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安徽歙县人,移籍江都,字孔章,号咏亭。聪颖嗜学。家贫,为人经商,晚年贩盐扬州。工诗,擅书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海盐人,字永川,一字咏川,号思岩,又号藕村。张芳湄子。性恬雅,以诗词自遣。曾辑《词林纪事》。另有《藕村词》。
阎咏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阎咏,山西太原府太原县人,清朝经学家、书法家。阎若璩之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己丑科二甲第四十四名进士,官至中书舍人。能文,专长古文经学。
冯咏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西金溪人,字夔飏。康熙六十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有《桐村诗》。
张继咏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继咏,湖北天门人。同进士出身。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登进士。雍正二年(1724年)接替王溯维任青浦县知县一职,雍正五年(1727年)由马谦益接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0—?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慧音。诸生。屡试不中,弃科举业游幕。有《岭西杂录》、《后海堂杂录》、《后海堂遗文》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刘咏(1702-1778)。秉铉长子,字伊在,号纯庵,郡庠生。无锡人。诸生,著有钝庵吟稿。
张宗橚 朝代: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张宗橚(1705-1775) 一名东橚,字咏川,号思岩,又号藕村,室名红药山房、研古楼。海盐人。张芳湄六子,张宗楠弟,张嘉榖嗣祖父,张元济六世祖。太学生。性恬淡,不求闻达,惟以诗词自遣。有《藕村词存》2卷、《词林记事》32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惠连,号种芝。乾隆五十八年进士,官吏部主事。以文名,诗多新句。有《芸晖馆诗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
吴贻咏,字惠连,号种芝,桐城人。乾隆癸丑进士,官吏部主事。有《芸晖馆诗集》。
维基
吴贻咏(1736年—1807年),字惠莲,号种芝,安徽桐城县人。乾隆元年出生,乾隆四十八年中举,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癸丑科会元,殿试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由翰林院庶吉士改任刑部主事,后为吏部验封司兼文选司主事。嘉庆十二年 (1807年) 去世,著有《种芝堂诗文集》、《芸轩馆诗集》等。有子吴赓枚,孙吴孙珽及吴孙琨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徐镛,字咏之,桐城人,嘉庆己巳进士,选庶吉士累官顺天府尹,山西布政使,终太仆寺卿,著《石笏斋诗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1—1838 【介绍】: 清江苏宝应人,字休承,号咏斋。嘉庆七年进士。道光间官至吏部尚书。谙习水利,曾进河防五策,多次督修河工及勘实放赈。卒谥文定。
维基
朱士彦(1771年—1838年),字修承,扬州府宝应县(今属扬州市)人。探花。朱士彦之父朱彬为清朝著名考据学家。士彦于嘉庆五年(1800年)乡试中举人,嘉庆七年(1802年)中式壬戌科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在翰林院的后些日子里,朱士彦曾是林则徐的上司。曾任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道光十八年(1838年)卒,朝廷降诏称赞其“性情直爽,办事公正”,追赠太子太保,谥文定。《清史稿》有传。弟朱士达亦为进士,官至湖北布政使。弟朱士廉也中进士。兄弟三进士,一时在当地传为美谈。

人物简介

维基
花咏春,字伯雅,号思白,又号鱼南,贵州贵筑(今贵阳)人,进士出身。江西布政使花杰长子。礼部员外郎花宴春之兄。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登己卯恩科第二甲五十六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内阁中书,后掌河南道监察御史,外放山东沂州府知府,官至云南按察使,署布政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2—1862 【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咏莪,一字琮达。由举人入资为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道光十五年成进士,授工部主事,留值军机处。咸丰元年,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六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十年太平军攻占苏常,两江总督何桂清被逮治,蕴章以屡言桂清可恃,亦罢职。次年,复任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卒谥文敬。有诗名。有《松风阁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三八
