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鞭叱
鞭挞呵斥。引申为驱使。 清 黄景仁 《怀方仲介闽中》诗:“两曜孰鞭叱,盛时不我留。”
《漢語大詞典》:诃止(訶止)
呵斥使止。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更阑,闻人声自梯而上,疑穿窬者。举烛视之,无人踪。灭烛復寝,声如故。又疑为鬼,訶止之。” 章炳麟 《訄书·订文》:“莫曰輟,则终古曰车小缺復合也;莫曰毋,则终古曰女欲姦訶止之勿令姦也。”
分類:呵斥
《漢語大詞典》:遭呵
受到呵斥。《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 富楼那 、 迦旃延 之辈,总因説法遭呵。”《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其时 弥勒 告 如来 ,往昔遭呵不是推。”
分類:呵斥
《漢語大詞典》:诃诘(訶詰)
呵斥责问。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净行法门·诃诘四大门八》:“上巳检校所行,多诸废惰,由此四大,忽致懈怠,是故訶詰,令其觉悟。”北史·于仲文传:“又使人微伤其牛, 任氏 嗟惋, 杜氏 自若。 仲文 遂訶詰 杜氏 ,服罪而去。” 宋 叶适 《袁声史墓志铭》:“父 延孺 ,知 武进县 ,提举 杜师旦 兼 常州 ,怒 武进 小书字大,訶詰累至,家人恐。”
《漢語大詞典》:麾诃(麾訶)
犹言驱赶呵斥。 唐 白居易 《故滁州刺史赠刑部尚书荥阳郑公墓志铭》:“州民有暴悖者,相率遮道,麾訶不去。”
分類:驱赶呵斥
《漢語大詞典》:麾叱
犹言驱赶呵斥。《剪灯馀话·两川都辖院志》:“昨过其门,如不相识,麾叱使去。”
分類:驱赶呵斥
《漢語大詞典》:嗔呵
亦作“ 嗔訶 ”。 怒斥;呵斥。 明 杨慎 《恩遣戍滇纪行》诗:“僕夫困牵挽,防吏苦嗔呵。”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三章:“幸或抚儿长成,授室谋业,而私其妻子,不顾母养,视同媪僕,加以嗔訶。”
分類:怒斥呵斥
《漢語大詞典》:诃逐(訶逐)
呵斥驱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娥:“又恐女郎惊觉,必遭訶逐,遂潜伏绣褶之侧。”
分類:呵斥驱逐
《漢語大詞典》:诃诮(訶誚)
呵斥诮让。 宋 曾巩 《代书寄赵宏》诗:“一心耿耿浪诚直,百口幡幡竞訶誚。” 清 陈田 《明诗纪事己籤·王世贞》:“ 元美 为刑曹郎,故与 分宜 父子善。每与 严世蕃 宴饮,輒出恶謔侮之,已不能堪。 王 弟 敬美 继登第, 分宜 呼诸孙切责,以不克负荷訶誚之。 世蕃 益恨。”
分類:呵斥
《漢語大詞典》:訾屈
呵斥责备。新唐书·阎立本传:“﹝ 立本 ﹞归戒其子曰:‘吾少读书,文辞不减儕辈,今独以画见名,与廝役等,若曹慎毋习!’然性所好,虽被訾屈,亦不能罢也。”
《漢語大詞典》:诛诃(誅訶)
斥责,呵斥。 宋 韩维 《答曼叔见谢颖桥相过之什》诗:“朝符暮檄困奔走,尚畏官长来诛訶。”
分類:斥责呵斥
《漢語大詞典》:哼哈
(1).表示呵斥;呵斥声。《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值堂的见了,倒摆出满脸的悻悻之色,朝他哼儿哈儿的赶他走开。” 瞿秋白 《乱弹·世纪末的悲哀》:“他们正在哼哈着,叱咤着,叫喊着。”
(2).形容含糊应答,不在意。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六章:“ 杨平山 只是哼哈了一声,依然继续沉睡着。”
(3).指 哼 哈 两员神将。《封神演义》第七四回:“今日 哼 哈 相会时, 郑伦 鼻子里两道白光,出来有声, 陈奇 口中黄光也自迸出。” 清 杜光庭 乡言解颐·地部·寺观:“在西栅栏外者为西大寺,南向。头层殿塑 哼 哈 二将军。”
《國語辭典》:诃诟(訶詬)  拼音:hē gòu
责骂。《聊斋志异。卷一。青凤》:「尾而听之,诃诟万端。闻青凤嘤嘤啜泣。」
分類:呵斥辱骂
《漢語大詞典》:呵难(呵難)
(1).呵斥刁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关市呵难之。”
(2).犹诘难,问难。 汉 王充 论衡·明雩:“ 汉 立博士之官,师弟子相呵难,欲极道之深,形是非之理也。”
《漢語大詞典》:喝叱
大声呵斥。 清 孙枝蔚 《旅兴》诗之六:“倐復对次儿,语多情转失。不知隔风尘,乃復加喝叱。” 艾青 《哀巴黎》诗:“他们闯进了已关闭了一个礼拜的咖啡店,喝叱着那颤抖着的老妇。”
分類:大声呵斥