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崔和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清河东武城人。崔僧渊从弟。位至平昌太守。家资巨万而吝刻,有钱数百斛埋于地。其母春日思食苦堇,和惜钱不办。
傅敬和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清河人。傅竖眼子。历青州镇远府长史、益州刺史。聚敛不已,好酒嗜色,远近失望。为南朝梁将围攻,以城降。久之除北徐州刺史,复以耽酒误事,遂废弃,卒于家。
高忱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渤海人,字士和。高允子。袭爵,以父荫除绥远将军、长乐太守。为政宽和,民人安乐。寻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字德舒。高允族孙。少清简,有文才。尝以五言诗赠太尉属卢仲宣,仲宣叹赏之。心志高洁,委以洛州录事参军,不赴。学道白鹿山,未几卒。
高燮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字季和,小字淳于。高允弟。有文才。太武帝诏征,辞不应。恒笑兄屈折久宦,栖泊京邑,一生碌碌,不若己之从容家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代人。和跋子。从征赫连昌有功,拜统万将军,赐爵成皋男。从安颉攻虎牢,拔之。进爵高阳侯。后以罪配凉州为民。盖吴起事,复以龙骧将军前往镇压。还拜冠军将军、雍城镇都大将、高阳侯。
柳庆和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河东解人。柳崇子。性沉静,不竞于时。官至给事中,本郡中正。
释慧达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一名窣和。姓刘氏。咸阳东北三城定阳稽胡也。勇而多力。嗜猎射。倜傥自纵。雅不得乡里誉。治家至赡足。父母兄弟相孝友。仕以梁城突将守襄阳。尝被酒获疾。死历地狱诸苦。因出家。住慈州安民寺。后复往越。礼舍利。刻厉进脩。具如别传。太延元年。西游凉州番禾。望东北御谷而拜曰。此崖他日当有尊像出现。而或全或缺。世之治乱系焉。正光初。忽大风雨疾雷破山。见一丈八石像屹立。严整而无其首。人竞琢首置之。随置随堕。视其势不可置。乃已。而魏之衰自此始。逮周兴。光发城东七里涧。掘之得首。举而合之像上。如素。保定初。诏建寺其地。额瑞像。建德初。像首复堕。而灭法之兆见矣。隋开皇间。像完美殊甚。大业五年。上躬致礼敬。诏易寺额为感通。以旌其异。夫象当达之记。更八十七年。而后果出现。又四十馀年而与首合。又十馀年而首堕。每合每堕。验如达记。是何其神也。达死。肃之酒泉。阇维获碎骨如葵子。关表百姓。至今以庙貌奉之。号刘师佛云。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释慧达。姓刘。名窣(苏骨反)和。本咸阳东北。三城定阳稽胡也。先不事佛。目不识字。为人凶顽。勇健多力乐。行猎射。为梁城突骑。守于襄阳。父母兄弟三人并存。居家大富。豪侈乡闾纵横不理。后因酒会遇疾。命终备睹地狱众苦之相。广有别传。具详圣迹。达后出家。住于文成郡。今慈州东南高平原。即其生地矣。见有庙像。戎夏礼敬处于治下安民寺中。曾往吴越。备如前传。至元魏太武大延元年。流化将讫。便事西返。行及凉州番禾郡东北望御谷。而遥礼之。人莫有晓者。乃问其故。达云。此崖当有像现。若灵相圆备。则世乐时康。如其有阙。则世乱民苦。达行至肃州酒泉县城西七里石涧中死。其骨并碎。如葵子大可穿之今在城西古寺中。塑像手上。寺有碑云。吾非大圣。游化为业。文不具矣。尔后八十七年至正光初。忽大风雨。雷震山裂。挺出石像。举身丈八。形相端严。惟无有首登。即选石命工彫镌别头。安讫还落。因遂任之。魏道陵迟。其言验矣。逮周元年。治凉州城东七里涧。忽有光现彻照幽显。观者异之。乃像首也。便奉至山岩安之。宛然符会。仪容彫缺四十馀年。身首异所二百馀里。相好还备。太平斯在。保定元年。置为瑞像寺焉。乃有灯光流照钟声飞向。相续不断。莫测其由。建德初年。像首频落。大蒙宰及齐王。躬往看之。乃令安处。夜落如故。乃经数十。更以馀物为头。终坠于地。后周灭佛法。仅得四年邻国殄丧。识者察之方知先鉴。虽遭废除像犹特立。开皇之始经像大弘。庄饰尊仪更崇寺宇。大业五年。炀帝躬往礼敬厚施。重增荣丽。因改旧额为感通寺焉。故令模写传形量不可测。约指丈八临度终异。致令发信弥增日新。余以贞观之初历游关表。故谒达之本庙。图像俨肃日有隆敬。自石隰慈丹延绥威岚等州。并图写其形所在供养。号为刘师佛焉。因之惩革胡性。奉行戒约者殷矣。见姚道安制像碑。
