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呼应(呼應)  拼音:hū yìng
1.一呼一应,互通消息。宋。洪迈《夷坚支志甲。卷一。护国大将军》:「千百为群,更相呼应,共啄蝗。」
2.文章首尾互相照应。如:「词意贯串,前后呼应。」
《漢語大詞典》:遥相呼应(遥相呼應)
亦作“遥呼相应”。 谓远远地互相照应,配合。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六年:“ 蒙古 尽驱其家属来攻,父子兄弟,往往遥呼相应,由是人无固志,故所至郡邑皆下。” 孙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六章:“过道里的学生们,跟着喊起了爱国的口号,唱起了爱国的歌曲,和远远大门外学生们的摇旗呐喊的声音,遥相呼应。”
《國語辭典》:八方呼应(八方呼應)  拼音:bā fāng hū yìng
形容各方互通讯息,彼此配合。如:「刘秀登高一呼,立即八方呼应,共同为汉代中兴大业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