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汇票庄(匯票莊)
即票号。旧时商人举办的金融流通机构,相当于后来的私营银行,一般办理汇兑、存款、放款三种业务。《老残游记》第三回:“﹝ 老残 ﹞即到院前大街上找了一家匯票庄,叫个 日昌昇 字号,匯了八百两寄回 江南 徐州 老家里去。”
《國語辭典》:货真价实(貨真價實)  拼音:huò zhēn jià shí
1.货品真确而价格实在。如:「他卖东西,一向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清。徐珂《清稗类钞。棍骗类。骗人参》:「至某行,谓行主曰:『宝号货真价实,太夫人已至,必饵佳品,今且择至佳者与我。』行主乃奉以最上者四十两,命一夥携往易银。」
2.泛指事物真实不假。《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这喜怒哀乐四个字,是个货真价实的生意,断假不来。」
《漢語大詞典》:货节(貨節)
古代商人通过关卡所用的凭证。周礼·地官·司关“司关掌国货之节” 汉 郑玄 注:“货节谓商本所发司市之璽节也。”
《國語辭典》:谷贱伤农(穀賤傷農)  拼音:gǔ jiàn shāng nóng
谷价低贱,农民收入减少。如:「为了预防谷贱伤农,政府设有稻米平准基金,以维持谷价在一定水准之上。」
《漢語大詞典》:豪商巨贾(豪商巨賈)
指大商人。宋史·食货志下五:“由是虚估之利皆入豪商巨贾。”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而当时通商之业亦渐盛,豪商巨贾往往与士大夫相酬酢。”
《漢語大詞典》:豪估
大商人。 唐 司空图 《与王驾评诗》:“ 元 白 力勍而气孱,乃都市豪估耳。”
《漢語大詞典》:波斯邸
亦作“ 波斯店 ”。亦作“ 波斯馆 ”。 隋 唐 时期 波斯 等地商人开设于 长安 西市,供外来进贡的人进行珠宝古董交易的处所。 唐 牛僧孺 《玄怪录·杜子春》:“﹝老人﹞於是袖出一緡,曰:‘给子今夕,明日午时俟子於西市波斯邸,慎无后期。’”云笈七籤卷一一三:“﹝二舅﹞乃与一拄杖,曰:‘将此於波斯店内取钱。’”《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元来波斯馆,都是四夷进贡的人,在此贩卖宝货,无非明珠美玉,文犀瑶石,动是上千上百的价钱,叫做金银窠里。”
《國語辭典》:包销(包銷)  拼音:bāo xiāo
承揽某种货物,负责销售。
《漢語大詞典》:达尔杜弗
一译《伪君子》。剧本。法国莫里哀作于1664-1669年。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达尔杜弗混进商人奥尔贡家,图谋勾引其妻子并夺取其家财。奥尔贡浑然不察,仍奉之若神明,甚至主张将女儿嫁给他。最后达尔杜弗丑行败露而入狱。
《國語辭典》:奇货可居(奇貨可居)  拼音:qí huò kě jū
珍异的货品,可以收藏聚集起来,等候高价出售。语出《史记。卷八五。吕不韦传》:「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后比喻仗恃某种专长或有利用价值的东西作为资本以谋利。《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事有大利,曰奇货可居。」
《漢語大詞典》:票商
明 以后实行票法,凭官颁票引运销茶盐的商人称“票商”。 清 丁晏 《书包倦翁〈安吴四种〉后》:“ 倦翁 必欲变漕运为海道,变官盐为票商,狃目前之利。”
《漢語大詞典》:票银(票銀)
(1). 清 代钱法,可用政府发行的官票充当通货,兑换银钱,官票所值银额谓之“票银”。清史稿·食货志五:“定议票银一两抵制钱二千,钞二千抵银一两,票钞亦準是互相抵。”
(2). 清 代官府颁发给商人票证时征收的银钱。《清会典事例·户部·参务》:“ 乾隆 三年奏准:每票一张,收参四两,票银四两,其票银解交 盛京 户部充餉。如有剩票,送部查销。”清史稿·食货志二:“ 乾隆 元年,革除 龙江 、 西新 二关衙规票银。”
《漢語大詞典》:票法
明 末以后部分地区所行商人凭票运销茶、盐的制度。至 清 同治 五年(1866年)票法变相为纲法,准由票商专利。辛亥革命后仍沿用,抗 日 战争期间始废除。
《国语辞典》:批发商(批发商)  拼音:pī fā shāng
将货品成批卖给零售商的商人。
《漢語大詞典》:市不豫贾(市不豫賈)
谓市场上商人不要谎价。贾,同“ 价 ”。《淮南子·览冥训》:“ 黄帝 治天下,道不拾遗,市不豫贾。”史记·循吏列传:“﹝ 子产 ﹞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犂畔。二年,市不豫贾。”说文·象部“豫” 段玉裁 注:“凡大皆偁豫,故《淮南子》史记·循吏传《魏都赋》皆云‘市不豫价’,周礼·司市注云‘防誑豫’,皆谓卖物者大其价以愚人也。”
分類:市场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