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宿命智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通中之宿命通也,能知宿命之事,故云智,智力自在无碍,故云通。
【佛学常见辞汇】
即六通中之宿命通。能知宿世的事为智,智力自在无碍为通。
宿命智通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十八愿之第五。使往生之人天,皆得宿命智之誓愿也。
宿命智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宿命智陀罗尼经之略名。
宿命智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持此陀罗尼者,能得宿命智。
造塔延命功德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般若译。波斯匿王知却后七日寿尽,诣佛请延命之法。佛劝造塔供养,并说其仪轨法则。
净命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比丘离四种之邪命法而清净活命,谓之净命。即八正道中之正命也。又以清净之心为生命,谓之净命。维摩经菩萨品曰:「正行善法,起于净命。」注曰:「肇曰:凡所行善,不以邪心为命。」不思议疏上曰:「净命者,少欲知足之行。」
【佛学常见辞汇】
1。清净的生活,如比丘离四种的邪命而生活是,亦即八正道中之正命。2。以清净之心为生命。
教命
【佛学大辞典】
(术语)教诫命令。长阿含经十五曰:「侍者即承教命,往语诸人。」大日经义释二曰:「随闻善友等如法教命,便即不生疑惑。」
雁为比丘落命
【佛学大辞典】
(传说)(参见:雁塔)
雁塔
【佛学大辞典】
(堂塔)西域记九曰:「有窣堵波,谓亘娑Ham%sa,唐言雁。昔此伽蓝。习玩小乘,小乘渐教也。故开三净之肉。而此伽蓝,遵而不坠,其后三净,求不时获。有比丘经行,忽见群雁飞翔,戏言曰:今日众僧中,食不充。摩诃萨埵,宜知是时,言声未绝,一雁退飞,当其僧前,投身自殒。比丘见已,具白众僧,闻者悲感。咸相谓曰:如来设法,导诱随机,我等守愚,遵行渐教。大乘者正理也。宜改先执,务从圣旨。此雁垂诫,诚为明导,宜旌厚德。传记终古,于是建窣堵波,式照遗烈,以彼死雁,瘗其下焉。」【又】古欢堂集杂著五、西京记曰:唐慈恩寺西院浮图,高三百尺。永徽五年,沙门玄奘造。国人谓之雁塔,塔在朱雀街第十五坊,南临黄渠,木竹阴翳,最于京师。沈佺期诗曰:「雁塔丹青古,龙池岁月深。」即此。唐故事,进士及第,列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雁塔题名。塔以石为壁,唐人游观,留题甚多。不特进士题名而已,塔屡遭火,断石遗字犹有存者。
普贤延命
【佛学大辞典】
(菩萨)普贤菩萨有延命之德,向普贤菩萨祈祷延命之法,谓之普贤延命。凡延名之修法有二种:一普贤延命,二延命菩萨,延命菩萨即金刚萨埵也。
景命日
【佛学大辞典】
(杂名)天子即位之日。禅林法规每月此日有祝赞讽经。见象器笺十三。
慈济微命
【佛学大辞典】
(故事)毗奈耶杂事五曰:「南方二苾刍,欲往室罗伐礼世尊,中路热渴,观水有虫,大者唯念法,不饮而丧身。小者谓佛世难遇,饮而涉路。大者直生于三十三天,以胜妙之身礼世尊,得法眼净。小者后至,为佛呵责。」南海寄归传一曰:「恚捐轻枝,现生龙户。慈济微命,交升帝居。」
寿命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曰你尾单Jivita,命根为体,寿焕识为相,活动为用。辅行七之三曰:「一期为寿,连续曰命。一期连持,息风不断,名为寿命。」
【佛学常见辞汇】
人的一期生命。
二种寿命
【佛学大辞典】
(名数)智度论七十八曰:「众生有二种命:一者命根,二者智慧命。」
畜生八寿命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一弹指顷,二一日,三半月,四一月,五一岁,六十岁,七百千万亿岁,八乃至一劫。见甘露味论。
寿命相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我人四相之一。又智境四相之一。(参见:四相)
【三藏法数】
寿命相者,比前众生相已进一步,谓心照清净,于前众生相中,所存了悟之心,虽已觉知超过,然犹存能觉之知,如彼命根,潜续于内,名寿命相。经云:觉所了者,不离尘故。是也。(不离尘者,谓此览(编者注:「览」疑是「觉」)了之心,不离妄尘故也。)
四相
【佛学大辞典】
(名数)生住异灭也。名四有为。(参见:有为)
【佛学大辞典】
(名数)表彰有为法之事体者有四:一生相,起事物也。二住相,安事物也。三异相,衰事物也。四灭相,坏事物也。有此四相者为有为法。无此四相者为无为法。俱舍论五曰:「颂曰:相,谓诸有为生住异灭性。论曰:由此四种是有为相,法若有此,应是有为。与此相违是无为法。此于诸法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为异,能坏为灭。」小乘有部谓离所相之法,则有能相之别体,成实及大乘,谓此四相唯为有为法变异之差别,非有所相与能相之别体。因之有部之四相,为实法,成实及大乘之四相为假法。
【佛学常见辞汇】
1。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生相即由无而有;住相即成长之形;异相即衰老变坏;灭相即最终灭亡。此生住异灭四相,迁流不息,此灭彼生,此生彼灭。2。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参见:我人四相)
【佛学次第统编】
言生灭之相者,有四种相,谓生、住、异、灭也。
一、生相 有为法之现起名生,本无而今有之现相也。
二、住相 于法体现在暂时安住,使各自行果,即生位暂停之现相也。
三、异相 于住位上,续续变异,住别前后之现相也。
四、灭相 谓有为法之现法灭,而入过去之相,即暂有还无之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