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和理
(1).中和之道。庄子·缮性:“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 成玄英 疏:“知之与恬交相养也,斯则中和之道,存乎寸心,自然之理,出乎天性。”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 章炳麟 《论式》:“﹝ 魏 晋 之文﹞守己有度,伐人有序,和理在中,孚尹旁达,可以为百世师矣。”
(2).谓处事和洽而得当。礼记·昏义:“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 马睎孟 曰:“和则有理,理则有义。”南史·刘孺传:“﹝ 孺 ﹞出为 晋陵 太守,在郡和理,为吏人所称。”
《分类字锦》:平易和理
春秋繁露仁者其心舒其志平其气和其欲节其事易其行道故能平易和理而无事也如此者谓之仁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