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郡县(郡縣)  拼音:jùn xiàn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废除封建,改行郡县制度,将全国分成三十六个郡,郡以下置县,官员由中央任免。
《漢語大詞典》:二公
指府和县的副职。儒林外史第二三回:“适才我站在门口,遇见敝县的二公。”参见“ 二太爷 ”。
《國語辭典》:二太爷(二太爺)  拼音:èr tài yé
1.旧时敬称同知,因其地位次于知府,故称为「二太爷」。《儒林外史》第一七回:「二相公,你可知道县里老爷坏了?今日委了温州府二太爷来摘了印去了。」
2.旧时对富家仆从的尊称。《红楼梦》第九五回:「二太爷,你们这会子瞧我穷,回来我得了银子,就是个财主了,别这么待理不理的。」
《漢語大詞典》:横江
(1).横陈江上;横越江上。 宋 苏轼 《赤壁赋》:“少焉,月出於东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间。白露横 江 ,水光接天。” 宋 朱敦儒 《水龙吟》词:“铁锁横 江 ,锦帆衝浪, 孙郎 良苦。”
(2).指 横江浦 。地在今 安徽 和县 东南,与南岸 采石矶 隔 江 相对。 唐 李白 《横江词》诗之二:“ 横江 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國語辭典》:梁山  拼音:liáng shān
山名:(1)在安徽省,长江流贯其间,分为东西两山。东梁山在当涂县西南,西梁山在和县北方,二山总称为「梁山」。也称为「天门山」。(2)在山东省寿张、郓城、东平三县境内。本名「良山」,梁孝王曾游猎于此,故称为「梁山」。相传为水浒英雄聚义处。(3)在山西省离石县东北,也称为「吕梁山」。(4)在陕西省合阳、韩城二县界。(5)在陕西省南郑县。也称为「梁州山」。(6)在陕西省乾县西北。(7)在四川省梁山县东北。也称为「高梁山」。(8)在福建省漳浦县南。
《國語辭典》:乌江(烏江)  拼音:wū jiāng
河川名。源自贵州高原上的河流。其北源为赫章县西山区的六冲河,南源于威宁县东的三岔河,两源于黔西县南境会合,名鸭池河,蜿蜒东流,纳清水江后,始称为「乌江」,流至涪陵县东注入长江。全长九百四十公里,流域面积达八万五千八百平方公里。
《漢語大詞典》:簿尉
主簿和县尉。泛指地方官府佐理官员。 唐 杜甫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王沐 , 王涯 之再从弟也。家于 江 南,老且穷。以 涯 作相,骑驴至京师。三十日始得见 涯 ,所望不过一簿尉耳。”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无轻杖人:“然《元稹传》 浙西 观察杖 安吉 令 孙澥 ,数日死。则簿尉以上,亦未尝不受杖也。” 康有为 《上清帝第六书》:“夫地方之治,皆起于民,而县令之下,仅一二簿尉杂流,未尝托以民治。”
《国语辞典》:张籍(张籍)  拼音:zhāng jí
人名。(西元768~830)字文昌,唐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东北)人。贞元年间登进士第,官至国子司业。为诗长于乐府,中多警句,擅描写民间疾苦。著有《张司业诗》。
《漢語大詞典》:香泉
泉名。在 安徽省 和县 北四十里,水有香气,因名。含有某种矿物质,能治疥癣等皮肤病。故又名 平痾泉 。南社诗人 叶玉森 有《香泉口占四绝句》咏其事。相传 梁 昭明太子 尝浴于此,俗又称为 太子泉 。
《漢語大詞典》:桃花坞(桃花塢)
(1).地名。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以盛产木版年画而著名。
(2).地名。在 安徽省 和县 西四、五里。传为 唐 张籍 读书处。 明 冯惟敏 《粉蝶儿·五岳游囊杂咏》套曲:“ 罗汉岩 天长地久, 桃花坞 緑肥红瘦。”
《國語辭典》:八公山  拼音:bā gōng shān
山名:(1)在安徽省和县北。相传有八仙人在此下棋饮酒,故称为「八公山」。(2)在安徽省凤阳县东南肥水之北。世传淮南王刘安尝于此遇八公。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肥水注》。相传前秦苻坚于淝水之战时,登寿阳城望此山草木皆以为晋兵,乃大败。也称为「北山」。(3)在安徽省巢县西北。也称为「紫金山」。
《漢語大詞典》:区县(區縣)
疆域,天下。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即位告天文》:“ 放勋 重华 之世,咸无意於受终,当涂典午之君,虽有心於揖让,皆以英才处万乘,高勋御四海,故能大庇黔首,光宅区县。”北齐书·儒林传序:“及仗义建旗,扫清区县,以正君臣,以齐上下。”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蜡百神乐章:“瑶絃自乐乾坤泰,玉鏚长欢区县寧。”今指区和县两级行政区划。
《国语辞典》:腰铺(腰铺)  拼音:yāo pù
1.路旁的小店铺。宋。陈造〈呈赵师〉诗:「涂穷傥有哀王孙,腰铺人家紧闭门。」
2.地名:(1)在安徽省和县西。(2)在安徽省滁县南。
《漢語大詞典》:四隤山
山名。在 安徽 和县 北七十五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淮水:“ 淮水 又东, 池水 注之。水出 东城县 ,东北流,逕 东城县 故城南。 汉 以数千骑追 羽 , 羽 帅二十八骑引 东城 ,因 四隤山 ,斩将而去,即此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