神僧传·卷第三
释慧达。姓刘氏。名窣和。本咸阳东北三城定阳稽胡也。先不事佛目不识字。后因酒会疾。命终备睹地狱众苦之相。因出家为僧。住于文成郡。至元魏太武太延元年流化将讫。便事西返行及凉州番禾郡东北望御谷而遥礼之。人莫有晓者。乃问其故。达云。此崖当有像现。若灵相圆备则世乐时康。如其有阙则世乱民苦。尔后八十七年至正光初。忽天风雨雷震山裂。挺出石像举身丈八。形相端严唯无有首。登即选石命工彫镌别头安讫还落。因遂住之。魏道凌迟其言验矣。逮周元年治凉州。城东七里涧忽有光现。彻照幽显观者异之。乃像首也便奉至山岩安之。宛然符会。相好圆备。太平斯在。保定元年置为瑞像寺焉。识者方知其先监。达后行至肃州酒泉县城西七里涧中死。其骨并碎如葵子大。可穿之。今城西古寺中塑像在焉。
王超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字和善,王翔子。官奉朝请,并州治中。性奢华,每食必穷水陆之味。卒年三十四。
杨暄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恒农华阴人,字景和。一作宣和。杨素祖。性朗悟,有学识。弱冠为奉朝请,历华州别驾、尚书右中兵郎中、谏议大夫。以别将镇压葛荣起事,战死。
阴遵和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武威姑臧人。名或作导和,小名虎头。阴仲达侄,好音律,尚武事。初为孝文帝挽郎,拜奉朝请。善事人,得元怀、元悦信爱,取为诸王常侍,参军,郎中令。迁豫州都督,镇悬瓠。孝庄末行豫州刺史,为元崇礼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秀和。临淮王拓跋谭孙。累迁尚书右丞。胡太后临朝,宦官干政,孚总括古今名妃贤后事迹为四卷,奏上。迁左丞。历冀州刺史,劝课农桑,有善政。曾为葛荣所擒,荣以其为魏之诚臣义士而免其死。后随孝武帝入关,封扶风郡王。为宇文泰所眷顾。历司空、太傅。卒谥文简。
全后魏文·卷十九
孚,字秀和,临淮王谭之次子。累迁兼尚书右丞。灵太后临朝,迁左丞。以赈恤阿那环辱命下廷尉。后拜冀州刺史。陷入葛荣,荣死还,除冀州刺史。封万年乡男。后从孝武西迁,除尚书左仆射,封扶风郡王,监国史。历司空、兼尚书令太保,迁太尉。薨赠大司马、录尚书事,谥曰文简。
元翼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仲和。咸阳王元禧子。禧谋逆,诛。翼遇赦,上书求葬父,不许,与弟元昌、元晔奔梁。翼容貌魁伟,风仪可观,梁武帝甚重之,封咸阳王,青、冀二州刺史,镇郁州。后谋举州入归北魏,为梁武帝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0—484 【介绍】: 北魏渤海饶安人,字淑和。东晋末伯父逵曾凌辱刘裕,裕当政,乃诛刁氏。雍投奔后秦主姚兴。后秦亡,明元帝泰常二年归北魏。上表陈诚愿留南境自效。任假建义将军,于河、济间招集流散,以抗刘裕军。太武帝太平真君二年迁侍中、都督扬豫兖徐四州诸军事、征南将军、徐豫二州刺史。五年迁薄骨律镇将。在镇十余年,重视军屯,广积储。雍博览书传,明敏多智。赐爵东安侯,卒年九十五。
全后魏文·卷二十六
雍,字淑和,渤海饶安人,晋尚书协之曾孙。元兴末,以避刘裕奔姚兴,为太子中庶子。泰常中,姚泓灭,与司马休之等奔魏,假建义将军,又假镇东将军、青州刺史、青光侯。延和中,进平南将军、徐州刺史,赐爵东安侯。太延中,徵还。真君中,授征南将军、徐豫二州刺史,迁薄骨律镇将。兴光中,徵还,拜特进。太和八年卒,年九十五,赠仪同三司、冀州刺史,谥曰简。(案:《通典》一百九十六有皇兴中征南将军刁雍请筑长城表,与《魏书·高闾传》所载全同。彼在本《传》,当不误也,故此不复录。)
檀和之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6 【介绍】: 南朝宋高平金乡人。檀凭子。宋文帝时,官龙骧将军、交州刺史。文帝元嘉二十三年,林邑王范阳迈屡攻宋,和之率萧景宪、宗悫等进克林邑,阳迈父子奔逃。后历任太子左卫率、彭城太守、雍州、豫州刺史。宋孝武帝孝建三年,累迁南兖州刺史。坐酣饮黩货,迎狱中女子入内,免官禁锢。其年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