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咆哮  拼音:páo xiāo
野兽的怒吼。唐。常建〈空灵山应田叟〉诗:「日入闻虎斗,空山满咆哮。」《三国演义》第三回:「果然那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
《國語辭典》:咆哮  拼音:páo xiào
1.形容人在激怒时的吼叫。如:「大声咆哮」、「咆哮如雷」。
2.形容人气势勇猛刚健的样子。《抱朴子。外篇。清鉴》:「咆哮者不必勇,淳淡者不必怯。」唐。白居易〈汉高祖斩白蛇赋〉:「一呼而猛气咆哮,再叱而雄姿抑扬。」
《国语辞典》:咆哮山庄(咆哮山庄)  拼音:páo xiào shān zhuāng
书名。英国女作家爱弥儿。白朗特著的小说。描写男主角希斯克里夫咆哮如雷的怒气、对残缺之爱的热情与嫉妒、对人类的憎恨和轻视、残酷和虐待狂等,为作者幻想的自供。
《国语辞典》:咆哮大怒  拼音:páo xiāo dà nù
形容人或动物生气时怒吼。如:「遇事就咆哮大怒,并不能解决问题。」《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七:「物类皆咆哮大怒,腾振蹴踏之。」
《国语辞典》:大肆咆哮  拼音:dà sì páo xiāo
毫无顾忌、恣意地大吵大闹。如:「他犯了法,在警局中不仅不认罪,还大肆咆哮。」
《漢語大詞典》:咆哮西风
指南纬35°~65°海域内的稳定而强劲的西风。该海域范围内陆地很少,大多是海洋,等压线近似纬向排列,平直而密集,因而西风稳定而强劲。加上海域内温带气旋较多,常有暴风雨,风强浪高,昔日航海者都视为畏途。南纬40°附近风力很强,故又有“咆哮四十度”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