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76,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微命
永命
宝命
自命
后命
国命
命数
长命
基命
身命
短命
定命
授命
威命
爵命
《漢語大詞典》:微命
微小的生命;卑微的性命。《楚辞·天问》:“蠭蛾微命,力何固?”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佇一戮於微命,申三驱於大信。” 唐 许棠 《吴保安传》:“微命得全,公之赐也。” 涂宗涛 《敬悼周恩来总理》诗:“人百其身如何赎,愿捐微命答穹苍。”
《國語辭典》:永命  拼音:yǒng mìng
长寿。《书经。召诰》:「我非敢勤,惟恭奉币,用供王能祈天永命。」
分類:长命
《漢語大詞典》:宝命(寶命)
(1).对天命的美称。书·金縢:“无坠天之降宝命,我先王亦永有依归。” 蔡沉 集传:“宝命,即帝庭之命也。谓之宝者,重其事也。” 南朝 梁 沈约 《贺齐明帝登祚启》:“运 尧 心以临亿兆,敷 舜 烈以膺宝命。”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陛下以圣德至孝,继受宝命,宜奉先帝约束,以时听断,不可以久从之。”
(2).指皇帝的诏令。 唐 孔颖达 《〈春秋正义〉序》:“四时序则玉烛调於上,三才协则宝命昌於下。”
《國語辭典》:自命  拼音:zì mìng
自己认为、自以为。如:「他自命不凡,往往流露出骄侈自大的神情,令人讨厌。」
《國語辭典》:后命(後命)  拼音:hòu mìng
续发的命令。《左传。僖公九年》:「齐侯将下拜,孔曰:『且有后命。』」《文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今又加君九锡,其敬听后命。」
分類:命令
《國語辭典》:国命(國命)  拼音:guó mìng
1.国家的政令。《论语。季氏》:「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旧唐书。卷一六。穆宗本纪》:「昔章武皇帝痛国命之不行,惜朝纲之将坠。」
2.国家的命脉。晋。卢谌〈览古〉诗:「简才备行李,图令国命全。」
《國語辭典》:命数(命數)  拼音:mìng shù
天命气数。《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怪哉!怪哉!此卦恰与张尚书家的命数,正相符合。」也作「命途」、「命运」。
《國語辭典》:长命(長命)  拼音:cháng mìng
长寿。北周。庾信 正旦蒙赵王赉酒诗:「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唐。白居易 偶吟自慰兼呈梦得诗:「已为海内有名客,又占世间长命人。」
分類:长命长寿
《漢語大詞典》:基命
犹始命。谓人主初受天命而就位。书·洛诰:“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周书·苏绰传》:“明主聿兴,不降佐於昊天;大人基命,不擢才於后土。” 明 张居正 《门生为师相高公六十寿序》:“今天子基命宥密,孰与 成王 贤?”
《國語辭典》:身命  拼音:shēn mìng
身家性命。《红楼梦》第七七回:「偏又娶了个多情美色之妻,见他不顾身命,不知风月,一味死吃酒。」《老残游记》第七回:「或遇强人,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國語辭典》:短命  拼音:duǎn mìng
1.寿命不长、早死。《论语。雍也》:「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汉。王充《论衡。问孔》:「成事颜渊蚤死,孔子谓之短命。」
2.怨骂情人寡情、薄倖之词。《董西厢》卷一:「短命冤家薄情煞,兀的不枉教人害,少负你前生眼儿债。」《水浒传》第二一回:「口里喃喃的骂道:『这短命等得我苦也!老娘先打两个耳刮子著!』」
《國語辭典》:定命  拼音:dìng mìng
命由天定。汉。班固〈幽通赋〉:「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随行以消息。」
《國語辭典》:授命  拼音:shòu mìng
1.献出生命。《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抱朴子。外篇。博喻》:「徇名者,不以授命为难。」
2.任命。如:「总统授命阁揆,综理国政。」唐。苏颋 依王公等请上尊号制:「朕闻天授命者,为天所予。人归德者,为人之主。」
3.赋予生命。汉。刘向《古列女传。卷八。梁夫人嫕》:「皇天授命,育生明圣,托体陛下。」
4.接受命令。《三国志。卷一八。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阎温》:「庞德授命叱敌,有周苛之节。」《宋史。卷四六八。宦者列传三。童贯》:「君在京师时,亲授命于王所,自言必成功,今难之,何也?」也作「受命」。
《漢語大詞典》:威命
(1).指军令,政令。书·胤征:“尔众士同力王室,尚弼予钦承天子威命。”逸周书·商誓:“王曰:‘嗟!尔众,予言若敢顾天命,予来致上帝之威命明罚,今惟新誥命。’”
(2).犹威信,威望。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 楚 可败也。”
(3).犹威权。谓权力威势。宋书·天文志二:“是时 长沙王 擅权,后 成都 、 河间 、 东海 又迭专威命,是其应也。”
《漢語大詞典》:爵命
封爵受职。《穀梁传·隐公元年》:“ 邾 之上古微,未爵命於 周 也。”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大启爵命,以示四方。” 吕向 注:“爵,谓封侯也;命,谓一命受职。” 唐 韩愈 《省试学生代斋郎议》:“於是选大夫士之子弟未爵命者,以塞员填关而教之行事。” 清 方苞 《书〈周颂·清庙诗〉后》:“凡爵命公、侯、卿、大夫皆於 丰 庙。”
分類:封爵受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