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七拱八翘(七拱八翹)
形容关系不和谐或心情不舒畅。 沙汀 《选灾》:“这个安顿倒, 么大爷 又不依了!说:‘要乱来我们大家乱来!’就这样七拱八翘:你自己带着眼睛跑去看吧!” 克非 《春潮急》三九:“要求没达到,反转挨了一顿批评, 铁公鸡 肚皮里忍不住七拱八翘,嘴头上却又不好说啥,只把 舒宗元 给的柳叶烟叭哒叭哒吸个不停。”
《國語辭典》:琴瑟不调(琴瑟不調)  拼音:qín sè bù tiáo
1.比喻夫妻不和。《太平广记。卷四九二。灵应传》:「泾阳君与洞庭外祖,世为姻戚,后以琴瑟不调,弃掷少妇,遭钱塘一怒,伤生害稼,怀山襄陵。」《幼学琼林。卷二。夫妇类》:「琴瑟不调,夫妻反目之词。」也作「琴瑟失调」。
2.比喻施政不当。《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國語辭典》:笙磬同音  拼音:shēng qìng tóng yīn
乐声相和。语出《诗经。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比喻人相处和谐。《旧唐书。卷六六。房玄龄等传。赞曰》:「笙磬同音,惟房与杜。」
《漢語大詞典》:散伤丑害(散傷醜害)
形容不和谐的声音。鬼谷子·中经:“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於耳也。” 陶弘景 注:“散伤丑害,不和之音。音气不和必与彼乖,故言其必逆於耳。”
《漢語大詞典》:钧球(鈞球)
乐调和谐的玉磬。 清 吴嘉宾 《得一斋记》:“然而瞽得章绣,聋得钧球……曾不如工之有缺斤,农之有曲耒也。”
《國語辭典》:朗诵诗(朗誦詩)  拼音:lǎng sòng shī
以对群众朗诵为目的而作的新诗,多富现实性与感染力。
《漢語大詞典》:静局
和谐恬静的场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两个人一面对酌,一面谈天,倒是一个静局。”
《國語辭典》:金声玉振(金聲玉振)  拼音:jīn shēng yù zhèn
为孟子称赞孔子圣德兼备,正如奏乐,以钟发声,以磬收乐,集众音之大成。语本《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后用以比喻才德兼备,学识渊博。唐。张说〈邠王府长史阴府君碑铭〉:「史门文宗,国子儒允,克家踵武,金声玉振。」也作「玉振金声」。
《國語辭典》:离心离德(離心離德)  拼音:lí xīn lí dé
团体成员失去了共同信念和思想,不能合作同心。《书经。泰誓中》:「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封神演义》第一七回:「黎民离心离德,祸生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