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66,分58页显示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6 57 58 下一页
一千八十珠为上品
五十四珠为中品
二十七珠为下品
上品亲
中品亲
下品亲
下品冤
中品冤
上品冤
大品般若
小品般若
道品调适
部类品会
发中品十善心
佛类词典(续上)
善品增盛一千八十珠为上品
五十四珠为中品
二十七珠为下品
上品亲
中品亲
下品亲
下品冤
中品冤
上品冤
大品般若
小品般若
道品调适
部类品会
发中品十善心
善品增盛
【三藏法数】
善品者,善人所修诸道品也。谓劫末时,世间有情广造十恶之业,不修善道。至劫增时,人民广修十善及诸道品,是名善品增盛。(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语、五两舌、六恶口、七绮语、八贪欲、九嗔恚、十邪见也。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也。)
善品者,善人所修诸道品也。谓劫末时,世间有情广造十恶之业,不修善道。至劫增时,人民广修十善及诸道品,是名善品增盛。(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语、五两舌、六恶口、七绮语、八贪欲、九嗔恚、十邪见也。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也。)
一千八十珠为上品
【三藏法数】
此珠为上品者,以其数多,若持此珠念佛名号,则功德利益极为上品。准校量数珠功德经云:此珠若以木槵为者,或掐一过,得福千倍;莲子为者,得福万倍;水晶为者,得福千亿倍;菩提子为者,得福无量也。
此珠为上品者,以其数多,若持此珠念佛名号,则功德利益极为上品。准校量数珠功德经云:此珠若以木槵为者,或掐一过,得福千倍;莲子为者,得福万倍;水晶为者,得福千亿倍;菩提子为者,得福无量也。
五十四珠为中品
【三藏法数】
此珠为中品者,以其数又次于前。若持以念佛名号,则功德利益为中品也。若以木槵、莲子、水晶、菩提子为者,其持掐所得之福亦如前也。
此珠为中品者,以其数又次于前。若持以念佛名号,则功德利益为中品也。若以木槵、莲子、水晶、菩提子为者,其持掐所得之福亦如前也。
二十七珠为下品
【三藏法数】
此珠为下品者,以其数又次于前。若持以念佛名号,则功德利益为下品也。若以木槵、莲子、水晶、菩提子为者,其持掐所得之福,亦如前也。然此皆以珠数多寡而分四品之别,若能专心持念,则功德平等而无异也。
此珠为下品者,以其数又次于前。若持以念佛名号,则功德利益为下品也。若以木槵、莲子、水晶、菩提子为者,其持掐所得之福,亦如前也。然此皆以珠数多寡而分四品之别,若能专心持念,则功德平等而无异也。
上品亲
【三藏法数】
上品亲谓己之父母师长也。
上品亲谓己之父母师长也。
中品亲
【三藏法数】
中品亲谓己之兄弟姊妹也。
中品亲谓己之兄弟姊妹也。
下品亲
【三藏法数】
下品亲谓己之朋友知识也。
下品亲谓己之朋友知识也。
下品冤
【三藏法数】
下品冤谓曾害己之朋友知识者也。
下品冤谓曾害己之朋友知识者也。
中品冤
【三藏法数】
中品冤谓曾害己之兄弟姊妹者也。
中品冤谓曾害己之兄弟姊妹者也。
上品冤
【三藏法数】
上品冤谓曾害己之父母师长者也。
上品冤谓曾害己之父母师长者也。
大品般若
【三藏法数】
谓佛演说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三十七道品等法,皆从六波罗蜜生。其般若波罗蜜最大、最胜、最为第一,馀之五度,若无般若导达,则不得名为波罗蜜也。以其卷帙多故,是名大品般若。(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三十七道品者,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四念处。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得生,是四正勤。欲如意足、念如意足、精进如意足、思惟如意足,是四如意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五根。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是为五力。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是七觉分。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八正道。已上诸法总为三十七道品也。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六波罗蜜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谓佛演说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三十七道品等法,皆从六波罗蜜生。其般若波罗蜜最大、最胜、最为第一,馀之五度,若无般若导达,则不得名为波罗蜜也。以其卷帙多故,是名大品般若。(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三十七道品者,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四念处。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得生,是四正勤。