彭蕴章,字琮达,一字咏莪,长洲人。道光乙未进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乞休,旋起,署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谥文敬。有《松风阁诗钞》。
维基
彭蕴章(1792年—1862年),字琮达,一字咏莪,号小园,又号涧东墨客,晚号诒谷老人,江苏长洲(今苏州)人,祖籍江西清江(今樟树市),进士出身。状元彭启丰曾孙。早年由举人捐内阁中书。充任任军机章京。道光十五年(1835年)登乙未科进士,授工部主事,仍留直军机处。累迁郎中。历任鸿胪寺少卿、光禄寺少卿、顺天府府丞、宗人府府丞。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督福建学政。咸丰元年(1851年)以非翰林出身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历官兵部侍郎、礼部侍郎、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国史馆总裁。彭蕴章精于理财,为征讨太平天国筹集军费,推行改铸铜钱、增收釐金、发行官钞、扩大捐资及漕米海运等方法,解决税收减少、军饷膨胀等财政问题。咸丰七年(1857年)两江总督怡良因病出缺,彭保荐何桂清上任。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克常州,何桂清仓惶出逃,彭因保荐而获罪,命毋庸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未几复起署兵部尚书。后乞休。同治元年(1862年)卒于京,谥文敬。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四五
曾咏,字永言,号吟村,华阳人。道光甲辰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官吉安知府。有《吟云仙馆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2—1861 【介绍】: 清湖南益阳人,字贶生,号润芝,亦作润之、咏芝。道光十六年进士。道光末署贵州镇远知府,镇压苗民及李元发起事。咸丰四年,以道员率勇由湘入鄂,进攻太平军。在鄂历按察使、布政使,署巡抚。六年,攻克武昌,实授巡抚。后派遣湘军李续宾等部进攻赣、皖。三河败后,仍支援曾国藩、曾国荃兄弟进攻安庆。林翼在鄂定厘金,通盐运,多方筹饷,为湘军后盾。十一年,在太湖县前线,督攻安庆,因陈玉成军西进,回援武昌,安庆之围不撤。是年八月,湘军破安庆,曾国藩奏捷,推林翼为首功。世亦并称二人为曾胡。同月,以久病在武昌咯血死。谥文忠。有《胡文忠公遗书》。
黄鹤楼志·人物篇
胡林翼(1812—1861) 清代官员。字贶生,亦字润芝,湖南长沙府益阳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授编修,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四川按察使,官至湖北巡抚,抚鄂达七年之久,直至去世。与曾国藩、彭玉麟、左宗棠并称为“同治中兴四大名臣”。同治十年(1871)经总督李瀚章和巡抚郭柏荫奏请得旨后,于黄鹤楼后建立“官胡二公祠”奉祀官文、胡林翼。胡林翼有题黄鹤楼联:“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
维基
胡林翼(1812年7月14日—1861年9月30日),字贶生,号润之,湖南长沙府益阳(今益阳市赫山区)人,晚清中兴名臣、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军事家,是湘军前身湘勇重要首领。道光丙申进士,官至湖北巡抚。祖父胡显韶,为诸生;父亲胡达源,任翰林院侍讲。胡林翼生于嘉庆十七年六月初六日酉时,少时风流无赖,然天资聪颖,“笃嗜《史记》、《汉书》、《左氏传》、《资治通鉴》既中外舆图地志,山川危塞、兵政机要,探讨尤力。”道光十年(1831年)在桃花江陶氏别墅娶两江总督陶澍之女陶静娟,婚后仍流连于秦淮河畔,陶澍说:“润之之才,他日勤劳将十倍于我,后此将无暇行乐,此时姑纵之。”道光十六年(1836年)24岁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先后充任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文庆任主考官),道光廿年(1840)因江南乡试安徽录取人数超额事降一级(从七品)调用(文庆遭革职)。期间岳父陶澍去世,后父丧丁忧去职,长达七年,服阙后,捐纳内阁中书。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以知府分发贵州, 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励志政事,军兴而后益以名节厉世,颇似信国少保”。在任强化团练、保甲,镇压黄平、台拱、清江、天柱等地苗族起义和湖南李沅发起义,后总结战争经验编成了《胡氏兵法》。太平军西征,湖北成为主战场,胡时任安顺知府,曾国藩推荐其襄助湖广总督吴文熔,咸丰四年(1854年)春,擢贵东道。出黔抗击太平军,胡率600名贵州练勇奔赴湖北战场,无奈尚未抵达武昌,吴已兵败自杀;7月,升四川按察使,仍驻防岳州;9月调湖北按察使,赴援九江。1855年3月,升湖北布政使,率大军回援武昌;4月,武昌失守,前三任湖北巡抚皆于任内阵亡,或被太平军逼迫自尽,武昌失守,至胡就任后才反败为胜守住武昌,并二度派兵拯救初用兵不知军的曾国藩部,奉诏署湖北巡抚,负责南岸军事,与曾国藩策划围攻武昌。领清军与太平军激战,三夺武昌,次年12月,第四场争夺战清才收复破武昌城,授胡湖北巡抚。咸丰七年(1857年),击溃陈玉成部,次年五月攻佔九江,不久合围安庆;十一月,主力李续宾部在“三河之战”全军覆没,其势遂受挫。咸丰九年(1859年),与曾国藩分兵四路进攻安徽。咸丰十一年(1861年)春,太平军攻入湖北,胡林翼率部回援,八月曾国荃攻下安庆,时皇帝咸丰病逝,胡闻讯大恸致病情加重,八月二十六日亥时,胡林翼在武昌病卒。胡与正房陶静娟生有一女胡端仪,咸丰三年(1853)五月嫁监察御史周开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