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呻吟  拼音:shēn yín
1.吟咏。《庄子。列禦寇》:「郑人缓也,呻吟裘氏之地。」南朝梁。钟嵘 诗品序:「至于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
2.因病痛或哀伤所发出的声音。《三国演义》第九八回:「时郝昭病危。当夜正呻吟之间,忽报蜀军到城下了。」《红楼梦》第四七回:「一齐来至马前,只听苇中有人呻吟。」
《國語辭典》:无病呻吟(無病呻吟)  拼音:wú bìng shēn yín
本无疾病而呻吟做作。比喻人无端忧戚或妄发牢骚。宋。辛弃疾临江仙。老去浑身无著处〉词:「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漢語大詞典》:无故呻吟(無故呻吟)
犹言无病呻吟。比喻无真情实感而故弄文墨。红楼梦第八七回:“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分类字锦》:呻吟天倪
任士林蚯蚓赋彼且委形于天委和于壤聊以呻吟其天倪不足系人间之俯仰
分类:
《漢語大詞典》:吟呻
(1).呻吟。因苦痛而发出哼声。 宋 陆游 《神君歌》:“考録魑魅,号呼吟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鲁公女:“忽见朱樱乍启,坠痰块如冰,扶移榻上,渐復吟呻。”
(2).吟咏;推敲诗句。 金 元好问 《赠杨君美之子新甫》诗:“书林头白坐吟呻,青佩横经更几人。” 清 黄景仁 《癸巳除夕偶成》诗:“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國語辭典》:哼哼  拼音:hēng hēng
拟声词:(1)形容痛苦时的呻吟声。《西游记》第三三回:「他在那大路旁妆做个跌折腿的道士,脚上血淋津,口里哼哼的,只叫『救人!救人!』」(2)形容声音微细或低语的样子。《西游补》第一回:「八戒在梦里哼哼的答应道:『师父!你叫悟能做什么?』」
《漢語大詞典》:打哼
犹呻吟。《快心编三集》第一回:“独见 李兴 在地下打哼,因他身体大,跌得重,跌痛脚与腰肋。”
分類:呻吟
《漢語大詞典》:哼贲
呻吟。通“唧”
分類:呻吟
《漢語大詞典》:打吭吭
犹呻吟。 吉学霈 《洛阳桥上》:“疼的我呀,咬着牙直打吭吭。”
分類:呻吟
《漢語大詞典》:唫呻
呻吟。 汉 无名氏 《汉平舆令薛君碑》:“国人巷哭,若丧厥亲。鬢白号怛,童稺唫呻。”
分類:呻吟
《國語辭典》:嚬呻  拼音:pín shēn
皱眉呻吟。也指脸上痛苦的表情。唐。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许国公赠太尉韩公神道碑铭〉:「察其嚬呻,与其睨眴。」《聊斋志异。卷五。孝子》:「青州东香山之前,有周顺亭者,事母至孝。母股生巨疽,痛不可忍,昼夜嚬呻。周抚肌进药,至忘寝食。」
分類:苦吟呻吟
《國語辭典》:咿嚘  拼音:yī yōu
拟声词:(1)形容叹息、吟咏声。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等三学士〉诗:「亲逢道边死,伫立久咿嚘。」(2)形容鸡鸣声。唐。柳宗元吊屈原文〉:「牝鸡咿嚘兮,孤雄束咮。」(3)形容含糊不清的低语声。唐。韩愈、孟郊、李翱〈远游联句〉:「巴语相咿嚘,默誓去外俗。」
《漢語大詞典》:咿嘤(咿嚶)
(1).象声词。鸟兽啼叫声。 宋 欧阳修 《祭石曼卿文》:“但见牧童樵叟歌唫而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躑躅而咿嚶。”
(2).象声词。人低语、呻吟或吟唱声。 宋 陆游 《枕上述梦》诗:“白首不侯非所恨,咿嚶牀簀死堪羞。”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梁八老:“伶跪伏泣涕,咿嚶请命。”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一夕月明, 伯玉 见木偶跳舞院中,作演剧之状,听之亦咿嚶似度曲。”
《漢語大詞典》:酸吟
痛苦呻吟。 唐 贾岛 《病蝉》诗:“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分類:痛苦呻吟
《漢語大詞典》:呻呼
(1).因劳苦疾痛而呻吟呼喊。列子·周穆王:“有老役夫,筋力竭矣,而使之弥勤,昼则呻呼而即事,夜则昏惫而熟寐。”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彭城夫人 夜之厠,蠆螫其手,呻呼无赖。” 宋 苏轼 《药诵》:“然旧苦痔,至是大作,呻呼几百日。”
(2).高吟;吟啸。 唐 柳宗元 《娄秀才花下对酒唱和诗序》:“君子遭世之理,则呻呼踊跃以求知於世……故形於文字,伸於歌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