欲如意足、念如意足、精进如意足、思惟如意足,是四如意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五根。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是为五力。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是七觉分。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八正道。已上诸法总为三十七道品也。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六波罗蜜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小品般若
【三藏法数】
谓与前大品所说之法,大要是同,因对大品,以其卷帙少故,是名小品般若。
谓与前大品所说之法,大要是同,因对大品,以其卷帙少故,是名小品般若。
道品调适
【三藏法数】
道即能通之义。品类不同,故名道品。谓三十七道品,而能通至涅槃也。调适者,调谓调停,亦调试也。适,当也、宜也。从别言之,故有三十七品;若从总而言,此三十七品,不出戒定慧。即是以戒定慧而调适也。若修四念处,能生正勤,正勤发如意足,如意足生五根,五根生五力,五力生七觉,七觉入八正道,是为调停适当也。若随人根性,于诸道品,何者相应,可以入理,是为调试适宜也。当知道品即四谛之道谛也。今依圆教,无作四谛,三十七品成于一心三观也。于上破法遍及识通塞,若不以道品调适,何能疾与真法相应。故大论云:三十七品是行道法,修道之人,若欲破惑入理,必须此道品调适也。(三十七道品者,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四念处。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得生,是四正勤。欲如意足、念如意足、精进如意足、思惟如意足,是四如意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五根。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是为五力。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是七觉分。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八正道。已上诸法总为三十七道品也。)
道即能通之义。品类不同,故名道品。谓三十七道品,而能通至涅槃也。调适者,调谓调停,亦调试也。适,当也、宜也。从别言之,故有三十七品;若从总而言,此三十七品,不出戒定慧。即是以戒定慧而调适也。若修四念处,能生正勤,正勤发如意足,如意足生五根,五根生五力,五力生七觉,七觉入八正道,是为调停适当也。若随人根性,于诸道品,何者相应,可以入理,是为调试适宜也。当知道品即四谛之道谛也。今依圆教,无作四谛,三十七品成于一心三观也。于上破法遍及识通塞,若不以道品调适,何能疾与真法相应。故大论云:三十七品是行道法,修道之人,若欲破惑入理,必须此道品调适也。(三十七道品者,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四念处。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得生,是四正勤。欲如意足、念如意足、精进如意足、思惟如意足,是四如意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五根。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是为五力。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是七觉分。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八正道。已上诸法总为三十七道品也。)
部类品会
【三藏法数】
部即诸部,类即流类。谓从此经部内,流出别行之经也。盖此经教海难思,无穷无尽,从狭至广,略显十类一略本经即今所传之经,一部,三十九品,八十卷文。九会所谈,四万五千偈。其馀九类部品会数,广略各不同也。(十类经者,略本经、下本经、中本经、上本经、普眼经、同说经、异说经、主伴经、眷属经、圆满经也。九会者,一会菩提场,二会普光明殿,三会忉利天宫,四会夜摩天宫,五会兜率天宫,六会他化天宫,七会、八会皆在普光明殿,九会逝多林也。)
部即诸部,类即流类。谓从此经部内,流出别行之经也。盖此经教海难思,无穷无尽,从狭至广,略显十类一略本经即今所传之经,一部,三十九品,八十卷文。九会所谈,四万五千偈。其馀九类部品会数,广略各不同也。(十类经者,略本经、下本经、中本经、上本经、普眼经、同说经、异说经、主伴经、眷属经、圆满经也。九会者,一会菩提场,二会普光明殿,三会忉利天宫,四会夜摩天宫,五会兜率天宫,六会他化天宫,七会、八会皆在普光明殿,九会逝多林也。)
发中品十善心
【三藏法数】
中品者,于作善已后,起少悔心也。谓众生念念忻乐世间,修行五戒,行人之道,是名发中品十善心。(五戒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
中品者,于作善已后,起少悔心也。谓众生念念忻乐世间,修行五戒,行人之道,是名发中品十善心。(五戒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