,不许辄入。」《西游记》第一四回:「我与你起个法名,却好呼唤。」
2.使唤、差遣。唐。王建〈宫词〉一○○首之六○:「内中数日无呼唤,拓得滕王蛱蝶图。」唐。郑常〈洽闻记〉:「南狱岣嵝峰有响石,呼唤则应。」
《漢語大詞典》:叫叫
(1).远声。《汉书·扬雄传下》:“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语叫叫,大道低回。” 颜师古 注:“叫叫,远声也。” 唐 柳宗元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诗:“杳杳渔父吟,叫叫羈鸿哀。”一说,叫,通“ 噭 ”。 黄侃 《读〈汉书〉〈后汉书〉札记》:“大语叫叫,叫读为噭。 楚 谓小儿泣不止曰噭咷。此谓大语声反小也。”
(2).喊叫;呼叫。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我这里高声的叫叫到五六回,哥哥你便开门,呆廝可便与哥哥支揖。” 严复 《原强》:“殷忧正所以啟圣明耳,何直为此叫叫也?”
(3).方言。叫子。《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折一根芦苇,做一枚叫叫。”参见“ 叫子 ”。
《國語辭典》:叫子  拼音:jiào zi
一种以竹木、牙骨或铜铁等制成的哨子,用嘴吹能发出声响。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七。权智》:「世人以竹木、牙骨之类为叫子,置人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谓之『颡叫子』。」
《國語辭典》:嚾呼  拼音:huān hū
喧呼。《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三韩传》:「其人壮勇,少年有筑室作力者,辄以绳贯脊皮,缒以大木,嚾呼为健。」《续汉书志。第五。礼仪志中》:「因作方相与十二兽舞。嚾呼,周遍前后省三过。」
《國語辭典》:狂嗥  拼音:kuáng háo
疯狂吼叫。如:「那匹狼因受伤而狂嗥不止。」
《國語辭典》:呼喊  拼音:hū hǎn
呼叫、呐喊。如:「大声呼喊」。
分類:呼喊喊叫
《漢語大詞典》:呼嚷
喊叫。 艾青 《马赛》诗:“街头群众的欢腾的呼嚷,也象飓风所煽起的砂石,向我这不安的心头不可抗地飞来。” 曹葆华 《悼--敬献于沫若先生之灵》诗:“﹝我﹞常站在郊野向天呼嚷,人不自由不如山圈里的牛羊。”
分類:喊叫
《國語辭典》:吵嚷  拼音:chǎo rǎng
喧哗吵闹。《红楼梦》第一六回:「我听见上上下下吵嚷了这些日子,什么省亲不省亲,我也不理论他去。」《老残游记》第一九回:「不到两个时辰,就吵嚷起来了。」
《國語辭典》:嚷叫  拼音:rǎng jiào
大声喊叫。如:「午休时,有一群孩童在外嚷叫,让人感到十分困扰。」
分類:喊叫
《國語辭典》:叫嚷  拼音:jiào rǎng
1.发出喧闹的呼喊声。如:「别大声叫嚷,以免影响邻居!」
2.喊叫著说或要求。如:「他火冒三丈,叫嚷骂道:『岂有此理!』」
3.他人提出不同言论时,常用「叫嚷」以丑化之。
4.高分贝的喧闹呼喊声。如:「门外传来一阵叫嚷。」
分類:叫嚷喊叫
《国语辞典》:欢呼(欢呼)  拼音:huān hū
諠哗呼号。《后汉书。卷一一。刘盆子传》:「诸将日会论功,争言欢呼,拔剑击柱,不能相一。」
分类:欢呼呼号
《國語辭典》:人声(人聲)  拼音:rén shēng
人所发的声音。《老残游记》第一五回:「一言未了,只听得必必剥剥的声音,外边人声嘈杂,大声喊叫。」《文明小史》第一九回:「站著呆看了一回,听得楼上人声嘈杂,热闹得很,于是四人迈步登楼。」
《漢語大詞典》:呼天
指向天喊叫以求助。形容极端痛苦。荀子·劝学:“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后汉书·张奂传》:“凡人之情,冤则呼天,穷则叩心。今呼天不闻,叩心无益,诚自伤痛。”
《國語辭典》:哮吼  拼音:xiào hǒu
1.兽类的吼叫声。
2.大声吼叫。《西游记》第二七回:「孙大圣布施手段,舞著铁棒,哮吼一声,諕得那狼虫颠窜,虎豹奔逃。」
《國語辭典》:哮喘  拼音:xiāo chuǎn
由于支气管发生痉挛性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呼吸困难、哮鸣、咳嗽的反覆发作。如肺炎、心脏衰竭、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多有这种症状。也称为「气喘」。
《国语辞典》:声唤(声唤)  拼音:shēng huàn
痛苦的喊叫。《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只听得一个人声唤过去道:『打杀我也!』」《水浒传》第二回:「太公问道:『谁人如此声唤?』王进道:『实不敢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疼病发。』」
分类:痛苦喊叫
《漢語大詞典》:奋呼(奮呼)
奋力高呼;大声喊叫。 宋 叶适 《治势上》:“而其甚也,宦官之微,匹夫之奋呼,士卒之擅命,而天下之势无不在焉。”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辛丑二宗伯:“至云 沈某 父子,尝从大夫之后,偶因出游,未遑趋避,而衷甲之士,奋呼羣起,几不获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