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鹤唳(鶴唳)  拼音:hè lì
鹤鸣。形容惊恐不安的情况。《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闻风声鹤唳,皆谓晋师之至。」
《國語辭典》:鹤唳风声(鶴唳風聲)  拼音:hè lì fēng shēng
形容极度的惊恐疑惧。参见「风声鹤唳」条。明。张景《飞丸记》第七出:「还是你鹤唳风声自惊慌。」
《國語辭典》:嘹唳  拼音:liáo lì
1.鸿、雁、鹤等的鸣声。唐。李百药〈笙赋〉:「远而听之,若游鸳翔鹤,嘹唳飞空。」也作「嘹呖」。
2.蝉鸣声。唐。陈子昂〈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诗:「葳蕤苍梧凤,嘹唳白露蝉。」
《漢語大詞典》:清唳
鹤鸣声。鹤鸣清响,故谓。 南朝 梁 吴均 《主人池前鹤》诗:“摧藏多好貌,清唳有奇音。” 唐 陆龟蒙 《鹤媒歌》:“媒闲静立如无事,清唳时时入遥吹。” 元 袁桷 《善之携酒招游西湖值雷雨分韵得杯字》:“翩翩六鹤舞晴翮,华表清唳云光开。” 郭沫若 《题画记》:“一如九皋鹤,清唳彻晴朝。”
分類:鹤鸣鸣声
《漢語大詞典》:孤唳
谓一鹤独鸣。 宋 米芾 《题苏氏薛稷二鹤》诗:“辽海未稀顾螻蚁,仰霄孤唳留清耳。从容雅步在庭除,浩荡閒心存万里。”
《骈字类编》:鸿唳(鸿唳)
唐 冯伉 和权载之离合诗 雨霜鸿唳天,匝树鸟鸣夜。
《韵府拾遗 霁韵》:哀唳
秦观叹二鹤赋时引吭而哀唳若对客而永叹
《漢語大詞典》:凄唳(淒唳)
见“ 悽戾 ”。
亦作“ 凄戾 ”。 形容声音凄切悲哀。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不闻以土木之崇高、虫鏤之刻画、金石之清音、丝竹之凄唳,以之为美。”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惟 刘琨 之作,善为凄戾之音,而出以清刚。”
亦作“ 凄戾 ”。 形容声音凄切悲哀。 唐 司空图 《注愍征赋述》:“瑶簧凄戾,羽磬玲瓏。幽人啸月,杂珮敲风。” 明 刘基 《钟山作》诗之十二:“槁叶含风弹夜絃,蟪蛄凄唳答寒蝉。” 清 金农 《碧澜堂寄王豫》诗:“此间丝竹声凄唳,善病 王郎 竟不来。”
《漢語大詞典》:寥唳
见“ 寥戾 ”。
《國語辭典》:寥戾  拼音:liáo lì
1.声音清远。南朝齐。谢朓〈从戎曲〉:「寥戾清笳转,萧条边马烦。」
2.拟声词。形容呼啸的风声。《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非有圣智之君,恶有甘棠之臣?故虎啸而风寥戾,龙起而致云气。」
《韵府拾遗 霁韵》:远唳(远唳)
唐无名氏晴皋鹤唳赋虽居下而在幽亦高闻而远唳
《漢語大詞典》:嘒唳
蝉鸣声。 晋 崔豹 古今注·问答释义:“ 牛亨 问曰:‘蝉名“齐女”者何?’答曰:‘ 齐 王后忿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嘒唳而鸣,王悔恨,故世名蝉曰“齐女”也。’” 唐 沈鹏 《寒蝉树》诗:“忝有翩翾翼,应怜嘒唳声。” 五代 齐己 《宿舒湖希上人房》诗:“语来灯焰短,嘒唳发高梧。”
《骈字类编》:朝唳
南北朝 谢朓 游敬亭山诗 独鹤方朝唳,饥鼯此夜啼。
《漢語大詞典》:唳嘹
嘹唳。形容声音响亮而凄清。《天雨花》第十六回:“只见天边一羣鸿雁,自南而北,唳嘹高飞。”
《韵府拾遗 霁韵》:夕唳
江洪咏鹤诗晓鸣动遥怨夕唳感霜眠
《骈字类编》:凤唳(凤唳)
魏夫人传旸谷神王命神林玉女贾屈吹凤唳之箫
《漢語大詞典》:鸣唳(鳴唳)
鸣叫。 郭元升 《冲天将军》二:“阵阵歌声,惊起那些正在芦苇丛中栖息、觅食的北归雁群,鸣唳着飞于高空,排成人字形的雁阵,向北翱翔。”
分類:鸣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