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义齿(義齒)  拼音:yì chǐ
全口、全颚或部分的人造牙齿,用以替代拔除或脱落的自然齿。多指活动式的人造牙齿。也称为「假牙」。
《國語辭典》:吞吃  拼音:tūn chī
1.并吞、吞占。如:「合夥人不择手段地想吞吃这笔钱。」
2.不咀嚼而大口吃下。如:「传说江里的蛟龙常吞吃来往的船客。」《水浒传》第六五回:「张顺听了这话,恨不得一口水吞吃了这婆娘!」
《国语辞典》:口腔黏膜  拼音:kǒu qiāng nián mò
覆盖口腔的黏膜层,包括咀嚼黏膜、内衬黏膜以及特化黏膜。
《国语辞典》:朵颐大嚼(朵颐大嚼)  拼音:duǒ yí dà jiáo
咬动腮颊,大口咀嚼。如:「看他朵颐大嚼的样子,想必饿了许久。」
《国语辞典》:没嚼头(没嚼头)  拼音:méi jué tou
不耐咀嚼品味或没有咬劲。如:「这文章平淡无奇,没嚼头。」
《国语辞典》:泡泡糖  拼音:pào pào táng
一种可以咀嚼而不可吞食的胶质糖果,因其能吹泡泡,故称为「泡泡糖」。如:「小时候我很喜欢吃泡泡糖。」
《国语辞典》:咀嚼肌  拼音:jǔ jué jī
位于口腔四周,专司食物咀嚼作用的肌肉。包括咬肌、颞肌、内翼状肌等。
《国语辞典》:咀吸口  拼音:jǔ xī kǒu
由大颚及上唇构成咀嚼式、小颚及下唇构成吸收式的口器。兼具咀嚼与吸收的功能。如蜜蜂的口器。
《漢語大詞典》:鹘仑吞(鶻崙吞)
谓不加咀嚼,整个儿吞下。 清 查慎行 《得树楼杂钞》卷十一:“吾乡俗语,凡食物入口,不加咀嚼便下咽者,谓之鶻崙吞。”
分類:咀嚼个儿
《漢語大詞典》:博唼
咀嚼貌。
分類:咀嚼
《漢語大詞典》:嗛呥
咀嚼貌。
分類:咀嚼
《漢語大詞典》:软食(軟食)
容易咀嚼和消化的食物。 杨世铎 《李四光的故事·为了京津的安全》:“ 李四光 的身体不好,需要吃软食,随行的同志就把早晨 李夫人 给他预备好的一暖瓶面条倒了出来。”
《漢語大詞典》:嚼吃
(1).咀嚼吞吃。《水浒传》第三八回:“ 宋江 见 李逵 把三碗鱼汤和骨头都嚼吃了,便叫酒保来。”
(2).泛指生活开支。红楼梦第一一三回:“ 刘姥姥 见 凤姐 真情,落得叫 青儿 住几天,又省了家里的嚼吃。”
《漢語大詞典》:嚼头(嚼頭)
指经得起咀嚼的厚味。 从维熙 《雪落黄河静无声》:“将来如果我还能拿笔,我一定不漏下这个‘ 黑姚期 ’,这个人物可很有嚼头。”
分類:咀嚼
《漢語大詞典》:靳道
方言。犹筋道。指食物有韧性,耐咀嚼。《金瓶梅词话》第三五回:“ 玉楼 戏道:‘六丫头,你是属麵觔的,倒且是有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