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唐突  拼音:táng tú
1.触犯、牴触。《后汉书。卷七○。孔融传》:「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宫掖。」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见銮舆,便唐突。」也作「搪突」。
2.失礼,冒昧的举动。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儿性好静坐,唐突勿罪。」清。洪升《长生殿》第四出:「这等说,倒是寡人唐突了。」也作「搪突」。
《分类字锦》:唐突难禁(唐突难禁)
诗有豕白蹢烝涉波矣笺豕之性能水又唐突难禁制四蹄皆白曰骇则白蹄其尤□𢇻者
《国语辞典》:唐突西施  拼音:táng tú xī shī
西施,春秋美女。唐突,冒犯。唐突西施指为标榜丑女反冒犯了美女。比喻举动冒昧不适,或对女子的不尊重。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如:「你如此抬举我,而忽视了这些老前辈,岂不是唐突西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